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中者,理中焦也——脾胃虚寒者必看。

 明经方 2023-04-02 发布于湖北

——珈伊

图片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有根据伊尹《汤液经》整理而成,也有仲景师的医理与医方。故应是更远的古时圣贤传下的理法方药。

在真正学习使用后,很多人都会感叹:经方太神奇了!不只因为渊源之深远,更因为大道至简,仅几味药,便能治好陈年顽疾。

此篇的【理中方】,也仅四味药,在生活中应用甚多,尤其现在人那么多的脾胃虚寒!

“理中者,理中焦” ——《伤寒杂病论》

理中方,有汤、丸,后文会分享异同之处。

————————

【理中汤方】

人参(党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理中丸方】

人参(党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右四味,捣筛 ,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可益至三四丸。

(原文中有些地方是用炙甘草,有些是甘草。此篇不解药,就不细写了,需者自行查阅即可)

现代剂量参考

一两用3克或5克,儿童减半。

————————

理,一个王字旁,一个里。

王,五行为土,居于中央,贯通天地,化育万民;

里字里也有个土。

中焦脾土,本就是居于中央,乃人后天之本。贯通人身体上下,运化一身所需气血精津。

所以我私揣测,“理中”,使用“理”字,其实是颇有深意的。

虽为理“中”,但上下焦的虚寒之症,也常会用到理中方的加减。

图片

(篆书“理”字)

【 原文关于理中方的记载 】

“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理中、四逆辈。”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

圣贤总是言简意赅,把方药的理法,场景化论述在脉病证里,让我们明白其中道理。

————————

【一】

“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

霍乱,就是突然的上吐下泻,并不是先外感寒热—而后吐泻的,而是病邪直中消化系统!所以古代的霍乱经常是瘟疫之后水源污染,“病从口入”导致的!

原文说:“霍乱属太阴”

症状刚开始便在太阴层面,身体直接在消化系统与病邪作战!古时,一些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则会导致区域性的霍乱。也就是现在的食物中毒,西医称此为病毒性肠胃炎。

比如前阵子流行的诺如病毒,很多反应都是突然上吐下泻,之后也可能会发热,但吐泻之后引起的发热,是津液流失导致。与外感寒热而导致的吐泻不同,要注意区别!

如果强制退热,缺津液的问题无法解决,更无法帮助身体正常排出病毒病邪。

中医药的方式,是扶正身体,身体根据情况自然发展,或许立时病愈,或许会呈现出余留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压制在身体里,掩耳盗铃!

相信中医,首先要相信身体有大医。身体是如此精妙的生态结构,呈现种种反应给我们提示,不是为了让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全给它打回去。而你怎么对身体,它就会怎么对你!

霍乱篇很长,是一整套有逻辑的理法,理中主要是用在刚开始上吐下泻时,体虚(脉濡弱)之人;还有上吐下泻之后,身体里有寒或寒湿,怕冷,不想喝水,是吐泻之后伤了脾胃之阳,也要理中丸“霍乱已……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

病分虚实寒热,不尽相同,可参考圆光老师的《讲透霍乱病始终

图片

————————

【 二 】

“腹中胀满而痛,时时上下,痛气上则吐,痛气下则利,脉濡而涩者,理中汤主之”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

腹中胀满而痛,也很好理解,这种胀痛也会时时上下,气往上走就吐,气往下走就下利。脉濡而涩也代表着脾胃气血虚,或有湿而凝滞不通,所以胀满而痛。

脾主湿,当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就会中满,也就是觉得中焦那里满满的,吃一点就饱了,没胃口,湿在里面不运化,脾就用中满的方式来提示我们。而若与胃寒相将,寒湿在一起打架,就会泄泻,拉肚子。

很多人一着凉就拉肚子。大多数都是这种虚寒、寒湿之因,就可以吃些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图片

还有些人,平时不着凉也一天好几次大便,还经常拉稀。我们继续往下聊。

————————

【 三 】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理中、四逆辈。

此段大意是:一个人自利(大便次数多或有稀薄),没事自己拉稀闹肚子。一般人拉得多了会流失水分,但这种人却不口渴,为什么呢?(前面霍乱也是寒多、不欲饮水)

脏有寒——里面的脏有寒了,应当温之!

