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奥数教学是个良心活

 圣龙领主 2023-04-13 发布于河北

早上看到一道几何好题,用方程可以“硬算”,但却失去了一个难得的训练几何想象力的机会,瞬间就少了乐趣。

现在我越发对“赶进度式”学数学(奥数)感到担忧。说实话,真不适合绝大多数娃。拿到一道好的奥数题,家长尤其是老师,一定要多问问自己:

这么有趣的素材,如何训练才让思维发生得更多一些? 

而不是做出个答案,就赶紧换个主题继续刷。或者说要分阶段,在孩子还没有浓厚的数学兴趣之前,没有基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之前,不要太赶进度,会比较好点。

发现结论并不能说明已经具备运用结论的思维能力,还需进行锻炼使其逐步形成。况且很多结论是被告知的。孩子就是拿来套题而已,遇到变式题或综合性题不懵才怪。

比如说通过鸡兔同笼学“假设法”,学生难理解的地方在哪里?多次实践发现,学生第一次猜好后,接下来的调整有差异。低级水平:猜好后,不做分析,没有方向的再任意猜一个;中级水平:猜好后,进行分析,明确接下来鸡、兔的增减方向,再猜;高级水平:猜好后,进行分析,明确接下来鸡、兔的增减方向,根据脚的数量关系,一次性调整到位。

这里,高级水平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假设法”的做法。由此可见,第一次猜好后,“如何调整”是学生难理解的地方。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就四年级学生而言,解“鸡兔同笼”方法的本质可以理解为“猜——调整”,重点是“没猜对——怎么调整”,难点是“能不能一次调整到位”。这是一种朴实的方法,也是一种通用的方法。

但你会发现有些孩子也能一步调整到位,不过他们靠是是记住了解题步骤。无非是“腿数差距➗2”。如果真的换了变式题目,还能有效地运用假设法吗?那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好了。

现实情况确实如此,很多孩子由于有大量培训经验,或者前期家长赶进度带娃刷了很多题。但极容易浪费了这些经典题目

这些知道(准确说是记住了)解法步骤的娃,一上来就是“假设全部是鸡(兔)......”,能比较迅速地解出答案。但题目条件稍加修改,就不知动笔了。

打个比方:想起国人上世纪末品尝西餐,程序和用餐方法总是第一大困扰也是第一大关注问题,脑子里盘旋的都是刀叉之影,无论到哪吃的也千篇一律的都是糠面包和半熟牛排。至于美食之味,都在初尝西餐的惶恐下强行概念化了。给我留下终生的印象:西餐程序繁琐,味道真不咋地。   

这就是囫囵吞枣只会做题的危害。遇到变式题就好比下面视频里的反应……


《鸡兔同笼》有十几种经典解法,我们可以从中选择适合孩子训练的思路进行训练,不同的思路对比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思维冲击。但每一种思路的引导都不应该将重点落在解题程序教学,而应针对孩子的能力有更深远的落点。

'假设全部是鸡(或兔)'假设的是数量中的极值,当然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效假设,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假设法”的教学核心并不在此。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比较数量的能力,教会孩子调整数量的能力。放眼长远,这种能力的训练更加长效有利。                

有人会说,假设全部是鸡或兔多简单,干嘛一定要假设20只鸡和15只兔?当然!极端数量的思考有时候是最简便的,这里一点都不排斥这个最好的数量假设。

只是为了让你看清楚假设法假设成任何一个合理数据都是能算的,核心在比较和调整两个事情上。而且有时候”假设全部是鸡(兔)'并不一定好使!


昨天,我们在数学群里讨论一道盈亏题。(朵爸数学群再次开放申请入口,2.15-17号三天窗口期,请加朵爸微信回复“入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天聊聊《盈亏问题》的教学策略。方老师说的很好。从专业的认知和教学理念出发,整个授课过程(不是解题辅导,是带有数学思考的上课!!!)分为导入感知、揭题学习、小结提炼、拓展转化、归纳总结、课后探究六个环节。

一、导入感知例

1.一位老师给学生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9粒,如果每人分5粒正好分完,问:有多少位学生?共多少粒糖果?

首先是带领孩子条件呈现:
每人4粒  多9粒                        
每人5粒  正好

思考:第一次的多9粒,在第二次中为何不见了?

