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婴幼儿配方奶粉微生物指标比较

 食品微生物检测 2023-04-04 发布于山东

食品微生物检测

GB10765-2021 -即将实施

GB10765-2021《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对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所示:

1、液态产品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按GB 4789.26规定的方法检验。

2、固态产品的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的规定,其他微生物指标应符合下表

GBI0765-20I0 -现行标准

GBI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有关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表所示:

其中GB10765-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做了具体的限量要求;液态婴儿配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需达到商业无菌标准,检验方法依据GB/T4789.26的规定。

GB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有关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表所示:

1、粉状产品中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

2、液态产品中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按GB/T 4789. 26规定的方法检验。


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中菌落总数指标不适用于添加活性菌种(好氧和兼性厌氧益生菌)的产品中活性益生菌的活菌数应≥106CFU/ g (mL)。

有关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表所示:

1、粉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

2、液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按GB/T 4789.26规定的方法检验。

GB29921-(征求意见)

新版GB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征求意见稿)》中也对特殊膳食用食品进行了相同的规定,其中,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仅适用于婴儿(0-6月龄)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结果,该菌仅对 6 月龄以下新生儿具有较高风险,鉴于目前尚未有最新的评估结果,结合我国 2013 年〜2018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本次修订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 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GB 25596-2010)中阪崎肠杆菌的限量要求进行整合,并仍维持不变。同时,与现行检验方法标准保持一致,将“阪崎肠杆菌”修改为“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

文章来源小编整理转载文请注明来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