![]()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缘 起 在诸多佛教经典中 《心经》可以称之为佛教经论中 最为博大精深的一部经典 短短二百多个字 高度概括了佛教经典的精髓 本期就让我们 继续学习《心经》 ![]() 壹 《心经》 此段经文,以否定的方式契入空相。
![]() 贰 ■关键词 【是】 这句经文可理解为倒装,即:“诸法是空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叁 ■ 关键词 【诸法空相】 诸法,指的是一切法、一切现象。我们能够看到、观察到、感受到,包括超出我们感受范围的现象,物质的和精神的,都是缘起生灭的。现象都是相对的,有差异的。 空相,指的是空性。诸法真实的相状,即空。所以这里诸法空相,又叫诸法实相。 只要是缘起之法,必定会有相对的概念,如何由相对的概念看到背后绝对的真理,这是中道实相的超越性。 在此,经文用接下来六个“不”,和十二个“无”,来谴荡一切概念世界的局限性,最终以否定的方式,显无所得的毕竟空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空,是一种超越的精神,一个绝对的真理,一种离言的实证。 ![]() 肆 ■关键词 【不生不灭】 不,即无所谓;无所谓,即不执著;不执著,即超越;超越,即如实的承认和理性的承担。生与灭,是现象界常见的名词,生是有(存在),灭是没有(不存在)。 但生和灭前面都加了否定词“不”。这里的否定,不是将生灭现象去除,而是即一切法又离(超越)一切法。所以,不生不灭,可以理解为:无所谓生、无所谓灭。 伍 ■关键词 【不垢不净】 不,即本来没有;不垢不净,想要凸显的是:本来就是空。 垢与净,是描述一切现象的性质,也是相对的概念。认识的角度不同,垢与净就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民间用草烟的烟灰可以敷在伤口上作为止血消毒用,可在现代医学看来,烟灰却是充满细菌的脏物。 我们感官认识和经验常识范围内的垢与净,放在佛教缘起性空的立场看待,均是有局限的。要解脱,需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观念。 ![]() 陆 ■关键词 【不增不减】 不,即从来没有。世间一切事物,不论数量多少,其背后的真理性存在,不会因为人们有没有证悟和有没有接受而增加一分,或减少一分。 同时,依缘而生的现象界,既然都是集合与相续、散灭又相续,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增加一些什么,减少一些什么。更进一步,“不增不减是指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既不是为增长智慧,亦不是为减少烦恼。 这是超越了对烦恼和智慧的执着,已经得到大自在、大解脱的人才能如此说。 //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小编互动,分享心得体会 //
持 / 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