学生:因为每人多分了1粒,把这9粒给分掉了。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有9÷(5-4)=9(人)

思考:那么一共有多少粒糖果呢?

学生:4×9+9=45(梨)或者5×9=45(粒) 

例2.一位老师给学生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9粒,如果每人分3粒,还多18粒,问:有多少位学生?共多少粒糖果?

思考:这个题目和上一题有何相同和不同?

学生:例1中第二次是分得正好,例2中,第二次是分的有多余。

思考:能不能转化成第1个条件?有什么办法?

学生:18粒拿出9粒再分,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增加1粒。也就是说学生有(18-9)÷(4-3)=9(人)。一共有9×3+18=45(粒) 

例3.一位老师给学生分糖果,如果每人分5粒就正好,如果每人分6粒,就少9粒,问:有多少位学生?共多少粒糖果?

思考:为什么会少9粒?

学生:因为每人多分了1粒,所以就少了9粒。那么学生就有9÷(6-5)=9(人)。9×5=45(粒)。 

例4.一位老师给学生分糖果,如果每人分6粒,就少9粒;如果每人分8粒就少27粒。问:有多少位学生?共多少粒糖果?

思考:这个题目和前三题有何不同和相同。学生:题目都是在讲平均分,不同的是现在两个结果都是少了。

思考:那么我们要从哪里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找到最后结果变化的原因。

学生:最后少的部分增加了18粒,原因是每人多分了2粒。所以学生人数是(27-9)÷(8-6)=9(人);一共有6×9-9=45(粒)

小结:解决问题我们理清条件和问题,要能找到变化的原因,落实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这儿,我们是不讲盈亏问题的计算模型公式的,重在分析与理解!    

二、揭题学习

例5.一位老师给学生分糖果,如果每人分6粒,就少9粒;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9粒。问:有多少位学生?共多少粒糖果?

思考:这题和上面几题有何不同?(这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这题的两次分发,一次有多一次有少,而刚才的分发,两次分的结果要么都多,要么多少,要么其中一次是正好的。思考:能不能调整一下设置,让题目变成已经学过的例题?

学生:我们假如在总数中多给9粒。那么题目就变成了如下这个叙述:增加9粒糖果后,一位老师给学生分糖果,如果每人分6粒,就正好;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18粒。问:有多少位学生?共多少粒糖果?列式:(9+9)÷(6-4)=9(人)一共有糖果9×4+9=45(粒)或者6×9-9=45(粒)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这种类型在数学上叫“盈亏问题”(盈就是多,亏就是少。)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假设转化成我们能够理解的简单类型,降低题目的难度,这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个策略。

在这儿我还是不希望给孩子归纳什么计算公式,这个公式我想应该是在练习或者有些数量的积累后,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当然这样的解题成效可能会降低点。

但背了公式去套用,就算题目做对了,那又有何用处?起到了学习数学开拓思维的目的了吗?有没有体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习境界?

欲速则不达!包治百病的一定假药,立竿见影的十有八九是毒药!教学的方法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擦亮眼睛!

学校的课堂教学讲究慢慢感悟,增强体验,水到渠成的完成概念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能达到深刻理解的并有希望进行后续的发展应用,也就是科学训练,潜力巨大。

另一种就是短平快的有原理讲解,但是缺少体验时间。有作用,如果能配合兴趣,那就能有大收获,如果没有兴趣,那就和灌输填鸭式套路教学实际成效差不多。(所以一定不要跟疯式学奥数)

这样教的优点在于的学生的基本功还是扎实的,能不能举一反三就看自己造化,至少老师没有把后续发展的路给堵死,而且是给打开了一扇窗。当自己想继续发展时,上升的空间是有的。

最差的就是那种只讲方法,不讲原理。记住,会做题就行。它只有应试的短期成效,试卷一灵活当然也是死定的。这是目前培训市场的主流!

因为总体来说是没有好的师资,准入门槛太低!培训者对体系不熟悉,对教材编排意图不理解,对育人目标和方法几乎空白,只剩下解题!最后师生都成为题目的奴隶!教学真的是个良心活,家长起码要明白什么样的课外辅导是有害的。别花了钱还坑了自家的娃。

===================

爸数学群再次开放申请入口,2.15-17号三天窗口期,请加朵爸微信duoba176,回复“入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