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和应用

 天脉聚源 2023-04-09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一、应对姿态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一生有两大目标:求生存和求发展。生命早期的目标是求生存,成年之后的目标是求发展,但大多数人都还在用求生存的模式,来应对求发展的问题。
萨提亚说: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生下来就与父母建立了求生存的关系。我们不能为自己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人听到我们的哭声,并对此有所反应,或者,如果他们总是延迟一段时间才做出反应,那么我们就活不下来。那就是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Satir & Banmen,1982)。
因此,第一阶段让每个人努力维持的关系就是和养育者之间的关系。在生命初期,如果没有养育者提供足够的照顾和喂养,人们就无法存活。在脆弱的幼年,人们懂得了“只有按照别人的说法去做,才能够继续存活下去”,于是就形成了各种求存活的应对姿态。
萨提亚将求存活的应对姿态分为:讨好、打岔、超理智和指责。理解了应对姿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很好地觉察自我、觉察他人。
(一)讨好
讨好的身体姿态:双膝跪地,右手放在心口,另一只手去迎合别人,就像求婚的姿势(图12-1)。行为上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姿态,需要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承受巨大的焦虑。
图片
图12-1 讨好的身体姿态
典型的语言:“这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没事儿,没事儿”、“我想要让你高兴”……这些语言或许是发生在心灵深处,并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也或许交谈中就会经常这么表达。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他们内在对自己的看法。
主要情感:受伤、悲哀、焦虑、无力、被压抑的愤怒。
躯体反应:肠胃疾病,特别是溃疡、腹泻、便秘、呕吐等,极端的讨好会导致人们自我牺牲甚至自我伤害和自杀,这些行为都是用来表达自我价值感的极度匮乏。
资源:有关爱的能力、滋养的、敏感的。
主要应对姿态是讨好的人为了让自己“感觉到重要”,往往放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并依赖他人或外在事物来定义自身。这类人的信念是“要想让自己能够活下去并且保持安宁,唯一的方式就是不顾自己的感受,对所有事情表示顺从”,所以,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极低。
(二)指责
指责的身体姿态:脊背挺直,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身体前倾,一手叉腰,一手用笔直的手指指向他人(图12-2)。
典型语言:“都是你的错!”“你到底要干什么!”“你从来没有做对过,你总是犯错!”……同样,这些语言或许是发生在心灵深处,并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也或许交谈中就会经常这么表达。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他们内在对自己的看法。
主要情感:愤怒、挫败、不信任、害怕、孤单、被压抑的受伤的感觉。
图片
图12-2 指责的身体姿态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快而浅的呼吸、背痛、高血压/卒中、心脏疾病、紧张性头痛等。
资源:敢于争取,有领导才能,有力量。
指责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究其内在经历,指责的人通常感觉很孤单,害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以此保持权威,对他们来说,将低自尊的体验暴露给别人还不如去死。
讨好和指责是最常配对的沟通姿态,在关系中,偏重指责的人通常会和偏重讨好的人走到一起。
(三)超理智
超理智的身体姿态:身体站得笔直,丝毫不动,胳膊交叉抱在胸前,双脚完美地紧贴对齐,一本正经,面无表情(图12-3)。
图片
图12-3 超理智的身体姿态
典型语言:“人一定要有理智,讲逻辑”“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引经据典罗列数据等,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同样,这些语言或许是发生在心灵深处,并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也或许交谈中就会经常这么表达。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他们内在对自己的看法。
