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概念。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壁内段及膀胱开口处的黏膜形成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口反流至输尿管的屏障,当其功能或结构异常时可使尿液从膀胱逆流到输尿管,甚至肾盂。 尿路梗阻:妨碍尿液自由流出的因素,如结石,狭窄,肿瘤等导致尿液积聚。肾积水: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蓄积后肾内压力增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功能减退,称为肾积水。肾积脓是一种严重的肾化脓性感染,肾组织广泛性破坏,致使肾功能丧失。 1、要注意区分有无肾积水的肾和输尿管结石。有肾积水的肾和输尿管分类于N13.2,无肾积水的肾和输尿管结石分类于N20(肾和输尿管结石)。2、肾积水是一组“复合”编码,需要识别导致尿路阻塞的相关疾病。 3、关于感染:N13.0-N13.5中的情况如果伴有泌尿道感染时则要分类于N13.6。N13.6包含两个含义,其一为肾积脓,其二为N13.0-N13.5的情况伴有感染,此处的感染应该指泌尿道感染,核对N30可得: 可以发现如果泌尿道感染伴有尿石病则分类于N20-N23,比如如果患者肾结石伴有泌尿道感染此时则要分类于N20,如果再伴有肾盂积水则要分类于N13。可以使用B95-B97表明感染的病原体。4、尽管临床会区分结石,肾积水等的单双侧,但N13的编码是不分单双侧的。 5、N13不包括梗阻性肾盂肾炎(N11.1);肾盂和输尿管先天性梗阻性缺陷(Q62.0-Q62.3)。6、ICD-11对此编码做了些修订,此处暂不讨论。对于结石,肾积水,尿路感染的病例的编码思路是先确定是否有肾积水,然后再确定引起肾积水的原因,最后再确定是否合并有泌尿道感染。1、病例出院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左侧肾结石,右侧肾盂积水,泌尿道感染,肾绞痛。此例中患者有肾和输尿管结石和肾积水,故应该分类于N13.2,同时患者还伴有泌尿道感染,最终分类于N13.6,所以此例编码为N13.603肾输尿管结石伴有积水和感染。 临床有时会附加肾绞痛的诊断,编码为N23.x00肾绞痛(意为未特指的肾绞痛),通常此类绞痛为结石引起,如果能够确定便不用再给肾绞痛编码。 根据上述的编码规则,此例也应该分类于N13.6,但没有合适的扩展编码,如果实际中遇到大家可酌情选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