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李严书

 zqbxi 2023-04-13 发布于江西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2]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3]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4]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5]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6]

        校注

        [1]本文大约写于建兴四年(226),当时李严劝诸葛亮受九锡,并且称王,诸葛亮写信拒绝了这一建议,充分反映了诸葛亮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高贵品德。

        [2]可不复相解:却不能够进一步地相互理解。复,又,再。解,明白,知道。

        [3]诲以光国:教导后主刘禅以完成光复汉朝的大业。《三国志·蜀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云:“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诲,教导,训诲。《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论语·述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光国,光复蜀汉。戒之以勿拘之道:这里指不要太放肆。勿拘,不拘束。是以未得默已:这里是诸葛亮对李严妄言称王之事的婉言批评。是以未得默已,《诸葛孔明全集》作“是以未得默己”。

        [4]下士:下愚之人。《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人臣:臣子。《荀子·王霸》:“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5]方宠齐、晋:享受国家中最高的荣耀。坐贵自大:自高自大。

        [6]帝还故居:指光复东汉的首都洛阳。十命:这里是相对九锡来说的。九:指九锡。传说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诏,有“乃加九锡”语,为九锡见于书面的最早出处。九锡名目大同小异,排列前后次序也不一样。汉末献帝赐曹操九锡,采用《礼纬》说,历代相袭沿用。前汉王莽阴谋建立新王朝前,先加九锡,后来魏晋南北朝掌政大臣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前,都加九锡,成为例行公事。

     附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人物生平

李严年轻时为郡中专职吏员,以才干知名。荆州牧刘表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曹操进入荆州时,李严正为秭归县令,于是西往奔蜀,刘璋用他为成都县令,又获得能干的名声。

公元213(建安十八年),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到达资中县。当时刘备在汉中,李严不待另外发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李严成为汉中王劝进表的11位领衔人物之一。

在犍为太守上,表现出其优秀治政能力: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李严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在任期间大盖房舍满足一己之私,曾因迁移郡治官邸一事与持反对态度的郡功曹杨洪争执,杨洪一气之下主动辞职引退。都督江州后,又与属下牙门将王冲发生摩擦,王冲自知为李严所疾恨,惧怕因此被诬陷罪名而叛逃降魏。李严自视甚高,护军辅匡等年龄与地位与李严差不多,但李严却不愿主动与他们来往。

公元222(章武二年),刘备伐吴败回,征召李严进永安宫,任命他为尚书令。公元223(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公元223(建兴元年),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公元226(建兴四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发兵伐魏,于是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却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没有答应。此前又曾劝诸葛亮应该受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被诸葛亮加以驳斥。二人由此不睦,逐渐貌合影离。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出使东吴前,私下里对诸葛亮说"李正方腹中有鳞甲",暗示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诸葛亮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认为自己与李严还是可以相忍为国、并肩合作的。

公元230(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进逼汉中,为加强汉中防务,遂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诸葛亮知其意,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李严改名为李平。

公元231(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李平负责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

李严听说军队已撤退,于是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用意在于解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他又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

于是诸葛亮上奏弹劾李严说:"自从先帝驾崩,李平的心思全想着家庭,尚且搞些小恩小惠,只想平稳处世求名,全不顾国家大事。为臣北往出兵,希望让他带兵前往镇守汉中,李严再三借口推辞,并无前来汉中之意,反而想把五郡连并起来,自己作巴州刺史。去年为臣打算西征,想让李严主管镇守汉中,李严却说司马懿等在那边开府召聘人士作大官。为臣心里明白李平鄙陋心理,是想借我临行之机逼我给他一些利益,于是为臣上表奏任他的儿子李丰主管江州事宜,给他如此的破格待遇,本想解决一时的急务。李严上任后,为臣将大小事权全部委付于他,朝廷上下都奇怪我为什么这样的厚待李严。正是因为国家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与其揭批李严之短处,不如对他褒扬鼓励。只是认为李严本性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些荣誉、利益而已,哪料到他竟然存有颠倒是非之心,以致如此。如果这种人和事任其存在下去,必将导致国家的祸败。这是为臣愚暗,说多了徒增愧咎之情。"于是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郡。