主要情感:严厉、冷淡、内心极为敏感、孤单和空虚。
躯体反应:干燥性疾病,包括黏液、淋巴液以及其他分泌液的问题、心脏病等。
资源:聪明、有逻辑、注意细节、有才智。
超理智的聪明和智慧是不一样的,聪明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一种圆融的生命态度。此外,超理智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他们的社会准则是:成熟意味着不去碰触、审视、感受和抒发任何情感。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但依然是有很低的自我价值感。
(四)打岔
打岔的身体姿态:不合时宜的行为、多动或者沉默或者经常打断别人(图12-4)。
图片
图12-4 打岔的身体姿态
典型语言:改变话题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上,讲笑话、言不及义等。
主要情感: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空虚。
躯体反应: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偏头痛、平衡以及协调方面的问题。
资源:幽默、有自发性、创造力、好玩、有弹性。
打岔的人好像永远在重点之外游离,习惯于插嘴和干扰,经常被看作是开心果,也有的打岔形式是逃避,不和任何人交流。在他们的信念体系中,只要他们能够将注意力从任何有压力的话题上转开,就可以生存下去。打岔的人内心很孤独,而且还常被人误解,自我价值感很低。
一般来说,人们对这几种应对姿态都很熟悉,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有时人们会对这些人讨好,对那些人指责,而对另外的人则会超理智或者打岔;还会对同样的人一些时候讨好,另一些时候指责,另一些时候又是打岔或者超理智。判断一个人偏好哪种类型,主要是看他在亲密关系中什么样的姿态居多。
这四种应对姿态是人们自我觉察时非常有效的工具,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对心理学界极具特色的贡献。
图片
二、冰山比喻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冰山比喻观点,与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冰山观点不同,萨提亚用冰山来比喻一个人的完整状态。
水面上很少部分的冰山代表一个人外显的行为、故事,水面以下的绝大部分代表不容易被他人看到,甚至也被自己忽视和压抑的内在世界。如果意识之光能够照亮冰山水下黑暗的部分,人们将会清晰地接触到内在的、真正的自我(self)。
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萨提亚冰山具体层面的内涵。
A,女,中国人,已婚,丈夫是美国人。A婚后才知道丈夫有抑郁症。抑郁症复发时,丈夫的任何事情都需要A来照顾,而在缓解期,丈夫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男人。但是A受不了丈夫抑郁症的反复发作,更受不了丈夫还有药物成瘾的问题。A对丈夫很生气、发脾气,但事后也会后悔。
A和丈夫在国外做过婚姻咨询,A说当时的咨询师建议他们离婚,但丈夫不同意,A自己也无法断然作出离婚的决定。
A的母亲经常歇斯底里发作,对A充满指责并且会打A。A的父亲是一个很温和的人,A喜欢父亲但父亲早逝。A还有两个姐姐,婚姻都不幸福。
下面的内容是案主A的冰山。
(一)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是指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故事及其行为。通过外显的故事和行为,基本上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应对姿态,但有些时候也需要再和案主作交流。所以,应对姿态会在水面上下波动。
在强大的压力下,A对丈夫发脾气,也会偷偷哭泣,最终选择离开丈夫,自己回到中国工作和学习,但是A并没有因为离开了丈夫就能放下这件事情,而是还会经常对丈夫心怀怨念,状态也不好。所以,A的应对姿态表面上看上去是打岔,离开压力情境,但A还是在这件事情上对丈夫诸多怨愤,因此,A的应对姿态以指责为主。
(二)感受层面
感受层面包括感受和对感受的感受两个层面。前者指外在事件所引起的人们内在的情绪体验,后者指对这些情绪体验所作的决定,也可以说对这些情绪体验所产生的情绪。例如,一个人会因为他人的做法而对他人愤怒,但是当愤怒产生后,有的人又会感到自责、内疚,因为在这些人的观念里,对他人愤怒是没有修养的表现,他们不允许自己生气。自责、内疚就是对愤怒这个情绪所作的决定。
A的感受是愤怒、悲伤、无助、害怕、耻辱、羞愧、孤独。A对这些情绪又会产生愤怒的情绪。
(三)观点层面
