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果律之二:构建因果思维模型

 莫为天下先 2023-03-25 发布于湖南

    (以下内容依据《因果律》那篇文进行具体模型建立和完善,链接:因果律

    第一步:建立整体因果律模型:

图片

    因果律模型建立原则:条件聚足才有结果,也必然有结果

    例如:椅子承重这一目的,需要几个条件的支持,条件为椅子腿,条件支撑目的的达成。

    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假设开车去一个从未去过的目的地。需要如下条件:确定目的地、获取地图、预先线路规划、交通工具、驾驶技术、驾驶实践。

    绘制因果模型图:

图片

    迁移至解决工作问题的思路模型,逻辑基本一致:

图片

    整体因果律模型的建立完成。

    第二步,细化各条件的条件

因为条件的条件的条件,因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

《遥远的救世主》

    注意区分“条件”与“条件的条件”。

    比如,如何获取地图?“获取地图”是“到达目的地”的条件;进一步执果索因,“获取地图”的手段是到达目的地条件的条件。

    此条件的条件,列举两种情况:去省内的某个村庄和前往无人去过的某个荒芜之地。

    情况1,去省内的某个村庄:

    直接从地图软件中获取地图即可,补充因果律模型如下:

图片

    情况2:前往无人去过的某个荒芜之地

    在没有完整、详细地图的情况下,需要找到:所有可能有用的、前人绘制的地图,这些地图粗略、需完善、无法直接套用;找到目的地周边的地形勘测资料;卫星俯视拍摄照片。综合以上所有信息,绘制本次实际使用的地图。

    由此,绘制获取地图部分的因果模型如下:

图片

    注意!本次绘制的地图并非需要事无巨细,以目标为中心,是最终到达这个目的地!地图的详细程度可以指导我到达目的地的线路规划即可,我们不是地图出版商。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见,绘制方法、获取信息、信息内化都是绘制地图工作实践的条件;绘制地图是获得地图的条件;获得地图是到达目的地的条件。所以,绘制方法、获取信息、信息内化是到达目的的条件的条件的条件同理,“达到目的地”就是“绘制方法”、“获取信息”、“信息内化”因果的因果的因果。

    以此类推,可以细化所有条件的条件,最终可以得到完整的因果律思维模型,如下:

图片

    因果律模型建立完成,后续将利用此模型解决思维误区、解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