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型的成本要素与成本点分析(2)|《德鲁克的企业战略课》

 万里潮涌 2023-04-05 发布于浙江
图片

(2)分销成本

分销向来是一个主要的成本要素,却常常会被忽略。(同上)

“分销”作为主要成本要素之一,相信没有任何企业会对此提出异议。但“常常会被忽略”这个说法,在今天的企业经营中恐怕不是事实,相反没有企业不会将此作为重中之重来看待。德鲁克所谓的“被忽略”,其实也不是企业从自身的想法出发去完全主观地忽略分销成本,而是企业在客观上受传统的会计成本法所制约,因而不会从“整体成本流”和“整体经济流”的视角和方式去做成本分析。所以,德鲁克在解释企业为什么会忽略分销成本的时候这样说:

原因之一是在整个经济流程中分销成本是由所有企业分摊的。在此流程中,两家企业(汤注: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会产生颇多分销成本,却引不起它们的重视。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分销成本在许多地方往往表现为隐形成本,而不是与某项主要经济活动一起合计为总成本。货物移动及存储是同一分销活动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项成本在许多名目中可能都显示为杂项。(同上)

所以,总而言之,分销成本是“被割裂”了,而不是“被忽略”了。另外,上文中所说的“货物移动”实际上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搬运和物流,这两个活动其实对于制造业、零售业等性质的企业来说都是显著的成本了,所以应该不会存在被沦为“杂项”的命运了。不过,这也正好说明德鲁克思想的深刻和远见。

(3)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差不多一直是制造企业最重量级的成本要素。(同上)

德鲁克对制造业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他早年的名著《公司的概念》这本书,就是他在通用汽车实地调研了两年多才写就完成的。所以,当他把“原材料”当做制造企业“最重量级”的成本要素时,应该是做过充分研究的。事实上,在很多中小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权一般都是掌握在老板或老板的绝对亲信手中,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德鲁克的这一论断。

原材料虽然占据了企业成本要素的头牌位置,但这并不是要告诉企业谁才能拥有对它的“采购权”。“采购权”是一个重要问题,但这涉及到企业制度设计,按下不表。我们在这里主要是要弄清楚,“原材料”这个成本要素本身应该如何理解?德鲁克说: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向高效的大型零售商学习,学习它如何找寻、挑选及采购那些将要转售的商品。仅仅采购到物美价廉的原材料还不够,因为原材料对成本的影响如此之大,它们应该成为产品设计的一部分。(同上)

说到底,还是要从“整体经济流”这个逻辑去理解,通过在整体经济流程中去提高原材料成本的利用率,这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是一样的道理。对此,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对制造企业很有启发性的观点:

制造企业相当于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分销渠道,原材料必须与其产品相匹配,而设计产品也应考虑与现有的原材料想匹配。二者相辅相成,原材料就能带来最佳的产品效果,还能在制作和分销过程中保持最低成本。(同上)

把制造企业比作原材料的分销渠道,这个想法很有可能是受到西尔斯百货公司的启发。不过,以德鲁克的智慧,只要从“整体经济流”逻辑往下想,产生这个想法也是自然而然的。不管怎么样,这个想法的现实意义特别大,原材料供应企业和制造企业双方都能提高成本效率。制造对于原材料成本的控制肯定不是靠这里省一点、那里省一点就能行的,真正有效的是将制造和原材料整合在一起进行产品设计,这就要求制造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形成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就像西尔斯百货公司和它的产品供应商所做的那样。其实,苹果手机和富士康的合作也是这样的理念,今天的苹果手机所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和富士康共同打磨出来的。

所以,顺其自然,对于原材料的管理,德鲁克推崇的是“物料管理”,而不是“采购”。“采购”通俗理解就是“进货”,即只管把原材料进回来,至于是否能有效利用,它是不管的;而“物料管理”则不一样,它要求深入到整个产品制造过程中去,以发挥出原材料这一成本要素的最大效益,“物料管理”这个工作也不一定要采购人员来做。德鲁克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价值工程(value enjineering),它的任务就是研究产品的各个部分,然后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做成这件事成本最低并且最简单?”有些大买家(如汽车厂家)已经对物料管理驾轻就熟了,而且已经将设计和采购整合在了一起。(同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