观点层面是指人们对他人、对事件、对世界的看法,如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等。“子女都应该孝顺父母,和父母生气是不孝的表现”;“父母应该都是能理解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公平的”;等等,这些都是观点的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人观点差异巨大。
A的观点可能包括:如果一个人在丈夫处于低谷的时候离开他,这个人就是自私的、绝情的;一个男人应该是家里的支柱,应该关心家人;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好的婚姻就是非常不幸的;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婚姻都是痛苦的;等等。
当咨询师了解案主的观点以后,可以通过原生家庭系统来探索案主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形成这些观点的过程,往往也是案主存在创伤的点,是咨询师与案主一起工作的内容。
(四)期待层面
期待涉及的是具体的、细节化的内容,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和来自他人对案主期待的内容。
A对自己的期待可能是:我能够不带愧疚地离开我的丈夫;离婚后我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爱我的人。
A对丈夫的期待:我期待丈夫不再有抑郁症,不再药物成瘾;我即便是离开他,他也不要怨恨我。
A对母亲的期待:母亲能够温柔地对待我,多表扬我。
丈夫对A的期待:能够一直陪在我身边,不要抛弃我。
在冰山的探索中,将期待具体化会帮助案主更好地使用冰山和他人有效沟通。如果一个大学生对其父母说“我希望你们能够尊重我”。这个期待往往不容易被父母接收到,因为对尊重的理解每个人不尽相同。如果说“我希望你们不要每天打电话给我,询问我吃饭了没有、有没有去图书馆、GRE准备得怎么样了”,或者说“在我没有向你们提起关于我的学习的时候,请你们也不要主动问”,这样的描述和“我希望你们能够尊重我”相比,后者更能让父母清晰地知道这个大学生想要的是什么。
和案主探索自己的期待和来自他人对案主的期待,能有效促进案主的换位思考,促进案主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任何理论流派都相信,每个人在幼年阶段,都经历过很多未满足的期待。一个生长在严厉苛责的氛围中的孩子,被欣赏、被认可的渴望是很难被满足的,所以,“父母能够夸奖我、鼓励我、表扬我”就成了这个孩子在成年之后未满足的期待,对被夸奖、鼓励、表扬的固着就会慢慢聚集成一个未完成的情结。这个情结在潜意识中驱使这个人在成年之后也要继续寻找能够完成这个情结的情境。如果没有成长,这个人将会卡在这里,这将成为他生命中大的障碍。
(五)渴望层面
渴望是指被爱、被接纳、被认可、被欣赏、被看到、被重视、有意义、自由的和有归属感等。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不管是明星、乞丐还是普通百姓,在渴望层面上人人相同,但又略有侧重点。由于每个人从小经历不同、与生俱来的特质也不同,人们满足内在渴望的途径也会有很大差异。有些孩子非常调皮,他们通过调皮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因为他们渴望被看到、被重视;有些孩子成绩很好、非常有礼貌,因为他们也渴望被看到、被重视。只有透过外在不同的行为看到内在相同的渴望,才是真正的互相理解,才是真正的联结。
例如,A的渴望主要是:被关爱、被欣赏。
(六)自我层面
自我(self)是指灵性、灵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的本质。
self和ego翻译成中文都可以说是“自我”,但是本质上又有很大不同。心理分析大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将ego和self区分得很清晰。在他的心理分析体系中,self被翻译成“自性”,是一个完满、足具、毫不欠缺的原型,而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朝着内在和外在呈现出完满、足具、毫不欠缺的目标前进的。ego的行动准则是self,如果把self比作太阳,那么ego就是围绕着太阳转的地球,ego从self那里获得生命的能量,为self服务。
在生命成长的经历中,self这个部分对ego的指引作用变得越来越弱,ego与self这个生命中充满一切资源、足以面对人类生命中一切挑战的资源失去了联结,ego就“生病”了。所以,案主带着问题来见咨询师,那是ego出了问题,而self依然是足具、完满、毫无欠缺的。案主看到的自己都是ego,是很负面的。但咨询师要看到案主的self,足具完满、毫无欠缺。
