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侃京剧】现在怎么没有李少春这样的人才了?

 cxag 2023-03-27 发布于辽宁

前奏

 七月上旬李小春来到上海,在劳动剧场演出,轰动申江。他在后台很感慨地说:“咱三代人站过这舞台。”他说的三代人,指的是他祖父李永利、父亲李万春和他自己,其实不然,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时间最久的,乃是他四舅父李少春。

 劳动剧场原名天蟾舞台。天蟾舞台最早在南京路,永安公司新厦七重天旧址,约于三十年代迁到现在劳动剧场地址(福州路),李永利早已息形舞台了。

 李永利在上海走红的年月,是在民国初年,先在“中舞台”,后在“老天蟾”。他演武花脸,功深底厚,武艺超群。主演《收关胜》,能从四张高的桌子上,摔“抢背”翻下,至今犹为上海老观众所称道。与李春来、杨瑞亭同台合作甚久,李春来演《白水滩》,他配青面虎,堪称一绝。与杨瑞亭合演《葭萌关》,杨饰马超,李永利饰张飞。真是珠联璧合。后来他把这出戏,传授给儿子,改名《两将军》,成了李万春的成名之作。

Image李万春、蓝月春之《两将军》

 李万春生长在上海,自幼随父学戏,在大世界练功。又向老伶工牛松山学武戏,向项鼎新学老生。文武戏都有很好的基础。后来北上在俞振亭办的“斌庆社”科班,搭班学艺。十二岁出台,童伶时代就红极一时,负盛名六十年之久。是现存的京剧名演员中艺龄最高的一人。

 他曾向武生泰斗杨小楼请益,自与李桂春(艺名小达子)的大女儿结婚后,又学了不少黄(月山)派武生戏。谁的武戏也没他会得多。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演员,他的儿子却成了他舅父李少春的继承人,这难免令人不解。其实事出有因。这对李小春说来,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

从小达子说起

 民国四年的上海,新舞台“礼聘全球第一须生”谭鑫培来沪演出,丹桂第一台是冯子和、麒麟童(周信芳)、时慧宝、杨四立;大舞台挑头牌的演员就是这位小达子。

Image小达子

 小达子原是梆子班老生,后改皮簧专演黄派武生戏。他有一条唱不倒的好嗓子,调门恒在正宫调以上。高歌一曲,响遏行云,不但文武兼能,还善演黑头。他演包公闻名上海,唱戏卖力,做工认真,是典型的海派。在表演上虽说过火,却极能迎合小市民心理,而在观众中树有绝对的威信。因而久占大舞台,历数年之久,营业始终不衰,每月包银高达银元两千之巨。所以上海人说:“梅兰芳包银再大,只能几年到上海演一回,小达子一年要挣好几万。梅兰芳也比不了他。”可见当年他是红到如何地步了。

 小达子的大女儿嫁给了李万春,二儿子就是近代最优秀的京剧演员李少春。小达子盼子成龙,家教甚严。少春总是唯命是从。那时他一心想叫儿子继承他的衣钵,按照他的戏路走下去。然而少春却和他背道而驰,从小就是“京朝派”信徒,时常在他父亲出去打牌之际,偷着收听谭鑫培、余叔岩、言菊朋等人的唱片。长年累月,余派的唱腔渗透到他幼小的心灵,他父亲教给他的唱腔,却不在意。只有小达子那出拿手杰作《打金砖》(原来小达子在大舞台演唱时,叫《二十八宿上天台》),算是他唯一的李门本派家传戏了。

Image李万春夫妇合影

 李少春成年以后,小达子就叫他上台锻炼,在他演的连台本戏里,充当个角色。少春虽然想唱戏,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终于向他父亲倾吐自己毕生志愿一一要走京派的路子。小达子一想京角能赚大钱,也就不再固执了。给他请来两位名师:一位是专教余派戏的陈秀华;一位是专教杨派武生的丁永利。

 那时小达子家住上海牯岭路人和里,对两位老师优礼相待,为少春日夜加工。李少春后来能集杨、余二家之长,成为唯一文武兼优的演员,除了他勤学苦练,主观上努力外,陈、丁教导之功不可没也。

北上演出开始

 一九三七年,小达子带着两个儿子少春和幼春来到天津,因为天津是他的老家,准备叫少春露一下子。正好袁世海、王泉奎、李宝魁、高维廉、阎世善这批人,从外地演出回京,路过天津住在惠中饭店,见中国大戏院孟经理。当晚孟就请这批人吃饭,说是“有个李少春要演五天戏,要找好的配角,你们来了再好没有,千万帮忙!”他们不知李少春是何许人,一听是小达子的儿子,都怕戏路不对头,凑合不到一块去,婉言谢绝。结果由于这位孟经理说好说歹,情不可,大家就答应下来。

