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孩子的数感差,做题慢?哪出了问题

 圣龙领主 2023-04-09 发布于重庆

计算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必备功底。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的数学,都离不开计算。但你会发现到四五年级之后,孩子们的计算能力的差距就非常明显了。从四年级开始,很多计算题会要求大家,能简算的要简算。

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年级了,按照四则运算规则来,能计算出正确答案,不过不怎么会用简便计算。这种就是平常老师说的,数感不太好。如果你看他做题,普通会比较慢,正确率相对来说要低一些。

之前我们在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过,看一个小学高年级同学数感怎么样,你让他做几道计算题就能看出端倪。普遍来讲那些数感强的孩子,大多反应比较快,能迅速发现使用哪种简便方法,他们的数学成绩也要比一般的同学要高。

有人说小学阶段有三大玄学:数感、语感和开窍。语感这个和语文英语关系密切一些,一句话读过去,自己就能感觉出有没有毛病。虽然说数学题也需要阅读理解作为基础,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开窍的前提领悟了本质,也不是咱们今天的主题。

我们只讲数感这个听着很玄乎的词。你说我孩子数感差,我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很难三言两语讲清楚。

所谓数感,如果按照大的分类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叫计算,第二个叫数论,第三个叫做数学公式。每一个去展开的话那内容就多了。

我们看一道计算题,数感好的孩子和数感不好的孩子呢?做题速度与效率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计算:0.125×4.3+5.7×1÷8

数感一般小朋友拿到这个题目,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则直接就动笔算了。先用0.125乘4.3,得到的结果是个四位小数,然后再去加后面的5.7除以8的结果(又是个四位小数),最后求出和,对吧?这个方法错了吗?也不能说错,就是计算量大了点,费时费力一点,相对容易出错,检查验算会麻烦一点。只是如果五六年级的学生还这样做,就有点不大合适了。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

如果数感好的孩子,能够马上就看出来这题是可以用简便方法的。其实5.7×1÷8=5.7×0.125,看出来了没有,都有相同的因数0.125,是不是可以提出来?原式就变成:

0.125×4.3+5.7×1÷8

=0.125×4.3+5.7×0.125

=0.125×(4.3+5.7)

=0.125×10

=1.25

当然0.125在他眼中他除了是0.125,它还是1/8。后面的1除以8不也是1/8吗?同样是提公因数,思路是一样的,最后约分化简一下。

大家看结果是不是口算就可以搞定?所以你的孩子如果数感没有问题,那他做这道题目一定是又快又对的,可能只需要普通孩子1/5的时间。

虽然九九乘法表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你会发现,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数感好的同学,计算的优势显而易见的。

在数感不错的孩子眼中,计算题中的1/4这个数就代表着0.25,同样0.25这个数就代表着1/4,都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了。

第二个数感好,叫做数论。

数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一般以研究整数为主。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数论这个词有点陌生。其实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过,相信老师也让大家背过。十进制,满十进一,借一当十,这不就是进制吗?个位上的数字是几就代表几,十位上的数字代表这个数字乘10,同理百位上的数字,所代表的就是这个数字乘100,以此类推,这不就是位值原理吗?还有我们平常说的单数双数,它不就是五年级学的奇偶性吗?这也是数论里的知识点。

数论首先它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研究的是整个算式。比如说一个整数的除法算式,会有余数,这个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里面是包含了余数的对不对,所以带余除法是不是可以通过变形,变成整除的形式?这些是研究式子之间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非常关键:数的整除特征

这是数论的一个非常大的基础。我们常用的一些数的整除判断公式,你知道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吗?学习了数论之后,这些你可以自己去推导。而且你会明白为什么有些整除判断公式,可以用于几个不同的数的整除判断。换句话说,一个数的整除判断有非常多,只不过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可能是最简单好记的那一种而已。

这里就是研究数与数的关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数的性质。包括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就是研究这些东西的。

好,我们看一下这道题和数论有关的题。

从1~1000的自然数中,有且仅有三个因数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以这道题为例,如果说你是没有数论基础的,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什么?如果是学渣,估计直接就放弃了。如果有耐心的同学,能想到的一定是枚举。1000以内,就写写看,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看看。把符合条件的都罗列出来,然后再做个统计,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只不过用这种方法,多久才能做得完?如果这个数再大一些,换成一万或是十万呢?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还有多大?

