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行为逻辑 2023-03-30 发布于天津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2325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这句话什么意思?
很多人会理解为:阳主生,阴主长;阳主杀,阴主藏。
这看似是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是却有明显的问题。
因为《黄帝内经》又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黄帝内经》的这两句话有明显的相悖之处。
所以,很可能“阳主生,阴主长;阳主杀,阴主藏”,这句话理解上是有问题的。
《道德经》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句话的常规解释是: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负着阴环抱着阳,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阴阳二气是相互作用的,就像太极图中,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两种属性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再者,道家说:
一体生二相,二相生阴阳,阴阳幻化生气灵,气灵相感而有行。
阴阳本来就是相化的。
所以,“阳主生,阴主长;阳主杀,阴主藏”,这句话应该理解为:
阴阳生,阴阳长;阴阳杀,阴阳藏。
即为阴阳生长,阴阳收(杀)藏。也就是说,阴阳二气既能在春夏使万物生长,又能在秋冬使万物收藏。
这里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自古以来精通天道运行的人,都知道生命的根本,乃是天地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说: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天在万物之上,是清阳之气上升积聚而成,故天为阳而主升主动主热;地在万物之下,是浊阴之气下降积聚而成,故地为阴而主降主静主寒。天地阴阳,互相感应。天阳在上必然下交于地阴,这是由于地之阴气下吸之故;地阴在下必然上交于天阳,这是由于天之阳气上蒸之故。因为阳降阴升,所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阴中之阳又能升,阳中之阴又能降。
阴阳生长,阴阳收藏。才是正解,若是阴生阳不长或者阴不生阳长都是无果的。
正如《学经》所说:
草木之荣,下得水土,上应八风,得水土而逆八风者,谓之早夭;应八风而失水土者,谓之无寿。
一颗幼苗的生长,一定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天气与地气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生”只由“阳”负责,“长”只由“阴”负责,“生”与“长”都是由于“阴阳”共同、同时作用的结果。不过,你可以说“阳”主要负责“生”,“阴”主要负责“长”。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这几个字的含义,我应该说明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