 头天打炮戏李少春双出,前面《击鼓骂曹》,后面《两将军》,旦角赵金蓉中间演《玉堂春》,台下观众只有二、三百人。等到李少春的弥衡出场一打引子,在后台扮戏的人一听,“确有来历”,“不是蒙事”,大家对他已经初步有了好印象。

 等到《两将军》一上,英俊威武的扮相,和前场《骂曹》的老生,判若二人。张飞出马,他一个亮相,“鹞子翻身”,单条腿一立,博得满堂彩声。等到后来马超卸靠,开打,一个“跺子”下来,“乌龙绞柱”踹张飞一个“抢背”、一摔甩发,那个干净俐落劲儿,便使台底下叫好之声不绝于耳。天津的戏最难唱,李少春一炮打响,有口皆碑。观众蜂涌而来。五天演毕,欲罢不能,“中国”坚决要他唱下去,他提出一个条件,必须袁世海、李宝魁这批人为配。“中国”只好再向他们去情商,把这儿位好佬留了下来。只是旦角赵金蓉病嗓,无法继续,于是约来了侯玉兰,抵补赵金蓉之缺。

和侯玉兰恋爱

 李少春出台的当口,正是北平戏曲学校解散,学生们各投门路的时期。当年戏校有所谓“四块玉”,指的是李玉茹、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她们虽然都是旦角,性格却不尽相同,其中的侯玉兰,幽娴贞静,庄严端重,平时沉默寡言。她艺宗程派,唱做兼优,但始终为人跨刀,未能独挡一面,这大概和她的性格有关。这次来抵师姐赵金蓉的缺,原本也是为了扬扬名声。不期这位同台的主角,是一位将门之子,英俊少年。当时侯对他的戏,也存在派别观念,和他合唱《二进宫》,还忍不住笑他的扮相带乡土气。可是对他的人品,却有几分爱慕。

Image李少春、侯玉兰、张盛利、高维廉之《回荆州》

 李少春呢,那时已是二十光景,他在上海时,很少与外界接触。如今和这位异性朝夕相聚,她那淡妆素服,不事脂粉的外表,对他产生了惑力,因而一见钟情。当时李家住在天津河东六安街五号,他每天推说要排戏,总是早点出去先要到侯玉兰处去串个门,再上戏院,日久天长就播下了爱情种子。后来李少春入京,小达子爱财,为儿子娶了个天津开银号人家的女儿,硬把旦角换了男旦程玉菁。

Image李少春与王次君结婚照

 可是他俩的爱情,始终不渝,海誓山盟,有情人终成眷属,到头来侯玉兰和他同甘共苦,从一而终。这些都是后话。但想到少春,必会想到玉兰,这一对也可以说是同命鸳鸯了。

拜余叔岩为师

 在天津,李少春演了个夏天,计划秋凉入京。那时少春有了一位得力的助手,就是号称全能的李宝魁。李宝魁是李寿山(大李七)的孙子,武生李菊笙的儿子,家学渊源。而且唱过梆子,跑过草台班,后来又专工里子老生,是一位见多识广的戏包袱。由于他老生、武生、老旦、小丑、文武昆乱无一不精,又会编戏、排戏,所以被誉为全能。初出茅庐的李少春得他的臂助,如鱼得水。少春深恐自己的戏少,到了北京(当时称北平)唱不开,李宝魁就为他在猴戏上动脑筋,首先为他排演了《智激美猴王》。并设计了许多新的开打,少春自己又按上“出手”,更见新颖出奇,演出之后大为轰动,被誉为“化学把子”。可是这样一来,却触怒了以演猴戏驰名的他的姐夫李万春。

 万春大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概,开始与少春结怨,并迁怒于泰山。在北京贴演全部《八蜡庙》时,海报上注明。“准代收武七达子”。这时小达子原想化干戈为玉帛,叫少春到京后投拜余叔岩,专学老生去,又苦无门路。正巧他在回上海料理私事回津时,在火车包厢里遇见两位陌生人,一经谈起,才知道他就是小达子。这两人一个姓张,一个姓李,都是敌伪时期的华北头面人物,说是愿做曹邱。后来李少春就是经这位李育痒君的介绍,进了余门的。

Image李少春与李万春

 一九三八年李少春到了北京,梨园公会派人到站,锣鼓齐鸣,热烈欢迎。不久由陈椿龄组班,在西长安街新开的新新大戏院演出。津京近在咫尺,盛名早已为京人所稔,因而演出以来,座无虚席。一面即去余府拜见。余说“徒访师三年,师访徒三年”让我看了戏再说。意味着值得我教,我才肯教之意。结果请余叔岩全家,接连看了三天戏,余叔岩点头了,这才举行拜师典礼。