所以你知道你的时间花到哪去了吧?为什么说数感好的孩子做题又快又正确?原因就在这里。只要有一定的数论基础,学过完全平方数,那你看到三个因数,你马上想到奇数个因数,首先这些数一定是完全平方数。这样我们的范围一下子就缩小很多。接着我们再想一想,所有的完全平方数都是有且仅有三个因数吗?很明显不是。我们随便举一个反例16,它虽然是4的平方,但它的因数个数就不是3个,对不对?那么哪些数符合呢?1的平方不行,2的平方等于4,可以;3的平方等于9也可以,5的平方等于25,这个可以。6的平方等于36不行,7的平方等于49也行,写到这里,质数、合数学得不错的的孩子马上就能反应过来了。哦,只要是质数的完全平方,就一定是有且仅有三个因数。

我们可以估算一下,哪个自然数的平方比1000大,且又最接1000?是不是只要找出,比这个数小的所有质数不就行了吗?这里就不列举了。你轻而易举就把这题搞定了,你速度比别人快了好多,而且正确率还高。

当然数论远不止这些内容,比如求因数个数,一个自然数比较小,比如24,我们找它的因数,可以把它所有的因数枚举出来,但如果它变成了3600这么大的数,你知道它有多少个因数吗?如何快速快速准确地求出来呢?学了基础数论的孩子来说,这个就是个送分题,当然我更希望大家在使用公式前,自己把这个过程也去推导一遍。

这种知识点正向运用的题目太简单,一般很少遇到,但它的逆运用就比较普遍了。比如说让你求一个小于100,且恰好有8个因数的自然数是多少?你会怎么求?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解题思路,大家一起交流。

第三个数感的包含的内容:数学公式。

小学阶段学过很多数学公式,我们要知道它的一般形式。以及它的简单变形。比如说简便计算中运用最多的,乘法分配律及其它的逆运用。

你数学公式一定要知道,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变通,把公式记住。比如说到五六年级之后,就不要还单纯的以为,计算题中的公因数只能是整数,它可以是小数、分数,还有可能是一个算式,总之它们只要是完全一样的,就可以提出来,从而实现简便计算。

你的数感组成部分,其实就是这三块,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三块,决定了你孩子做题的快慢?决定了你孩子的做题方法,和所谓数感好的孩子的做题方法的巧妙程度不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我应该怎么培养,可概括为三个字:练、学、记。

你计算怎么培养?练呗,该练要练,多练。为了简单,高效,先练整数的综合算式的简便计算。四年级就有大量这样的题目,大家不要小瞧整数的简便计算,它也是数的整除、通分、化简、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分数小数混合计算的基础。最直接的数感养成方式,所以说这个重要性相信不用我多说吧?

当然这个练习不是三分钟热度,不在于一天练多少,而在于一个长期的坚持,每天几题就行了。前提一定要保证对,然后再练习速度。练的过程中必要的步骤不能少,这是个习惯问题,也是为做完之后检查作准备,没有正确率一切都是空谈。坚持两个月左右就能明显看到效果。如果这一点点毅力都没有,当我没说过。

整数的计算,也可以用24点速算游戏来练习,在放松的过程中得到进步。这个游戏适合二到六年级的孩子,具体玩法大家可以网上搜索,会有详细的介绍。数感好的三年 级孩子赢六年级孩子一点不奇怪。

第二个叫数论,在课内他大面积的出现在五年级的学习中。

实际上进制、位值原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完全平方数、整除特征,短除模型、因数三定律、不定方程、同余问题、余数的三大性质等等这一系列,就是小学数论的整个系统的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思维的孩子到五年级开始,你会发现他一下子就上来了,为什么?因为之前数论基础的一个系统的积累。

有条件的同学,学习一点数论方面的知识。如果是走竞赛路线的孩子,数论是必备的知识点。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们基础数论专栏。里面的40余篇文章全部都与数论相关,都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加上一些相关的例题,让每一个五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能看得懂。该专栏已经完结,以后还会不定期地往里添加相关文章。

图片

第三点,多记。

比如100以内的质数表。建议大家自己推导一遍。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背一下30以内的数的平方。有人会说这内容太多了吧,其实1~10的平方,我们在背九九乘法表的时候就已经背过了,要背的也不多。个人觉得这个,比某些老师让大家背1~20倍的ππ3.14有用得多。

记一些用得非常多的数的拆分。

比如:1001=7×11×13;1000=125×8;100=25×4;111=3×37。

学习是为了自己,千万不要去迷恋那些所谓的秒杀技巧。好了,方法已经告诉你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由大家自己去完成了,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