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感悟之27-28章

 以仁通志 2023-04-10 发布于陕西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翻译:

伟大啊!圣人所展现的理想!充实啊,发展养育万物,高尚的程度抵达了天。从容有余而博大啊,礼节仪式多达三百种,动作威仪多达三千种,都要等待圣人出现才可以施行。所以说:“如果不是至高的德行,至高的理想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因此,君子尊崇天生的本性并且努力请教学习;追求广博宏大的领域并且详察精细微妙的部分;领悟最高明的境界并且实践中庸平常的道理;温习旧有的学问并且了解新颖的观点;敦厚自己的言行并且由此推崇礼仪的价值。因此之故,君子居上位不会骄傲,处下位不会背叛。国家上轨道,他的言论足以让自己升上高位;国家不上轨道,他的沉默足以让自己得到宽待。《诗经》说:既明理又有智慧,如此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所说的就是这样啊。

感悟:

1、 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君子既要领悟天命并尊崇它,也要明白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会犯错误,因此需要时刻警醒和察觉,通过自我教育和他人的教育来修正自己。

2、 致广大而尽精微:君子既要有广大的视野,还要能看见眼前的细节,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3、 极高明而道中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拥有多么高明的见解,人都活在七情六欲的世俗生活中,要融入生活,说平常又合适的话,做平常又合适的事,这才是真正的高明。

第二十八章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做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以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翻译:

孔子说:“愚笨而喜欢采用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卑贱而喜欢独断专行,活在今天的社会却要回归古代的法则,像这样的人,灾祸一定会降到他身上。”不具备天子的身份,就不要拟议礼仪,不要制定数度,不要考核文字。现在天下的情况是:车子行走同样的轨道,书写形成同样的文字,行为依循同样的规范。就算拥有天子的地位,但没有相称的德行,是不敢制礼作乐的;就算拥有至高的德行,但没有天子的地位,也是不敢制礼作乐的。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仪,但杞国的文献不足以用来验证;我学习商朝的礼仪,还有宋国的资料可以参考;我学习周朝的礼仪,这是今天正在施行的,所以我跟随周朝的礼仪。

感悟:

愚笨而喜欢采用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必然招致失败,自然会有灾祸;卑贱而喜欢独断专行,不会得到他人的支持,也是会失败的,灾祸随之而来;活在今天的社会却想着回归古代的法则,意味着不能与时俱进,必然会被淘汰。正确的做法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把所有人当作自己的老师,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偏见,就能尽可能的少犯错误;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如果人微言轻,就不要有什么主张,避免自取其辱;还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与时俱进,而不是因循守旧,这样才能在任何时间都活的自在、舒适。

德不配位会失败,为什么呢?因为德行不够,就会做出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事情,常常胡乱作为,他的位置越高,越容易失败,危害越大。

位不配德也会失败,为什么呢?因为不在那个位置,即使是对的,也没有人愿意相信和听从,会被当作笑话或怀疑别有用心,招致失败。

因此,人要不断的提升能力和德行,同时记住:在什么位置就做该做的事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