A眼中的自我(ego):我是一个是失败的人。咨询师眼中A的自我(self):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有行动力、聪明的、很努力……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咨询中,咨询师要协助案主慢慢和self建立联结,案主的内在就会发生改变,外在的问题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A的冰山见图12-5。
图片
图12-5 A的冰山
三、历程式提问
历程式提问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很重要的技巧,这个技巧可以协助案主扩展自我觉察的范围,促成案主内在的改变。
历程式提问是围绕冰山的各个层面展开的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案主觉察到冰山内部每一层未被意识的内容。如果把冰山比喻为一座房子,冰山的每一层就是不同的房间,而历程式提问打开每一个黑暗房间里灯盏的开关。每一次提问题,就像打开一盏灯,意识之光就会照亮原本黑暗的房间,直至冰山的各个层面都照进意识之光。这时候,案主也会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限制和资源,以促进案主作出更合适的选择。
历程式提问举例:
发生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情绪?(感受层面)
当你有这样情绪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行为、应对姿态)
这个感受让你想到什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呢?(观点)
你希望自己在这件事情中做到什么?你希望别人怎么做?你觉得别人会希望你怎么做呢?(期待层面)
如果他们做了你希望他们做的,那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你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渴望)
你怎么看待你希望他们这么做他们就做了这件事情?这会如何影响到你评价你自己?如果没做,又会怎样影响到你对自己的看法?(自我层面)
什么时候开始,你对自己有这样的看法?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在自我的层面上探索案主过往的创伤)
如果你没有做他们希望你做的,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如果你做了他们希望你做的,你觉得他们会怎么看待你眼中的他们?(对方的冰山)
历程式的提问不止这些,也并不是按照冰山的层次顺序进行,而是可以从感受直接到期待,再从期待到观点,或者从观点直接到渴望等,其核心主旨是更多的针对冰山的下层提问,而不是在故事的层面求细节。
面对主要应对姿态是讨好的案主,可以先从感受层面展开历程式提问,因为讨好为主的案主非常关注感受,对感受最熟悉,先谈感受容易和他们建立关系;指责为主的案主他们最关心的是期待,历程式的提问可以先从期待的层面展开;超理智的案主最熟悉的是观点,历程式的提问可以先从观点展开;对于打岔为主的案主,因为他们很难在冰山的各个层面上停留,和他们建立关系更需要咨询师首先和自己的自我联结,然后在此基础上用艺术的、灵活的方式,带着关爱和案主交流,案主觉得够安全了,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历程式提问传达的不仅仅是咨询师对案主内在状态的好奇、对案主自我觉察的推动,更重要的是传达对案主的关爱和陪伴的意愿,传达对案主全然的信任,信任案主是有资源、有能力为自己的幸福负责任的、足具、完满、毫无欠缺的人。
四、绘制家谱图
如果案主是成年人或者家庭多个成员,萨提亚的咨询师通常会画家谱图。在萨提亚的概念中,家庭概念要跨越祖孙三代,所以,一个完整的家谱图要包括案主的外祖父母和祖父母。家谱图通过展示那些卷入案主早期生活的人,来帮助案主了解过往的和现在的内部以及外部的现实。
家谱图的绘制需要建立在如下信息的基础上:
1.案主父母双方的基本信息
案主父母双方的姓名、生日和出生地、结婚日期、目前的年龄或去世时的年龄、宗教信仰、职业、民族、教育程度、业余爱好。
2.案主对父母主观的看法
对父母每个人至少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他们、父母在压力情境下主要的应对姿态、次要的应对姿态。
3.案主对其他家庭成员信息的补充
家庭里所有的孩子,包括出生后去世的、怀孕了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顺利出生的孩子,然后对出生后存在的孩子针对问题进行简略的提问。
4.根据案主自己的主观体验描绘
父母和祖父母持有的家庭规条、任何家庭模式(如职业、疾病、应对姿态、死亡原因等)、家庭的价值观和信念(如对教育的价值观、对金钱的价值观等)、家庭秘密、家族的主题等。
在画完整的家谱图之前,一般会先涉及案主的基本三角关系,也就是案主、案主的父母三方组成的图。
举例如下(图12-6):
一般来说,咨询师先要了解案主的基本三角关系,然后再去看案主的家谱图。
通过画家谱图,可以帮助案主更全面地理解父母,看到父母的冰山,看到父母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和他们的父母互动的,父母未满足的期待和创伤的体验是什么。这些可以协助案主在人性的层面上和父母相遇,放下或者转化案主对父母未满足的期待,从而使案主的内在得到改变。