公元234(建兴十二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于是发病而死。李严生前常企望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考虑除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愤发病。李严之子李丰官至朱提太守。

个人贡献

据《水经注》记载,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214年-222年), 还重新修筑了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门"枢纽工程,使其能连接江的两岸。 东汉晚期,战乱颇繁,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李严上任后,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生产建设是有功绩的。李严的这次水利整治工程影响后世,以致于后来南宋时期的赐进士出身、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传认为 "眉州通济堰,建安间创始",把功劳记在了李严当时的盛举上。

历史评价

诸葛亮:"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

陈寿:"都护李严性自矜高。""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陈震:"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常璩:"其太守,汉兴以来,鲜后显者。"

杨戏:"正方受遗,豫闻后纲,不陈不佥。造此异端,斥逐当时,任业以丧。"

《江表传》:"严少为郡职吏,用性深刻,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

余名侠:"完全是一个奸诈自私、阴险残忍、不以国事为重的恶劣分子。"该评论是根据《三国志·李严传》中记载的李严主动要求分地建立巴州,并且自己当巴州刺史以及怂恿诸葛亮"宜受九锡,进阶称王"这两件事做出的评论。

一代廉相诸葛亮

  

  有一位伟人,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有一位伟人,只要提到他的字“孔明”,别号“卧龙”,人们就决不会想到其他任何人。 

  他,就是三国时期的蜀汉贤相诸葛亮(181-234)。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27岁(虚岁)出山辅佐刘备,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作为蜀汉丞相,他高瞻远瞩,勤政务实,励精图治,清正廉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综观其功业建树和人格道德,无疑为三国时期第一人。他不仅是公认的一代贤相,而且是公认的一代廉相。 

  一、廉洁奉公,以身作则 

  章武三年(223),刘备逝世后,诸葛亮以丞相之尊,托孤之重,辅佐后主刘禅,“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达到了权力的高峰。怎样才能统领群僚,治国理民?他牢记孔子的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为此,他把正身律己,率先垂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可以说,诸葛亮的廉政思想和实践,在其辅佐刘禅的12年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1 率先垂范,俭以养德 

  诸葛亮在其广为传诵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说:君子的行为,是以潜心专一的精神来修身,以俭朴的生活来培养高尚的品德。他不仅大力提倡俭以养德,而且言行一致,率先垂范,长期坚持俭朴的生活,以此激励和带动文武百官。 

  建兴三年(225),他亲率大军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饭)。”(《后出师表》)盛夏时节,在地域广阔、地形复杂、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多样的南中地区,他孜孜致力于蜀汉大后方的安定,真是备尝艰辛。 

  建兴六年至十二年(228-234),他几度北伐,“夙兴夜寐……所啖食不至数升(每天的饭量不到1斤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为了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他在漫漫征途上殚精竭虑,菲衣恶食,真是奋不顾身。 

  俭朴是一种品格,一种生活态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物质条件下,俭朴的具体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然而,在任何历史阶段、任何物质条件下,俭朴都意味着节俭,拒绝浪费,反对奢华。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俭以养德。 

  与诸葛亮一起接受托孤,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中都护李严,曾经写信给诸葛亮,劝他接受“九锡”,进爵称王,企图借机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好处。诸葛亮断然拒绝道:“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答李严书》) 

  裴松之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引《袁子》云:“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在数千年封建社会史上,能享有如此高的威望,达到如此境界者,极为罕见。这与诸葛亮率先垂范,俭以养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 勤政务实,安民为本 

  诸葛亮的廉洁,在律己上表现为俭以养德,在治国上则表现为勤政务实,安民为本。他明确提出:“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又称蒋琬》)因此,他十分爱惜民力,各种治国措施都贯穿务实精神,坚决不搞华而不实、徒耗人力物力财力的花架子。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严格控制宫城、陵墓的规模和皇室的开支。历代王朝,都把宫城的修造、陵墓的营建视为头等大事。三国时期,魏、吴两国皇帝都曾大规模地扩建宫城,营建陵墓。而在诸葛亮执政的蜀汉,宫城是三国中最小的,而且多年没有扩建;刘备的陵墓“惠陵”,则是历代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小者之一。对于后主刘禅,诸葛亮一再提醒他“亲贤臣,远小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与魏、吴两国皇帝相比,刘禅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都基本上能守君道,很少外出田猎游玩,更没有肆意挥霍享乐,这表明诸葛亮对他的教育和约束是有效的。 