 第一出教他的是《战太平》,但未说戏前先对他言明,从今开始,未把文戏学好之前,只许他演武戏。这对当时武戏会并不太多的李少春来讲,是将了他一军,由于师命难违,也只好另谋对策。首先借用永光寺西街全福会馆的院子,用土垫了个台,搭上席棚,为练功排戏之所。又请来武生前辈陈富康为教师,丁永利为顾问,每天一早叫演员们准时来此练功。一方面请李宝魁赶排新的武戏。形势逼人,李宝魁日夜思索,有一天他在大祖母(即李盛藻的母亲)的佛堂里,看到一用罗汉形象组成的对联:“紫竹林内观自在”,“白云台上献如来”。这十四个字,正是十四罗汉。由此使他得到启发,何不编一出罗汉斗孙悟空的戏,为了开打热闹,使悟空和更多的罗汉对打,于是李宝魁又设计了十八尊罗汉的舞台形象,并由丁永利设计了滑稽开打,小达子很支持,为全体做了簇新的行头,他一度主张剧名叫《孙悟空斗十八罗汉》,说他儿子演悟空是主角。大家都说这个剧名不顺嘴,最后还是定名《十八罗汉斗悟空》。

Image李少春、李宝奎之《十八罗汉斗悟空》

 谁知事机不密,李万春已得悉李宝魁在编这本戏。于是他一面避开少春的锋芒,应邀去沪演出,一面就在上海贴出新戏预告。改名《十八罗汉收大鹏》。没想到节外生枝,又引起了正在上海演《西游记》的张翼鹏发生了误会,认为这出戏是针对他来的。曾经有人向他解释,说这是他们郎舅之间在明争暗斗,与你无关。张翼鹏不相信,说他连丈人都要收(指收武七达子),还不是对我而来吗?于是张翼鹏以牙还牙,也编了一出《孙悟空棒打万年春》,话虽离题,但这也是一段插曲,对以后事态的发展,也有牵连。

Image李万春之《十八罗汉收大鹏》

李小春的崛起

 李小春是李万春的儿子,原配李氏(即李少春大姐)所出,从小在他父亲办的鸣和社科班长大的。十一二岁就登台演戏了。曾从祖父李永利练基本功,根基扎实。但他母亲不愿孩子学戏,一度叫他去读书,后来由于李永利坚持要他把李门本派传下去,才又请了鲍吉祥、余胜荪(叔岩之弟)教余派老生戏。他外祖父李桂春(小达子)也常教他练唱,还为他操琴。

 双方都要把他培养成象万春、少春那样文武兼资的好演员。他从小很上进,也有艺术才华,十八岁就代表中国出席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在国外演出神剧《哪吒闹海》,荣获金质奖章。但他回国后(一九五七年),正赶上“反右”斗争,斗到他父亲身上,家庭发生变故。于是脱离家庭,住到高碑胡同他舅舅家去了。

 从此他就开始跟李少春学戏,少春先后教了他《打金砖》、《定军山》、《战太平》、《闹龙宫》、《野猪林》等不少戏。同时他和父亲也逐渐疏远了。因为爸爸又有了新妈妈(李砚秀),舅舅到底是亲舅舅。所以小春和少春的感情,要比和万春好,而少春对小春也特别喜爱。据说一九七五年秋,李少春病重弥留时,还对他说:“小春,林冲舞剑那场你得重来。”小春每忆及此,就要伤感。显见他们既有甥舅之情,又有师生之谊,非同一般。

Image李少春之《野猪林》

 李少春有子李浩天,为侯玉兰所出,深得少春喜爱,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也是文武双全。但少春教小春的戏,要比教他儿子多,对小春的关怀,也胜过自的孩子,这也就是小春对少春怀有深厚情感的原因吧!

 李小春一九七八年,又随中国艺术团赴美访问。先后在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进行了三十余场的演出。所到之处,备受欢迎,他演出的《闹天宫》,就是李少春亲授,给美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尾声

 最近在上海劳动剧场,我看了内蒙古京剧团李小春演的,又一出由李少春亲授的戏《打金砖》。这出戏文场有大段唱工,武场有“虎跳”、“扑虎”、“硬软僵尸”等。没有深厚功力,难胜任。李小春允文允武,演精彩纷呈。难怪戏散人不散,很多观众还等在后台门口,争看他的庐山真面了。

 归途中,思绪万千。从四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李少春是当时京剧界,文武全才第一人。享盛名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现在怎么没有这样的人才了?李小春总算不辜负少春对他的精心培养,中年演员中像他这样造诣的,现在已不可多得。但要达到李少春的水平,仍须再加努力,更上一层楼。记得有位老演员告诉我,七十年代初,他去北京探望少春时,见他已呆若木鸡。李少春离开人间时才五十六岁,实在死得过早!

 看李小春的戏,想的却是李少春。这种心情,一定会有人理解的。

(《六十年京剧见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