家谱图中符号的含义见图12-7。
图片
图12-6 案主、案主父母三方的家谱图
图12-7 家谱图中符号的含义
五、雕塑技术
雕塑技术是通过身体语言来修正人们正在沟通的信息,是一种摆脱语言束缚的工具。萨提亚将这一技术定义为“自我在空间中的非言语运用”。
在雕塑中,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身体语言来展示;力量可以通过垂直位置的不同高度来代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通过他们之间的水平距离来显示。
举例来说,在压力情境下,家庭中父亲的应对姿态是超理智,母亲讨好父亲,儿子打岔,儿子和母亲相对亲近。用雕塑来呈现就是父亲站在椅子上(表现出他的力量),做出超理智的身体姿态,母亲跪下来讨好父亲,儿子站在距离母亲更近一些的位置(表现出和母亲关系更近一些),做出打岔的身体姿态(图12-8)。
雕塑技术外化了我们内心世界的应对过程。身体姿态将那些通常超出人们注意范围的隐蔽信息重新带入到意识过程,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人们很可能否认或投射这些感受和知觉。
图片
图12-8 压力情境下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
举例来说,案主在原生家庭中习得了一个规条:“女人是不可以有愤怒的,更不可以表达出来”。咨询师可以请案主做出愤怒的身体姿势,但是脸上一定要保持微笑,通过这个展示向案主澄清他们内在的矛盾历程。
所以,雕塑技术是安全地外化了人们所知、所想、所感,隐喻性地表达人们内心交互作用的技术。
在前文中提到的维吉尼亚·萨提亚对16岁少女工作的案例中,当家庭中的“黄金宝贝”进入到治疗系统中时,萨提亚女士开始强有力地使用“雕塑”的技巧,她让那位“黄金宝贝”站在椅子上,他的父母朝他摆出崇拜的姿势,且不留一丝关爱的注意力给女儿,女儿远远地站着,没有人注意到她。雕塑见图12-9。
图片
图12-9 案例中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
在一次家庭治疗中,咨询师了解了案主的家庭互动模式后,请家庭成员用身体语言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的画面是父亲站在椅子上,超理智地对待12岁的女儿,母亲和父亲统一战线指责女儿,但父亲和母亲并不是并肩站着,而是分站在两端,女儿在中间低头蹲着,同时双手伸向父母来讨好他们。
当这个画面呈现出来后,咨询中一直处于神游状态的女儿开始慢慢地抽泣。父母也从对女儿不断的抱怨中停了下来,心疼地看着女儿。
请家庭治疗中的每一个人以不同的身体姿态来代表、呈现沟通的信息,这些身体姿势可以充分表达出被一个人否认、压抑的强烈的内心体验,帮助整个系统觉察到每一个人的内在状态,觉察到那些没被意识到的信息,从而创造改变的可能性。
萨提亚治疗模式非常强调系统观,这个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案主的家庭系统、社会系统等大系统,另一个是案主内在的系统。因此不仅仅可以对家庭系统使用雕塑,也可以针对个人做内在特质的雕塑。
如案主G。G很害怕说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所以经常迎合对方,但是每次这么做了之后,G就开始自我贬低、自我攻击。
通过和G的交流,笔者看到G在陌生人面前是有勇气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所以,笔者请G挑选代表她害怕和勇气的东西,案主挑选了两个布偶,一个是趴着的小狗代表“害怕”,一个是大块头的布偶“熊”。笔者请案主托着代表“害怕”的布偶小狗举到与自己的额头齐高,请案主将代表“勇气”的布偶熊放在她的身后。
笔者让案主看到,她其实是有勇气使用这个资源的,只是放在身后不去用它。而本次咨询的目标就定为在害怕没有消失的情况下,如何将勇气带出来。
此外,这一技术还可以形象地雕塑出互动中每个人的内在特质。
如案主C是一个大学生,自述人际关系不满意,没有可以聊得来的朋友。
咨询师发现他只是看到别人表现出来的特点,如“成绩好”“科研能力强”等,却看不到“成绩好”“科研能力强”等这些特点背后的人。接下来咨询师用雕塑呈现了一个画面:
咨询师请C任意挑选四个东西,一个代表他自己,一个代表“成绩好”“科研能力强”的同学,一个代表“成绩好”,一个代表“科研能力强”。他挑选了一个香薰炉代表他自己,一个玻璃瓶代表这个同学,两朵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干花代表“成绩好”和“科研能力强”。
咨询师将代表“成绩好”和“科研能力强”的干花放在代表案主的香薰炉和代表另一个同学的玻璃瓶之间,然后用餐巾纸盖住了那个玻璃瓶。
然后咨询师问他:“听起来,你跟这个同学交往的时候,看到的是'成绩好’'科研能力强’,但是看不到同学这个人。是这样么?”
他想了想说:“是的,所以在他面前我总觉得很自卑。”
咨询师继续问他:“你能看到你自己吗?”
他说:“我只看到我的自卑。也还觉得'成绩好’'科研能力强’有什么了不起!”
