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步才 5 个月,我怎么敢去跑马拉松啊喂

 跑步学院 2023-03-30 发布于北京

关于跑马拉松这件事,我初中就触碰过。

作为班上成绩一般、又无特长的一员,似乎在跑步这种“简单”的事情上, 再不做点贡献,就太没用了。但我就是这样没用。报名积极,抢跑一流,坚持不过6公里,双膝一软 ,率先下场。

此后多年,跑步偶尔闪现在我的生命中,高中体考,大学体测。昙花一现,我们匆匆一见后再无关系。

直到我加入跑步学院,面试时刘松对我灵魂三连问:了解跑步学院吗?平时跑步吗?以后愿意跑步吗?

作为一个失业人士对一份工作(工资)的渴望,我信誓旦旦三连回答:了解一点。不怎么跑。但我以后愿意跑!


话已出口,宁死不兑现。作为编辑,我只让灵魂日夜兼程奔跑于键盘上。

注意看,这个人叫阳光,她跑起来了

转折发生在2022年11月,和小排闲聊中,发现彼此都有渴望跑步的灵魂,只是缺少一些动力。恰逢跑步学院线上30天跑姿课开课前夜,我们对夜立誓:跑步,从明天开始!

对,我就这样跑起来了。

因为之前积累了很多跑步知识,看过很多书查过很多资料,所以我整个跑步的过程都是非常理性的。

最开始隔天一跑,每次热身10分钟,技术训练10分钟,跑步30分钟,拉伸10分钟。持续大概三周,期间还挑战成功过10公里小目标。

正酝酿写一篇文章,聊聊跑步带给我的改变。我就阳了。阳得非常彻底,高烧低烧再高烧,肌肉疼脊椎疼嗓子疼眼睛疼头皮疼,说不出话,流不出泪,跑不了步。

这一歇就是一个来月。直到一次周日训练营结束后,大家聚餐吃得过分丰富。一向自律的龙井教练发出饭后散步邀请,我一想,跑不过他们,我还走不过嘛!拜托,我逛街能逛一整天哎。

没想到,教练所谓的散步,是竞走啊!!!(甚至还因为等我,频频降速。)


但也是这一走,我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也许已经恢复差不多了,也许可以恢复跑步了,反正苏涛教练给我分配的是零基础组。对于跑过10公里的我,一切应该不难。

断断续续跑着课表,就迎来了春节,3年没在东北老家过年的我果断订票,行李箱里还放着跑鞋。虽然回老家后一次没跑,面对零下40度的寒冷天气,我表现出一个东北孩子该有的自觉——窝在暖气片下吃冰棍。

回京后我开始恢复训练,以跑一休二的频率,在摆烂同时积极上进。

3月开始,我在更积极对待每日跑步课表同时,和办公室伙伴们达成一种默契,每周三一起跑胡同。我训练的频率大概是跑一休一,一周跑步不超过5次。

她超勇,马拉松都敢挑战

没过几天,亚瑟士的朋友说想要赞助我们几双跑鞋,希望我们能在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时候穿。我一看是这么牛的碳板跑鞋,第一时间询问训练营里的破3大神们是否有比赛计划,但大神们纷纷表示没报比赛,或者是人已经在东京(参加东马)。

正在忧愁之际,曹琳(北马328)表示愿意一站,身为效率女王她迅速报名杭州钱塘女子半程马拉松。并告诉我,这场比赛,没有门槛,先报先得。我也冲动起来,手指飞快在手机屏幕上戳戳点点,恢复理智的时候,我竟然报名成功了。


为了对得起亚瑟士赞助的跑鞋,我训练更加积极,希望能跑完首半马。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我们办公室又掀起潮流——甲流。我作为潮人,积极发烧三天。

一周后,就是比赛日期。我每天都在梦里因为跑不到终点绝望。

3月24日,我和曹琳按照原定计划乘高铁前往杭州。此时的我已经调整好心态,想着只要能完赛就是胜利。完全像个来杭州旅游的游人,逛西湖,吃西湖醋鱼,见朋友,参观安迪的直播间,钱塘江畔溜玩。每日至少步行10公里,我就说,在走路这方面,没服过谁。

比赛当日,在曹琳的计划下,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套上雨衣(保温)前往出发点,存包,热身,等待起跑。


