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易杂记,第119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考(续2)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3-28 发布于江苏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119、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考(续)

八索的内容是什么呢?我推断就是《周易·说卦传》所载八卦万物象类,换一种说法:《说卦传》即据此而写成。

书名为什么叫“八索”?很简单:《说卦传》有这样一段文字:“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六子六索,加乾父坤母互索,正是八索,书卷即以此题名,也就是可以思议的事了。

《说卦传》中,乾为寒为冰为瘠馬,坤为柄,震为旉为馵足为的颡,巽为广颡为多白眼,坎为下首为薄蹄,兑为刚卤等诸象,并非采自《周易》,最大可能是摘引自《周易》之前的古易。

孔子(假设《说卦传》确为孔子作)是怎样得见并记录下这些卦象的呢?盖只能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于鲁室或入成周洛邑求得,二是从他的楚国弟子手中获取。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些。前面说过,西东周之交周室宫变,王子朝争位失败后,携大量王室典籍奔楚,止于楚边境,从而造成大量典籍流散楚地,而这些典籍中应该就有楚灵王所说“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楚灵王時,孔子尚年少。数十年后,不排除有楚国弟子携其原典抄本或托名伪作入鲁,从而使孔子得以见读,而后将部分卦象纳入《说卦传》。

汲冢竹书及当代出土的战国楚简《归藏》等易类著作,保留着诸多与《周易》全然不同的卦象、卦名、蓍法、筮法等内容,说明春秋时期,古易在楚已颇流行,远胜《周易》;“八索”之名或尚广为人知。孔子传易作“十翼”后,“说卦传”大行、而“八索”之名渐废。時历久远,致使后人再也搞不清“八索”究为何物。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