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抗抑郁药及其不良反应

 漠水llo9ygesv9 2023-03-30 发布于海南

近日,《2022 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发布,报告中显示,国内抑郁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抑郁症患者或超 9500 万。每年我国约有 28 万人自杀,其中 40% 患有抑郁症。一年之内,每 1000 名国人中,即有 23 人患抑郁症。在我们身边 15 个人中,就约有 1 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然成为心理健康问题 「 重灾区 」。

药物治疗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也是比较便捷易行的方法。然而,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抑郁障碍患者在 初次治疗的前半年里停药,其中部分患者停药原因是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决策过程中,准确把握和分析抗抑郁 药物的不良反应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环节。抗抑郁药不良反应通常多达几十种,临床工作中,医生既要兼顾疗效与不良反应间的平衡,又要顾及患者躯体疾病治疗,难以快速、准确的做出最优决策。

药物分类

图片

SSRIs 代表药物

图源 文献 1

抗抑郁药问世于上世纪 50 年代,包括传统抗抑郁药和新型抗抑郁药以及其他。 

传统抗抑郁药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其代表药为吗氯贝胺和异丙嗪;三环类(TCAs) 代表药为阿米替林和丙咪嗪;四环类抗抑郁药物的代表药为麦普替林和米安色林。新型抗抑郁药主要有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代表药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选择性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其代表药为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仑;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 5-羟色胺能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其代表药为米氮平;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 其代表药为安非他酮,其他抗抑郁药还有圣约翰草、黛力新、阿伐美拉汀。《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 2 版) 中将抗抑郁药物分为 4 个推荐等级:

A 级:优先建议,主要包括 SSRIs、SNRIs、NASSAs、NASSAs;

B 级:建议,主要包括 5-羟色胺平衡抗抑郁药、选择性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剂等;

C 级:一般建议,包括吗氯贝胺;

D 级:不建议。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当今处方最广泛抗抑郁药,除治疗抑郁外,还可用于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及少部分双相情 障碍的患者,已是临床精神疾病常用药物。新型抗抑郁药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但其在中毒自杀中使用的风险有可能被低估。

选药原则

1. 个体化用药 

医师需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既往治疗及用药史等,除应了解拟选药物潜在副作用及配伍禁忌,充分评估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等多方因素后,拟定合适得药物种类及剂量,若患者伴有睡眠问题则应优先考虑兼顾改善睡眠药物,对于老年患者原则上还应避免选用不良反应较多药物。

2. 全程评估 

治疗前、中期需要定期对抑郁症患者进行 评估,不同时期,评估内容及重点有所不同,治疗前应充分判断患者病情,伴发疾病情况、社会功能及家庭支持等,治疗中则应更多关注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药物反应。

3. 联合用药 

一般不推荐主张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多用于难治性患者。

常见不良反应

1. 一般反应 

SSRIs 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激越、坐立不安,性功能障碍等,少数 SSRIs 药物还会增加跌倒及体重增加风险;SNRIs 常见不良反应也包括恶心、呕吐、激越等,此外 SNRIs 还可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便秘等与去甲肾素能系统相关不良反应。

2. 自杀倾向 

抗抑郁药使用与自杀倾向目前尚无定论,部分临床研究显示,与安慰药比较,抗抑郁药物引起儿童青少年自杀或增加自杀风险的概率增加。2004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首次对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发出黑框警告。认为其与疾病性质可能相关。因多数情况下,青少年更可能是双相障碍,或为混合发作,容易被认为是抑郁症,从而使用抗抑郁药物。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患者更容易冲动、激越、激惹,从而发生冲动性自杀。

3. 5-HT 综合征(SS)

SS 是伴随患者大量使用 5-HT 能抗抑郁药物而逐渐出现的综合征。近年来已引起重视,SS 发生率不高,但也时有发生。有报道显示,SS 也出现在其他可能影响血清 5-HT 水平的药物,如曲马多。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焦虑、肌张力增高等,也可能有意识模糊,可以有植物神经症状,与血清素过度增加有关,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对 SS 的早期识别应足够重视,及时停药并进行内科紧急处理。

4. 代谢综合征 

抗抑郁药引起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小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但米氮平及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可引起体质量增加,血糖和血脂升高。这些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不定,但某一二个指标异常很常见。,抗抑郁药能够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其机制主要包括食欲改变/体质量影响、镇静/嗜睡、饮食结构变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改变、葡萄糖转运蛋白改变效应、抗胆碱能活性、神经肽/脂肪因子、皮质醇调节障碍、肝脂质生物合成增加等。

参考文献

1. 高贵元, 黄捷, 刘丹, 等.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 018(001):52-55,70.

2. 程荟菱, 张玲. 抗抑郁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进展 [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 21(4):4.

3. 朱建峰, 金卫东. 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 [J]. 医药导报, 2018, 37(10):5.

4. 廖睿, 陈宝安, 许钰唯, 等. 抗抑郁药物中毒的诊治进展 [J]. 中外医疗, 2021, 40(14):4.

策划 | 江十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