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错杂病治疗方:寒热互结证 (含4病)

 再现红尘111 2023-03-25 发布于江苏

寒热互结证

【呕吐一】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老少下利,水谷不消者;柴胡证误下而成呕吐,心下痞,腹泻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累下胃气虚而痞者,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释:所谓寒热互结,是指寒热之邪纠缠于一起,占据于一处,与上热下寒有别,学者知之。

半夏泻心汤方(《伤寒论》)

半夏 16克 干姜 甘草 人参 黄芩 各9克 黄连 3克 大枣12枚 水煎温服。

方解:半夏、干姜之辛以散结,黄芩、黄连之苦以泻满,人参、甘草、大枣以补中虚。余平生用经方有三原则。即一不增损药味;其二,份量比例同升同降;三是辨证准确,则疗效百不一失,此岂可与泥古不化同日语哉。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炙甘草40克 黄芩 干姜各30克 黄连10克 半夏克 大枣12枚 水煎三服。

方解:甘草、大枣补中,干姜、半夏辛以通达,黄芩、黄连泻痞清热、甘草为君,故冠以甘草泻心云。此与半夏泻心汤所异者,半夏为开结泻痞,甘草为补胃泻痞。

呕吐,昔贤谓“有声无物谓之呕”,有声有物谓之呕吐。其风、寒、暑、湿、秽浊之气。饮食不节、肝郁犯胃、热病过后伤及胃阴等,皆能为病。呕吐有寒热互结、表寒里热两证。

【呕吐二】

呕吐频作,食入即吐,舌苔黄中夹白,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注释:寒热之邪交阻于中,升降失司,上逆下陷,吐泻乃作。设治以单纯升陷则吐益甚,纯用降逆则泻愈剧,唯寒温并用,升降并施,则寒温可平,阴阳可调,而呕吐可止矣。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伤寒论》)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等分 水煎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干姜温中助气,芩连清热。兵不在于多,而在精,四药配合,则阴阳气和,而呕吐泄泻并止。

【下利】

病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嗳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释:胃中寒热食滞,故心下痞硬,干嗳食臭。水流胁下,故雷鸣腹泻。

生姜泻心汤方(《伤寒论》)

生姜 半夏各16克 炙甘草 人参 黄芩各12克 干姜 黄连各4克 大枣12枚 水煎温服。

方解:方中生姜,半夏泻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甘草,干姜温里寒而有益,黄芩,黄连泻痞热可称奇。

【痞满】

心下痞,恶寒,汗出,附子泻心汤主之。

注释:证既寒热错杂,药须寒热并用。设单用辛温

则痞满益甚;纯用苦寒阳气更伤,今寒热两投,并行不悖,可谓精当之至。

附子泻心汤方(《伤寒论》)

黄连 黄芩各12克 大黄 24克 炮附子1枚

附子别煮取汁,以麻沸汤泡须臾,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方解:方中黄连,黄芩,大黄泻上焦之热,附子疗下焦之寒,治上热下寒之证,此方收功。附子之功,走而不守,治寒热杂呈亦有效,设阴气上逆之痞,断不可用此方。三黄以麻沸汤渍,渍即浸泡之义。附子煮汁和服,此先圣配方,煎药,服药,皆含寒温平调之义,其用心良苦,传道授业,后学宜加倍领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