咨询师用餐巾纸将代表案主的香薰炉盖了起来,并请他挑选一个东西代表“自卑”,一个代表“轻视”,然后放在代表他自己的香薰炉边上。他挑选的是两个黑黢黢的干瘪的果子。
通过这个雕塑,他看到了互动的不是两个活生生的人,而是自己的自卑、轻视与这个同学的“成绩好”“科研能力强”之间的互动。他也觉察到自己人际关系不太理想的缘由,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觉察。
雕塑技术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也很灵活。再举例说,先请一个家庭成员雕塑出他个人对于家庭关系的知觉(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雕塑技术,外化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的不同知觉,家庭成员也会看到其他成员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些独特性和差异性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产生更深的理解、接纳和开放,可以为其他人带来新的选择),然后请每一个家庭成员表达他们在这个雕塑中的感受。接下来,请其他家庭成员逐一雕塑出他们个人期待的家庭关系(同样体现出独特性和差异性),这个过程将帮助整个家庭从早先功能不良的场景,转化为被家庭成员渴望的、具有支持性的关系系统。
雕塑的技术可以用在角色扮演中,这时雕塑并非是由案主呈现,而是由扮演者(案主的“替身”)呈现出来;也可以用在提升案主的自我体验上,这时则是案主暂时放下言语性的表达,用自己的身体更深入地呈现出当下的内在状态,以此促进案主的体验性和自我觉察。
当然,在使用雕塑技术时,咨询师需要营造一个充满联结、信任和安全的环境,而且,咨询师对当下的情况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并与整个家庭动力系统和个体建立密切的联系。如果咨询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性,雕塑技术对工作系统的转化作用将是巨大的。
六、家庭重塑
家庭重塑是萨提亚女士发展出来的极具治愈性质的技术,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主要的改变手段之一。家庭重塑的目标之一就是给参与者一个机会,来暴露他们僵化的信念、有限的觉察以及误解他人的方式,并透过这个机会来重新看待他们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体验到其他成员接纳、关爱的真实意图。
萨提亚强烈地体会到,应对方式是人在最脆弱的时期(出生到五岁)学会的方法,人在这个阶段最缺乏信息,无法判断自己所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限制性。由于这是最初的学习,而且是在非常脆弱的时期的体验,所以几乎都会铭印在心。但不论在多大年纪,大部分人都能学习新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
家庭重塑的过程首先从引导案主了解自己的家谱图、家庭编年史以及影响轮开始,背景清晰了,才开始进入经典的家庭重塑的阶段。
(一)家庭重塑的步骤
1.雕塑案主的原生家庭
雕塑案主原生家庭的目的是形象地将案主的原生家庭动力外化。雕塑完成之后,询问案主看到这个外化的表达之后有哪些感受、什么样的想法等。
2.雕塑案主父亲和母亲各自的原生家庭
雕塑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对父母的接纳。雕塑完成后,请扮演案主父母角色的成员表达在这个当下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这种分享可能是案主生平第一次经验到的,这会扩展案主对父母觉察的范围,让案主体验到他的父母是怎样成长的,父母的梦想、希望、未满足的期待是什么。这将促进案主更大程度上对父母的接纳。
3.雕塑案主父母的约会、求爱和婚礼的场景
这个过程是让案主清楚看到父母各自的愿望和梦想,案主也会看到父母双方各自带入婚姻的应对模式,以及这个应对模式对他们亲密关系的影响。
这时候,咨询师可以询问案主对早期家庭经历的感受、想法等,这个感受和想法将为接下来重新雕塑案主的原生家庭提供更多洞察。
4.重新雕塑案主的原生家庭
雕塑家庭中,如果案主的原生家庭中有多个孩子,则需要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开始,雕塑每一个孩子出生后的家庭动力变化。这个过程会清晰地呈现出案主如何形成自己的应对姿态和生存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可以请案主回忆并塑造一个创伤性的场景或重要经历,并从每一位扮演者那里收集他们对此场景的评论,这是促进案主觉察的机会。然后对案主提供的场景或经历做工作。
咨询师还可以请案主充分表达在这个创伤性历程中的情绪感受,可以夸张性地、戏剧性地表达。咨询师帮助案主在这个当下,利用已有的资源,重新选择新的策略来面对这个创伤体验中的人或事。
