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假大空的夏天 - 行知堂

 行知堂中医 2023-04-07 发布于北京
编辑:行知堂中医

立夏你说是节还是气?哎,是节,分清节、气就对了。为什么我们说立夏难过,凡是病重之人,节上难过,气上还好说,所以说到节就难过了。《伤寒论》上开篇先辨脉诊的阴阳,然后说到阳结和阴结。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其脉浮而数,浮是阳,数是阳,两个阳合在一块是不是就结了,能食,和“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这一条对上,风是什么,是阳,所以里面是阳他就能吃,但不大便,所以结住了,此为阳结。?阳结,期十七日当剧;阴结,期十四日当剧。为什么?我们就从节气来说这个事。十五天是一个节气,那么阳呢,为太过,阴为不及。五日一候,三候一气,二气一月,六气是一个时,一年是四时,不叫四季。?我们从立春开始吧,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六个里面是三个节、三个气,三个节可以说是由阴转阳。你看立春,凡是立,都是从前面的状态转到后面的状态,你看立夏,如果春天相对是阴的话,夏天就是阳,阴阳互转,到秋天是由阳转阴。?阳结之病呢,是太过,本身是实证,他的气是大的,他能过这个十五天,可是过了十五天,又是阳,到哪个日子加重?《伤寒论》上说得很清楚,“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他是不是阳明热实,是不是阳明结证,到第二天又来“阳明受之”的时候,当剧。?这就是内经上的决生死,上午来的病人,我那会说的是她立夏之前加重,因为她不是阳病,是阴病,大约在立夏之前加重。?阴是不及,所以你过不了十五天,那你在这十五天之中哪天加重,是不是在太阴日,那好,过两候之后,也就是十天以后,第一日,太阳,第二日,阳明,第三日少阳,第四日,太阴。所以他是十四日加剧。这叫内外合邪,五日一候是内之五行,六气展布是外之六气,内外合邪则病剧。你看现在立夏,按照阳气的变动来说,立春相当于阳气开始从地下往上升,立夏是浮,立秋是降,立冬就开始沉,这就是升降浮沉。什么是升,升是你见不到它,或者说没有全部看到,所以说从立春开始到谷雨,你看的过程是天气是从零下往20°飘的过程。但是立夏以后,最高气温应该不会低于20°,这才叫阳气浮。?阳气既然已经浮出来了,地下的东西就应该表现出活跃感来。什么先活跃呢,第一候是蝼蛄鸣,蝼蛄是在地里面钻的,它先感到地下之气已经浮出地面了,所以出来了,发出声音,下面才是蚯蚓出。但是我今天早晨,谷雨刚过,我发现这么长一根蚯蚓在地下爬着,说明什么呀,提前一候,已经出来了。?

阳气出来得这么早,这叫气先至,时没至,这人就会得一种病,上热病、下寒病,最近出现得多。火热之病可以是任何的表现,比如说嗓子疼、眼睛红、鼻子长疮、耳朵响,还有可能比如心慌、心跳得快、烦躁、爱着急,都有可能,这一类的凡是属火象的症状都会多了。底下的寒象也会多,因为你这个火一下子出来,底下没了。?阳气现在提前出来,是不是到立夏就热了?因为我们是提前讲,所以就要去预判,到时可能会很热,但是过犹不及,也可能立夏这个温度反而降,比如立夏时气温降到20°度以下,中午最热的时候18°度,那你就要知道,由于前面阳气出来以后,后边的寒气反复,尤其是今年嘛,太阳寒水司天,它复了,就会克制本来就寒的地方,容易下寒,骨痹、痿证、关节疼这些病开始多了。?这几天大家都会感觉怎么那么热,其实气温并不高,那就是地下之气出来得太多了、太快了,就感觉烦躁的那种热。那谷雨这个雨说明什么,说明天气下来了,为什么感觉那么热,是地下的阳气出来得早,天气一下压,这个热就更热。为什么阴天你会感觉更热,是因为阴天的时候地气蒸腾,而天气又压下来,所以我们会说气压低。本来应该高在那,现在是压到地面了,所以会感觉难受。如果立夏的时候天气特别热,那说明这个火热仍然太过,你这个时候要清上边的火,但不能伤下。?上周一个学生带着孩子来看病,孩子咳嗽,鼻涕黏黄、脸红,眼睛长眼屎,脉浮、滑、数,这是不是上热。我给开了一个方子:麻杏、甘石、薄荷、川贝、枇杷、前胡、桔梗。周日看了之后,到周二时说孩子的情况:咳嗽稍有痰,发烧、微汗,舌前部无苔,无苔说明那个火还是没下去,没鼻涕了,脸还红,吃饭不多。

