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六法”治咳嗽

 了然3z5ctoaa2w 2023-03-26 发布于广西

导读:今天学习邵长荣先生疏肝六法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

邵长荣老师认为,咳嗽一证,虽然病因各异,兼证不一,但揆其要,无不由于气机违和,气血流通受其阻滞,通而不畅,甚或不通,津液的输布代谢受到干扰,痰饮停滞,咳证由是而起。

为治之道,贵在求通。通则气机调和,百脉流畅。调通气机之法,以疏通肝气为先,临证归纳有6法,兹述如次。

01

疏肝祛风法

肺乃清虚之府,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于之则咳矣。

多种外邪,常随风邪袭之于肺,素有七情内伤、肝气郁结之体,复感风邪,清虚之体受扰,肺气壅遏不宣,宣肃失司在所必然。

临床可见咳嗽时缓时剧,经久不愈,每逢忧思、烦恼、受风、感寒、天气变化时咳嗽加剧,伴咽痒、脉弦。

邵老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之,使风邪疏散,肝气条达,气机调和,肺气就能宣畅。

病例举隅:

汪某,女,41岁,1993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反复多年,时轻时重,西医诊断为慢性咽喉炎,经多方治疗,鲜有疗效。

近因疲乏后受凉,咳嗽加剧,干咳少痰,伴有胸闷心烦,口干咽痒,苔薄白,脉细弦,治宜疏肝祛风止咳。

处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桔梗,柴胡,前胡,赤芍,白芍,川芎,枳壳,黄芩,射干,山豆根,蚤休,半边莲,细辛

服药7剂,多年咳嗽停止。随访半年,咳嗽未作。

02

疏肝化

肝与肺为人体气机升降之通道,肺居上,主一身之气的宣降;肝居下,主疏泄,其经之别支由下而上贯膈注肺,挟升发之气,循经而舒启肺气,使之宣降而行治节之权。

若性情沉郁,肝气失于条达,肝气郁结则阻碍肺气宣肃而发之为咳,久则津液不布,聚而成痰,前贤对肝郁挟痰的病机早有论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邵师认为:气机郁滞,津液失布是产生痰饮停滞致咳的基础。患者表现既有咳嗽证候,又有胸胁胀闷,情志不舒,喜叹息,脉弦的肝气不利之象。

邵老常用疏肝理气的方法调理气机,使郁滞的气机通顺。气顺则一身津液随之而顺,痰浊亦随之而降,实为治咳之本。

临床上气滞痰凝多为互兼。

以气滞为主者咳嗽症状多为间歇,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或加重,治疗用四逆汤或半夏厚朴汤加减为治;

以痰凝为主者,症见痰粘咽喉感,咯之不爽,时轻时重,常加用温胆汤为治;痰郁化热者,参照平肝清肺法治疗。

病例举隅:

陈某,女,50岁,1994年3月5日初诊。

患者平时多愁善感,半年来咳嗽断续,痰多粘稠,咽喉不舒,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久治不愈,停胸胁满闷不舒,苔薄腻,脉弦细滑。

辨证肝郁气滞,痰气互结,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处方:柴胡,前胡,赤芍,白芍,枳壳,枳实,川芎,郁金,丹皮,白术,陈皮,姜半夏,炙苏子,生甘草

7剂后咳嗽减轻,惟觉胸胁不舒,舌苔薄白腻,脉弦滑。上方加川楝子,再服7剂。药后咳嗽痊愈,胸闷亦舒,精神转佳。

03

平肝清肺法

肝气郁结,久郁化火,日久不散,上逆犯肺,火灼肺金,即“木火刑金”,烁津为痰,肺失肃降,引起咳嗽。

症见气逆咳嗽面红,咳引胸胁作痛,痰黄而粘,头晕目眩,咽喉干燥,舌红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邵老常用小柴胡汤合野菊花、夏枯草、鱼腥草、败酱草等药治疗,并重用黄,使肝火平息,肝气调畅,肺经通利,肺得安宁。

病例举隅:

朱某,男,48岁,1994年10月18日初诊。

患者平素性急,头晕频作,3天前因劳累后咳嗽剧作,伴发热、痰黄难咯,咳甚则两胁下满闷疼痛,不可转侧,外院诊断肺部感染,渗出性胸膜炎,并伴有口苦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系肝病为本,肺咳为标,肝火犯肺而为咳。治宜平肝清肺,化痰止咳。

