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活寄生汤加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体会

 仁哥文档 2023-04-05 发布于湖南

独活寄生汤加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体会

王桂彩,应森林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摘要:独活寄生汤具有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散风寒的作用,而皂角刺有通经活络化瘀、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且止痛效果迅捷,合用治疗坐骨神经痛其疗效可靠,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坐骨神经痛;皂角刺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为治疗“肾气虚弱,卧冷湿之地当风而得腰背冷痛,或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挛脚重痹”而设。皂角刺有通经活络化瘀、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且止痛效果良好。笔者应用独活寄生汤加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表现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等范畴。临床以腰臀部疼痛剧烈,有麻木酸胀感,夜重昼轻,上下相窜,沿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呈线状放射性拘挛疼痛为主,甚者以痛如锥刺刀割,行走受限等为特点,且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更有患者会有腹股沟疼痛及麻木,严重者则因咳嗽或夜间睡梦中翻身等身体运动而出现患部有触电般剧痛或致痛醒,直腿抬高试验为阳性。

2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由于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气血阻滞不畅;或因久居寒冷潮湿之地,血瘀气滞,致使经络闭阻,气血不通;或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筋脉失养;或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等所致。具体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外因:受风、寒、湿邪三邪侵袭脉络,阻碍气血在脉中的正常运行而诱发。风邪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其放射性疼痛即为风邪之特点。《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寒主收引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使气血凝滞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湿为阴邪,易遏伤阳气,湿性重浊,黏腻,易留滞于关节及经络而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而出现病变局部的疼痛。

内因[1]:肾主骨,需要肾精的营养,且精血同源,肾精不足则血的化源也亏虚,则经络、筋经、骨骼其营养,使则会骨骼脆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足。正如《证治准绳》所云:“有风,有寒,有闪挫,有瘀血,有痰积,皆实也,肾虚其本也。”肝主筋,手足震颤麻木,屈伸不利等皆因肝血不足,血不养筋所致,并别经脉失其血液的营养,则病变部位出现“不荣则痛”的症状。《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病而四肢不用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已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脾主肌肉、四肢,其运化失司,则水液潴留为病理产物,进而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而出现“不通则痛”,脾主统血,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四肢失其营养,则病变部位出现“不荣则痛”的症状。另外痰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

3 典型病案

张某,男,52岁,2011年9月初诊。患者于2个月前,雨中作业后即感腰膝冷痛,屈伸不利,沿右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呈线状放射性拘挛疼痛。曾用抗风湿药治疗,用药时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复发。近几天腰腿痛加重,患者呈痛苦面容,行走姿势佝偻,常因咳嗽或夜间睡梦中翻身等身体运动而出现患部有触电般剧痛而致痛醒,右臀纹正中窝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西医诊断:坐骨神经痛;中医诊断:痹证属寒湿证。治则:益气血、祛风湿、散风寒、补肝肾、强筋骨、止痹痛。方药:独活寄生汤加皂角刺。药物组成:独活15 g,桑寄生30 g,茯苓12 g,党参12 g,秦艽15 g,防风10 g,细辛3 g,杜仲15 g牛膝25 g,熟地黄10 g,当归12 g,川芎10 g,桂枝10 g,白芍30 g,甘草6 g,皂角刺30 g。

服药7剂诸症减轻,继服14剂而告愈。随访1 a无复发。

按:吴昆《医方考》曰:“肾气虚弱,肝脾之气袭之,令人腰膝作痛,屈伸不便,冷痹无力者,此方主之。肾,水脏也,虚则肝脾之气凑之,故令腰膝实而作痛。屈伸不便者,筋骨俱病也。”其方中重用独活,辛苦微温,祛风除湿,桑寄生辛平,《本经》谓其“主腰痛”,《别录》云其“去痹”,二者俱为君药,均入肝肾之经,能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而止痹痛;川芎活血散瘀,通达气血,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有祛风镇痛之功;当归、白芍、熟地黄养血活血,是故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且白芍与甘草合用可缓急拘挛而止痛;杜仲、怀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且与桑寄生相须为用;桂枝温通血脉;防风、秦艽祛风除湿;细辛有通阴阳,解痹止痛之功,前人对其用量亦有深入的研究,若肢体酸麻重而痛微者,其用最宜小量,痛甚而酸麻重者,用量宜大(以3~5 g为宜),因细辛少量能温经,多最则有镇痛之功效[2]。祛邪先扶正,正旺邪自却,故以党参、炙甘草扶脾益气。诸药合用,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风寒湿邪得祛,气血得充,肝肾得补,标本同治,则痹痛自除。独活寄生汤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且能通过减轻或抑制滑膜组织炎症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关节肿胀的作用[3]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验证,皂角刺具有通经活络化瘀、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且止痛效果迅捷。有文献研究皂角刺用量宜大,成人一般每日20~50 g,若小于20 g,则疗效明显降低。大剂量使用,仅有个别患者出现轻度恶心或腹泻,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采用多次分服后,不良反应即可消失[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血和抗癌等作用[5]。其活血化瘀作用机制与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凝血酶形成,提高抗凝血酶活性,对抗凝血酶的作用有关[6]。所以独活寄生汤加皂角刺具有益气血、祛风湿、散风寒、补肝肾、强筋骨、止痹痛之功效,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用之中的,其疗效妙不可言。

参考文献:

[1] 秦光明.独活寄生汤治疗坐骨神经痛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8):207.

[2] 卢寅熹.独活寄生汤近年来的临床应用[J].中成药,1991,4(4):34.

[3] 王爱武,刘娅,雒琪,等.独活寄生汤抗炎、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2):61-64.

[4] 刘玺珍,马智,刘印普.皂角刺煎剂治疗坐骨神经痛117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4(4):12.

[5] 熊正国,张长城,袁丁.皂角刺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7,47(20):112-113.

[6] 胡慧娟,祁公任,洪敏.皂角刺水煎剂的抗凝血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30-32.

(编辑倪婷婷)

收稿日期:2014-02-11

作者简介:王桂彩(1978-),男,天津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通信作者:应森林:E-mail:327489632@qq.com

中图分类号:R274.74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14)06-1098-02

本文引用:王桂彩,应森林.独活寄生汤加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体会[J].河南中医,2014,34(6):1098-10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