我又开了方子,给他喝什么,喝乌梅三豆饮,因为这个火出来了,用乌梅温敛,加白萝卜、白菜心。白萝卜是白色的,下气,降中间的,白菜是什么,过去叫菘菜,这个要记住,《伤寒论》里有忌菘菜,你吃哪个方子,你可不能吃白菜。?菘菜就是白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写:“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有两种:一种茎圆厚,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其叶皆淡青白色。……八月以后种之。二月开黄花,如芥花,四瓣。三月结角,亦如芥。”?八月以后下种,次年二月开四瓣黄花,四是金,黄是土,八月下的种子,它和春天种的东西是反着的,你这边二月三月下种,它是八月九月下种,来年二月开花,是金气这边的东西。三月结角,三月木气开始升的时候,它结果了,说明这时候金气结束了。三月以后你放不了白菜,除非冷库,自己放的全都烂了。所以说吃菘菜,你一定要知道,要是给他弄一副桂枝汤的时候,往上走的,你不能给他吃白菜,你要发汗,你吃白菜,这个不行,你要给开个四逆汤的时候,也不能让人家吃白菜。所以为什么说医圣伊尹是厨师呢,你要知道这个菜怎么吃。?这时候为什么用它呢,因为火出去太过了,往回给你收这个火的时候,我就可以用白菜,所以取了两个白的,一个白萝卜,一个白菜,用乌梅收的是木火,这三个,两个是用金的,一个是用木的。这孩子喝上乌梅三豆汤以后,所有的症状都没了,退烧了,也不咳嗽了,什么都好了。这个就叫地火上冲,他本来是下边的火,一直往上冲,所以他咳嗽,在伤寒论中叫“其气上冲者”,是因为什么冲呢,因为底下寒,把那个气给冲上来了,你看,太阳病发汗,发完了以后,其气上冲,你发了汗以后底下的阳气出去了,没有阳气了,这里边有寒了,寒了以后就得用桂枝。?立夏的时候讲养生,网上的养生文章特别多,都在讲这个时候应该吃什么,其实不对呀,这个时候应该是气如何,你吃什么。无论是每年的这个节气,还是每天,都会变的。当这个气来得不一样的时候,吃的东西得注意了,所以真正的饮食是一门比中医学、中药学还深的学问。?我们过去说医圣是伊尹,亚圣是仲景,因为伊尹没有留下书来,所以大家就把仲景称为医圣,其实真正的医圣是伊尹,伊尹是厨师还是宰相,上医治国,下医治人,你厨师也好,大夫也好,宰相也好,用的都是什么,都是道,道法自然,你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你不法自然怎么讲。?你看今天都闷成这样了,要再给人家补,那是受不了的,对吧,今天还好点,昨天给他补补看看,弄个养阴的,胸中大气必然滞涩。所以这两天闷且燥,一看舌苔薄,甚至无苔,现在有好多舌头红,没有苔的,他要是咳嗽,你就给他做一道萝卜白菜雪梨汤,这个很好啊,既养了阴,又不伤胃。因为你太寒了不行,你用石膏那就相对太寒了,这个时候你用萝卜白菜雪梨,不寒,还能养,所以叫甘淡以养真,甘淡养的是真气。你太猛的养的就不是真气,如果你用的是甘寒,那就是去的邪气,不是养的脏气,你养这个脏气,或者是甘淡,或者是甘微辛、甘微苦,都是甘平这种状态才能养。?立夏的时候按照原则是阳气浮到外边,在人身上,人的地面,有的说是肚脐这个界线,有的说是膈肌这个界线,那你说人的地面是什么呢?应该是中焦这一块,中焦的什么地方是真正的地面,就是中脘,中脘以上是天人,中脘以下是地和人,中间应该是人嘛,天、人、地。立夏以后,你出去逛了一圈,发现好渴啊,咣咣喝冰水,因为上边是热的,这时候下边就凉了,所以夏天你喝了凉的容易拉肚子,冬天喝了凉的反而不容易拉肚子。说哈尔滨那边是冬天吃大冰棍,不拉肚子,你让他夏天吃,可能就会拉肚子,因为下边是寒。人体阳气游行于全身,你上边热了,下边就是寒的。夏这个字,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说,“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就是立假,夏,就是假大空,这挺有意思的,说白了,夏天就是假大空。什么叫立啊,“立,始建也”,气从这个时候开始建立。是谁建的,有想这个问题吗?是天地与阴阳,当天地、阴阳到这个时候达到这个状态的时候,建这个春。?你看,冬至一阳生,至是什么,是一阳来了叫至。立春后是哪一个卦,从十二辟卦里,叫复临泰,泰是地天泰。立春的时候,阳气还没出地面,地气还在上面,底下是乾卦,上面是坤卦,这个时候地面之上看不见阳,下一步这个阳就要出地面了,所以当阳气潜在地下,阴气在上边,达到这个平的时候,开始春天,你在往前走一步就是春天,因为阳气已经出来了,所以这叫建,也叫立,建立它的是天与地。?立夏是天地到什么时候呢,立春、雨水是泰,惊蛰、春分是大壮,清明、谷雨是夬,立夏是乾,立夏的时候地面之上完全是阳,地面之下看不见,也完全是阳。说白了,就是你见到的都是阳,天上有天,就是天上有阳,天空当中弥漫着阳气,这就叫立夏。这个叫假大,外边大而已,里边都是阴。为什么,下边就是小满,没有大满,小满告诉你什么,哦,你只是见到了满,那边是空,这边是满,满完了接着芒种、夏至,阴气就来了,阴气一来,赶紧种,为什么,因为阴开始显现,接下来你要准备干什么,就收尾,等着秋收,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一阴来的时候,就是秋收,你要收,必须先种,你种上以后才能有后边的收。?立夏这个节气,从养生来说,你露了脚脖子,有问题吗? 天空当中都是阳气,你可以露,但早晚不能露,因为早晚的时候阳气不足。在整个节气来说,你是纯阳的,但是从早晚来说呢,其中又有阴阳,这边是升起来的时候阳气弱,那边是降下去的时候阴气强。到了芒种以后呢,穿裤衩、穿背心的还好。但是这个时候不能吃,不能伤于暑气。如果你春天伤于风,夏必飧泻,为什么,飧从字面上叫“夕食”,也有写作“歹食”,其实就是晚上那顿饭,你看写作歹的时候,这是一个横杠,这是一个太阳,太阳到地面以下了这个时候吃饭会干什么,会不消化,所以你拉的东西是那些不消化的,飧泻就是水谷齐下,也就是完谷不化,所以说这人到了夏天拉的都是不消化的,你不用去考虑,那是春伤了风温升发之气。?为什么春天伤了风,夏天就飧泻,风是阳邪,春伤风,风是阳,春天是阳气出来,如果你加上风,是不是阳气出来太多,那到夏天本来下边就该寒了,这时候更寒,对不对,更寒,没有阳怎么化谷,阳化气,阴成形,这都是内经上的。你吃的这个谷物,是阳的还是阴的?对,是阴的,所以得用阳来化。可是你春天伤了风,风主疏泄,阳气飘出去了,等于是更少了。?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为什么,首先说痎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在《说文解字》中是一棵枯萎的草,就是说夏天你伤了暑气,你秋天病这个疟疾,疟肯定是寒热往来,病得使你的人就像枯萎的草一样,可能你会特别瘦,吃不下。为什么,因为夏天你本来就是火气往外散,这时候你又伤于暑气,把你里边的津液也伤了,弄出去了,秋天往回收的时候,好比你本来这个气球能吹这么大,结果你把里面的水弄走了,这么一缩,缩这么小,枯草一根,所以到秋天就是枯草的疟疾,这就叫痎疟。?那秋伤于湿,冬必咳嗽,为什么。秋天是不是收敛的,往回收的时候你伤于湿了,湿是什么,是湿土,土克水,可是你秋天往回收的时候,把湿也收进来了,这时候里边必然憋着一个火,因为只是伤湿,没伤阳气。冬天底下封藏的是什么,是阳气,有个阳气,有个湿邪,就好比我们用火来煮水,而且盖子还封得比较紧,高压锅你用过不,是不是会滋滋响,咳嗽不。?