太阴脾主湿,若它有寒了,运化湿的功能也就差了,寒湿积聚于体内,所以也不渴,因为水本来也不运化,不需再补充。身体自发想要排出去,也是自我保护机制。另一个原因是脾虚了也容易土不制水。

年轻时爱喝凉啤酒、吃冷饮的人群,就容易有此类肠胃问题,还可能会伴有腹胀、肠鸣、精神不佳、四肢不温,或者咳嗽、流清涕、小腹冷痛等等……

图片

 中焦出了问题,上下都可能有反应。

中焦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中焦。它贯通人身体的“天地”。中医说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一个地区的中心枢纽地带出了问题,那周边肯定也出问题。

————————

【 四 】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一些人得了大病之后呢,喜欢吐痰、吐唾沫,拖了很久也没好。

这也是寒饮的表现啊,吐白痰、流清鼻涕、打喷嚏,很多都与肺寒有关系,肺也属太阴系统,脏器在上焦。况且温中焦的时候,阳气是扩散的,上焦也会同受温煦。

(有些人吃了理中丸可能会上火,需先解决上火的问题,许多是中焦不通导致的。)

大病差后,就是得了大病刚刚病愈,身体受伤也比较严重,阳气都还没恢复上来,所以“脏有寒”或“胸上有寒”,这种里边的问题,都要从里面去温它——理中。

原文没有写着治鼻炎、流清涕,但是,我们推理一下,也都是脏有寒、胸上有寒啊。理中丸的基础,就是肺寒的基础方——甘草干姜汤,加了术和参。

我家人有时一着凉了,就会先流清鼻涕,这就是太阴系统比较弱,脏有寒,寒邪容易入里,吃半颗理中丸就见好,立竿见影。

(也有一些鼻炎是其他原因,要详细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行。)

师经常说,伤寒论是一套理法系统,而不是简单的对方子。任何人以对方子的方式学伤寒理法,或许也能治好一些病,但定不得其法。

小小一颗丸子,可以治这么多的问题。

根本原因,还是这些问题都来源于同一个根本问题——中焦虚寒、寒湿。

所以我们经常会用理中辈,治好了鼻炎、咳嗽;治好了腹胀、拉肚子、口臭;治好了小腹冷痛、月经不止、四肢冰凉;甚至还能治好误以为是心脏病的胸中寒痛……

根本还是因为通过分析,是中焦虚寒、寒湿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理法中可以推导出来!而不是遇到病名去套方子。

图片

————————

【 补充 - 妙用分享 】

1、出门在外,我常随身携带理中丸,以备不时之需。但自己也没怎么用上,经常是为同行或者遇到的人派上用场。

2、除了内服,对一些急症又略严重的,需要药效更强。我会同时使用脐疗的方法。

这里分享两个我自己身边的应急案例,以供思考。

(1) 新冠肆虐期间,弟弟的一个同学感染后未愈,又吃错东西拉肚子,导致心悸、四肢冰凉,已经在要去医院急救了。其实这时候已是四逆汤的表现了,但是深夜没地方拿药。还好我让弟弟出门在外也带着理中丸,才能先用上丸子应急,同时拍打穴位,第二天又抓了两副汤药善后。

图片

(2) 有位朋友 经期淋漓不尽、服药后出血很多,非常担心。经过分析,知她素来脾虚,这应是中焦气虚不固,脾不统血导致的。嘱她边吃理中丸、边捏一点丸子放在肚脐里,内服加外用。第二天表示情况已好转。

图片

小小一颗丸子,关键时刻往往也毫不逊色,前提是辨对症,用好药材。

————————

关于【理中汤与理中丸区别】

引用圆光师的一段谈论:

上吐下泻的时候,喝不进汤药,一碗药喝进去可能就吐出来了。

丸子和汤不同,丸子是把药直接打成粉,合蜜而成;汤药要经过水去煮。

有些药不用水煮,是防止药气散掉。比如苍术之类燥湿的药,水一煮,燥气就没那么强了。如果做成丸子,直接打成粉,那燥气就留在了里面。

并不仅仅是“丸者缓也”。 缓,只是一方面,而防止药气失散,这点更重要!

真正的理中丸要用党参,而不是人参,包括其中用的干姜也很有考究,干姜其实是老姜母,而不是直接把生姜晒干了。真正的干姜,现在不好找。

珈伊实践思考:

【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汤药有热量、有津液,在身体里可以快速发散。丸剂能防止药效散失,在身体里“荡”得也不如汤药那么快。

若遇到需要用汤的一些急症,家中有一些丸子,我也会用开水冲服,借助有热量在里面,便于在身体内更快运化,也是临时方便法。

洋洋洒洒一大篇,其实理中丸的妙用还远远没有说够,有机会下次再聊吧。

注:感谢姝锦师姐分享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