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振声先生《易经入门•系辞上传》4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3-26 发布于江苏

第四章

【原文】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释义】

《易经》是以天地的道理为准则;所以,能够将天地间的一切道理,圆满地包容在内,并且使其条理化。

这是第四章的大前提,以下作进一步的说明。

【原文】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释义】

《易经》阐释阴阳变化,而幽明、死生、鬼神,无不属于阴阳变化;因而,《易经》能够解明其中的神秘。

《易经》的道理,抬头可用来观察天文,低头可用来观察地理,由天地明暗、方向、高低的变化中,就可以了解光明与黑暗的道理。由追溯万物的开始,回顾万物的终了中,就可以了解死生的问题。精神与形体结合,成为生物;精神游离于形体之外,产生变异;由这一精神与形体的离合作用中,就可以了解鬼神的实际情况。

【原文】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释义】

《易经》的道理,与天地类似;因而,吉凶善恶的判断,不会违背。《易经》的智慧,遍及万物,其道理足以救济天下;因而,能够致用而不会逾越。《易经》的变化,普遍没有常则,又整然有序,不流于放纵;所启示的,是天的法则,自然变化过程中的机运;乐于接受天的法则,就能知道命运演变的必然性,而能坦然承受,不会忧愁。《易经》所教导的,是效法天的大公无私,克制私欲,安于各自的处境,敦厚仁爱的本性,而能博爱万物。

【原文】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释义】

天地造化,像熔炉中的铁,滔滔不绝,《易经》像铸造的模型,使其不超出范围,并委曲成全万物,而没有遗漏。《易经》通晓幽明、死生、鬼神的变化,知道其中的神秘;因而,神的作用,无所不在,《易经》的变化,也没有一定的形式。

文章图片1

以上第四章,说明《易经》符合天地的伟大,具备天地的智慧与仁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