虽然号码在B区,但因为中间一些混乱,我们被人流挤到了A区,甚至是非常靠前的位置。

终于,齐唱国歌之后,带着激动的心情,我同四千多位跑者一同出发。起跑时,大家激动情绪显而易见,脚下都像是踩了风火轮,速度根本控制不住。我原本计划是能跑进3小时就好,准备找找300的兔子,但一直没看到,只看到了245的兔子,我想那就跟他们试试吧。结果,兔子们也很兴奋啊!我一看表,跟他们都跑到630的配速了。

深呼吸,冷静下来我决定自己跑,不跟随任何人,也不要被任何超过我的人影响。

一直保持730左右配速跑到12公里,我进行了第一次补电解质水。同时,我在心理上更加放松,因为跑过10公里,就觉得已经有所进步。心里告诉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超越。

17公里,我开始觉得到了极限,双腿疲惫,甚至开始怀疑每次向前,都是依靠脚底的碳板弧度。正好遇到医疗点,在膝盖脚踝喷了药后,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开始听到身后有加油鼓劲声音,不断有声音在说:

“还有3公里!”
“你已经跑到最后关头了!”
“跑起来!不要停!不要走!”

实在没忍住好奇心,回头一看,竟然是245的兔子们。心中一惊,我竟将兔子们甩在身后这么久。

说实话,18-20公里我几乎是走走跑跑。也许是收到鼓励,也许是看到终点,最后1公里我又有力气了,咬紧两颗种植牙,一口气跑到了终点。抬头一看,245!



动力来源——亚瑟士

现在把最重要的时间,交给我最感谢的亚瑟士,没有他们的赞助,我也不会下定决心参赛。


我穿的跑鞋是亚瑟士为【步频跑者】打造的 METASPEED EDGE+。其实这双鞋去年办公室也收到过,不过是SKY+ 。这次收到的是新配色,真的非常春天。

整体说一下,EDGE+中底离地高度为31-39毫米,前后掌落差(8毫米),为步频跑者提供了更高的负荷率及更大的旋转力,对跑者自身力量的要求更为宽容。并且碳板位置下移,更靠近地面,也增加了弯曲弧度,也是为了帮助【步频跑者】在跑步过程中更好地保持节奏。

换言之,我穿的EDGE+比较适合高步频跑者,同时它的碳板比较靠近地面,对跑者能力要求不像其它跑鞋那样严苛,我这种7分速也敢于一试。


重量也很友好,这是因为中底材质选用ASICS亚瑟士目前最轻量、弹性最强的FF BLAST TURBO,大底依然采用GRIP轻量橡胶,重量却较前一代有所减轻。

虽然在试穿阶段,我一度想要放弃它。因为上脚非常不稳,有种穿花盆底高跟鞋的感觉。但跑起来这种不稳,会转变成一种前进倾倒感,非常容易上速度。这种倾斜感源自Rocker 效果,以及TURBO中底材料搭配精准放置的推进型碳板。这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物理滚动,以此帮助步频跑者掌握运动节奏,完成有效推进。

而且鞋底在脚掌范围外做大了一圈,鞋楦比较宽大,这其实是增加了鞋子的落地面积,增加稳定性的。所以我这种跑渣实际上脚后也不会容易摔倒。


整体在比赛过程中,前5公里我一直刻意跑慢点,鞋子非常稳定,很有安全感。中间5-10公里的时候缓慢加速,上速度后会明显感觉省力滚动向前,跑起来非常轻松,如果是5分速以内的大神会感觉更爽。

如果你4月份准备跑比赛,真的可以入手一双,建议先去店里试试鞋码体验一下,你真的会爱上这种感觉。

总结,真的非常感谢亚瑟士!!!

我可是跑过马拉松的人


原本是不太敢写这篇赛后流水账的,毕竟,作为一个跑步编辑我的成绩算不上好,很怕发出来后被骂成绩差被质疑不够专业。(实际上,我们专业文章是专业教练撰写,我的编辑工作主要是负责润色排版)

最终因为收到了训练营很多朋友的鼓励,我知道,真正热爱跑步的人他们会为每一个勇敢奔跑的人予以鼓励。





这次比赛也许不够完美,但对我而言,完成更重要。

这是一次略带冒险的挑战,刚跑步不过5个月,训练又非十分积极,还经历了新冠、甲流。可是,不挑战怎么突破。我的经验也许不值得借鉴,但希望你能透过我的经历看到普通人通过训练完成马拉松的可能性。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跑步,享受跑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