处方:柴胡,姜半夏,黄芩,赤白芍,瓜蒌皮,丹皮,野菊花,夏枯草,鱼腥草,败酱草,延胡索,川楝子,徐长卿

7剂后咳嗽减半。连服14剂后病情逐渐康复。

04

疏肝通腑法

气郁痰壅常伴有腑气不通之症状,邵师治疗此类病证除疏肝解郁调气外,还要加入通泻药物

“肺与大肠相表里”以承气汤为代表的通下药能通腑气,开导阴邪,荡涤肠胃,通利水谷,起开门逐盗的作用,腑气一通。全身的气机也随之而畅,痰浊亦随气而下。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黄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促进肠蠕动,从而加速血液淋巴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在用药剂量上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量调整,既不伤正气,又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病例举隅:

蔡某,女,31岁。

主诉咳嗽反复不愈2年余。痰粘色黄,咯之不爽,伴咽喉不舒,口干喜饮,大便秘结,每5~7天1行。

西医诊断为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多次反复用抗生素治疗不效。查体: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两肺呼吸音粗糙,舌苔薄黄腻,脉弦滑。

辨证为气郁痰凝,腑气壅塞。治拟疏肝通腑导痰法。

处方:柴胡,前胡,赤白芍,平地木,细辛,蚤休,半边莲,全瓜蒌,大黄,枳壳,枳实,江剪刀草,野菊花

服药7剂,大便通下量多,并见痰状粘液,咳嗽明显好转。二诊时上方去枳壳、枳实、大黄,加入蒲公英,再服7剂,咳嗽痊愈未发。

05

通利化饮法

咳嗽痰多,甚则气促,有时兼有肢体浮肿,类似有支饮的见证。邵师常用通利化饮的方法治之。

在宣通肺气、通调气机的同时加入了陈葫芦、猪茯苓、车前草、泽泻等利水化湿药;参入苍白术健脾益气化湿,祛痰湿而不伤正气;再参入防己、桂枝祛风通阳加强利水消肿的作用。

咳嗽一证随水饮的通利而日见平息,对于久病脾肾阳虚的患者,则采用熟附块、肉桂温阳利水的方法治之。

病例举隅:

范某,女,48岁,1995年1月24日初诊。

主诉咳嗽咯痰5年余,为白色泡沫状痰,量多,近2年来动则气促,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用一般抗菌消炎化痰药治疗未效。

今年冬季发作频繁、怕冷、易出汗,伴鼻塞流涕,下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浮滑,两肺可闻干性啰音。辨证痰饮内恋,风寒外束。治当温肺化饮,通利水湿。

处方:黄荆子,麻黄根,赤白芍,川桂枝,细辛,姜竹茹,川芎,干姜,陈葫芦,车前草,苍白术,泽泻,防己

7剂。二诊时下肢浮肿已退,咳嗽咯痰亦减。舌根白膩,脉细滑。用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后,咳嗽咯痰尽和。

06

通脉祛痰法

心主血脉,肺主气,两脏同居上焦。《素问·经脉别论》曰:“肺朝百脉”。这就决定了心与肺在生理上和病理上的密切关系。

若心脉瘀阻,宗气运行不利,肺络阻滞不通,津液代谢受阻扰而凝聚为痰,痰阻气机,以致宣降失职,而见咳嗽气喘等症。

治为通脉祛瘀,行气化痰,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为治。

病例举隅:

李某,女,65岁,1994年8月2日初诊。

主诉胸闷心悸咳嗽反复发作10余年,咳嗽加重、气短1个月,西医诊断为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

近日症见心慌气短,胸闷,早搏频繁,咳嗽喘息,咯痰不已,舌淡紫、苔白腻,脉结。胸阳不振,心脉瘀阻,痰浊内滞,肺失宣肃。治拟温通祛瘀,行气化痰。

处方:桂枝,炙甘草,瓜蒌皮,薤白头,姜半夏,丹皮,丹参,炒蒲黄,桃仁,青皮,陈皮,淮小麦,大枣,郁金,佛耳草

7剂。二诊时心悸早搏稍平,胸闷亦减,咳嗽咯痰见瘥。上方加江剪刀草、车前草,继服14剂。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