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地菜、附地菜,可观花、可当药、可当菜,快来认识下吧!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3-04-06 发布于日本
原创2023-04-05 20:07·草木多识

作为野菜的附地菜,较之同为野菜的荠菜、蒲公英等,它的名气实在是很小,更准确地说,根本没有名气。但,作为药材的附地菜,却早早就被医书记录在案了。

要谈到古籍里的附地菜,有必要先说一下附地菜的各种小名。“附地菜”之名要到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里才出现,在此之前,它都以“鸡肠草”之名存在于古籍里。现在植物学上,附地菜是它的官方名字。至于为何不采用最早出现的“鸡肠草”而是采用附地菜作为它的官方名字,看过附地菜的植株,您就明白了。附地而生的附地菜,又叫伏地菜、地铺拉草,另外还有地胡椒、山苦菜等名。

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就有附地菜的身影,不过,那时它还叫鸡肠草,陶弘景说它“主毒肿,止小便利”。既然是医书,记录它的功效再正常不过,这自然没什么可说的,倒是陶弘景另外关于鸡肠草的文字,让人读出了陶弘景可爱又温情的一面。关于鸡肠草,他说“人家园庭亦有此草,小儿取挼汁,以捋蜘蛛网,至粘,可掇蝉”。在这么严肃的医书上,忽然写上这么一段文字,一定是他觉得这个很重要才记录下来。正是有了这份记录,跨越千年,让我们知道,那个年代小孩子的童年原来与六七十年代生人的童年并无二致。

附地菜可作为药用,亦可食用,早在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里就有这方面的记录。《食疗本草》里说鸡肠草“亦可生食,煮作菜食之,益人,去脂膏毒气”。“去脂膏”,用大白话说就是去油减肥呗,想想也是,野菜,自然能刮油。

现代研究亦已明确,附地菜可药用可食用,据《中国植物志》载:“全草入药,能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嫩叶可供食用。”至于如何吃,参照其他野菜吃法基本就可以了。

附地菜的花亦可观,小小的淡蓝色的花瓣一开一片,恰如繁星点点,就连《中国植物志》都说“花美观可用以点缀花园”,惟一的不足就是它真的——真的——真的太小了。

说了那么多,还是认识下它吧,遇到了,好有机会把它带回家。

附地菜的植株未开花或刚开花时,它的植株如同画圆般四散开来,植物学上称之为“呈莲座状”。它的叶子有点像勺子,尤其是那种长长的给咖啡加糖的勺子。附地菜开花后花茎渐次伸长,铺陈一地,想来它“地铺拉草”的小名即来源于此。

春日户外,不妨多看看地面脚下,也许你就会与附地菜不期而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