所以你养生,立夏的时候不能伤阳,这是很严重的,而且不能开泄太过。人身之上部热,下部寒,完了这时候你弄个冰棍吃,这叫夏伤于寒。这个在《伤寒论》上有一段,咱们可以看看,你要能举一反三嘛,“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中暍是什么,好似是中暑,其实不是,是寒把暑热之气压进去了,热在里边,寒水在外,里边的热就鼓动这个水在皮肤下行走,所以你皮肤下就充水。?所以你夏天伤了冷水,就贪凉,吹空调去,这时候是把夏天的热愣压下去了。我现在是喝进去的,不是外边受的,这个时候就不存在把这个热逼进去,而是底下越来越寒,上边越来越热,水隔阳气,阳气不能下去,等到秋天想下去的时候,必然洞泄。?洞泄和飧泄有什么区别,洞就是窟窿洞,这种泄是什么表现,内经上说,“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长夏就接近秋天了,往回一降就开始洞泄,为什么呢?因为到长夏,天气下压的时候,一压上边的热气,迫着底下的寒,寒在下边,可是这热要过这个寒的时候,是不是得穿过去。?

你比如一大块冰,你拿着电焊火去烧这个冰,不是把冰都给化了,而是烧成洞了。洞泄是阴盛内寒所致的泄泻,为什么是洞,其实是当上边的热量下压的时候,你这底下一片寒,我要穿一个孔出去。你洞泄的时候都是水,但是你肛门特别容易疼,红赤痛,这个时候到底是火啊还是湿热?这个热是你上边的热,穿透这一片阴寒,从那个门破出去的。这个时候看着肛门红热,不要去清热,注意这个问题。?现在你要开空调,你想夏月伤于冷水身疼痛,等你一过夏天,身上就会有疼的地方。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夏天多喝姜汤红糖水吧。编辑:行知堂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