在重塑的最后部分,咨询师引导案主做到以下几点:
(1) 案主用语言表达出任何未被满足的期待和渴望。
(2) 描述对这个未满足的期待和渴望的感受。
(3) 案主对父母分别表达他所看到的父母的能力和限制,由此接纳父母,和父母重新建立新的联结。
(4) 在更高水平上,更接纳自身的人格特点,也更接纳父母的人格特点。
(5) 接纳自己和父母的相似性以及差异性。
(6) 接纳父母作为普通人竭尽所能的努力。
(7) 带着高自尊更接纳自己,并向父母分享对自己的接纳,让父母知道,案主已经放下了过去对父母的期望。
5.结束
结束意味着角色扮演者去角色,并让每一位扮演者分享他们的体验,可以是对角色的感受,也可以是扮演者在重塑过程中激发的私人经历。没有扮演任务的成员也可以分享整个过程带给他们的影响和体验。一般来说,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分享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分享内在被触动的部分,也就是分享自己的所想、所感;分享对案主内在过程的观察和假设;关注咨询师对整个重塑的加工过程。
(二)家庭重塑技术的基本目标
一般来说,家庭重塑技术有三个基本目标:
1.向人们解释在他们过去学习中蕴藏了哪些资源
在重塑的过程中,案主得到了一个机会重新建构自己过去生命中的迷惑,解开这个迷惑。
案主Q,在其3岁时有一次记忆:当时妈妈很生气,只管自己上楼还对着Q大声吼叫:“如果你再这么讨厌我就不要你了”。
在重塑的过程中,Q重新照看到这个3岁的孩子在当时被抛弃、被忽视的恐惧,也会重新照看到“妈妈”当时内在的状态是如何导致她说出这样的话,并看到3岁的孩子在那个当下发展出来的、到现在已经能够帮助他的能力——坚强、努力。当Q离开记忆中的场景时,她将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过往的记忆,看清她对过往记忆的直觉“我是个令人讨厌的人”是错误的。
2.协助案主认识父母的人格
在养育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区别体现在角色分工上,而角色分工中的确会有不平等。在压力情境中,人们又往往容易忽视价值上平等的内涵,用角色分工赋予的权力对待他人。
父母角色相对子女角色来说是更有权力的一方,这让年幼的子女容易错误看待父母角色——要么是比生命还伟大的英雄,要么是懦弱的可怜虫;或者将父母一方看作恶魔,另一方看作圣人。家庭重塑帮助案主重新认识父母的内在状态,看到他们也是普通人,从而收回对父母的高期待。
案主H,男性,35岁,重度抑郁、经常哭泣。对H成长历程的探索发现,H的父亲脾气非常暴躁,在H婴儿时,如果H哭泣,父亲就会对他发怒,大喊大叫。
在重塑的过程中,扮演H父亲的成员也有机会说出父亲的内心体验:当他(H的父亲)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一天到晚为了生计在外奔波,而且他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和妹妹。他感觉不到任何支持,心里充满了焦虑,当他想要向自己的父亲(H的祖父)寻求帮助的时候。扮演H祖父的成员说“我太忙了,我没有任何精力照顾小孩,小孩子最好也别来烦我,我要为了家庭生计尽可能多地工作,多赚钱”。H看到父亲学会了压抑和隐藏自己的情绪。
然后H向父亲的扮演者表达:当我很小的时候,我是如此害怕你,你的脾气总是很不好,而那些琐碎的事情又是那么容易让你烦恼。你总是带着糟糕的情绪从工作地点回到家里,我无法告诉你我的感受和心情,因为如果我哭出来,你就会叫我爱哭鬼,所以我不会那么做。
然后H也能够理解他自己对待孩子的反应,并开始允许自己的孩子哭泣……
3.为探寻自己的人格铺设道路
在重塑过程中,案主会打开尘封已久的内在宝藏盒,看到案主没有觉察到的诸多资源,并学习使用这些资源。这将丰富案主的生命体验,从而准备好自己,彰显出完满、足具、毫不欠缺的内在自我。
(三)家庭重塑技术的发展
在萨提亚生命的最后5年里,她创造出了一套经典家庭重塑技术的简化版,这一版本被称为“关键影响重塑技术”,它通过聚焦于案主感到自己深陷其中的一两个议题,从而带来案主内在的转化,其中议题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1.重要他人的突然死亡。
2.创伤、暴力或悲剧性的体验。
3.暴怒和被压抑的愤怒。
4.令人恐惧的幻想。
5.在当前根据新的应对模式作出的决定。
总之,这个简化版所需时间更短,也更简单,更加强调转化的过程。
此外,关于家庭重塑技术的详细介绍,可以在维吉尼亚·萨提亚等著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第九章获得更多内容。
其他技术:
萨提亚家庭治疗还有诸多技术,如萨提亚冥想、个性舞会、自我环、天气报告、说真话训练、家庭生活编年史、影响力车轮等。这些技术都极具创造性,也都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促进案主发生转化的有效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