  其二,努力发展经济,安定民生。建兴元年(223)刘禅即位后,诸葛亮一方面与孙吴恢复同盟关系,迅速摆脱了一度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重新形成共同抗曹的战略格局;另一方面则“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大力恢复因荆州之失和夷陵之败而严重亏损的国力。此后,他始终把发展经济,安定民生置于极端重要的地位。为此,他在兴修水利、提高盐铁生产技术、扩大蜀锦生产规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例如,为了维护中外闻名的都江堰,诸葛亮设置了专门的“堰官”,并征调一支1200人的队伍,常年负责疏通河道,修筑堤坝,形成定制。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之所以能够长期滋润天府沃野,开创者李冰父子居功至伟,维护者诸葛亮也功不可没。 

  其三,南征北战,见机而作,量力而行。南征北战,是诸葛亮执政期间最引人注目的举措,后人对此时有訾议。其实,南征是为了稳定蜀汉的大后方,北伐则是为了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都是非做不可的头等大事。但是,无论是南征还是北伐,诸葛亮都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见机而作,量力而行,从来没有只顾一厢情愿,盲动蛮干,浪费民力。请看:刘禅即位后,经过两年的恢复经济,建兴三年(225)三月,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由于他坚持“攻心为上”的正确方针,战术运用得当,避免强攻硬打,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经过两年的休整,建兴五年(227)春,上《出师表》,北驻汉中,伺机伐魏。又经过一年的准备,建兴六年(228)春才首次北伐。这年十二月,因曹魏在石亭之战中被孙吴名将陆逊打败,损失惨重,诸葛亮趁机第二次北伐,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粮尽而还。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攻取武都、阴平二郡,改善了蜀汉西北方的战略态势。此后,又经过两年的休整,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屡次击败司马懿等,后因粮尽退兵。此后,诸葛亮“休士劝农”达三年之久,直到建兴十二年(234)春才第五次北伐;而且“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上述这一切,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正因为诸葛亮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又勤政务实,安民为本,其军政决策得到民众的衷心拥护,“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诸葛亮传》注引《袁子》),从而形成“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陈寿《表上诸葛氏集目录》)的良好社会风气。 

  3 自报家产,青史第一 

  诸葛亮逝世前,曾经上表后主:“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集・临终遗表》)可以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主动自报家产的丞相。这份家产,仅相当于当时的一般地主;除此之外,他没有从事任何经营活动,没有谋取其他收入。直到他去世,“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而后来清点财产的结果,“如其所言”。对于一国丞相而言,真是极为难得。 

  应该说明的是,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收入是不低的。汉代丞相秩万石,月俸谷360斛(1斛等于10斗,相当于1石),钱6万;蜀汉承汉制,但疆域仅为东汉十三州之一,官员俸禄不详,至少不会太低。此外,诸葛亮得到的赏赐也不少。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平定益州,“赐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诸葛亮在《答李严书》中也说自己“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俸禄和赏赐这么多,家产却这么少,原因何在?这是因为,诸葛亮把自己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赏赐有功将士。他提倡“将不可吝”,指出:“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土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诸葛亮集'将苑》)这充分体现了他公忠体国的优秀品格,也是对古代良将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带兵传统的发扬光大。 

  战国时,齐国名将穰苴,受命出征之际,“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因而深得军心,“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接连击败晋军、燕军,收复失地(《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另一位战国名将,赵国的赵奢,善待将士,体恤部属,“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因而上下一心,击败秦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号称“飞将军”。他为人清廉,与士卒同甘共苦,“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士以此爱乐为用。”(《史记・李将军列传》) 

  东汉开国功臣之一祭遵,官至征虏将军,封颍阳侯。他战功卓著而不居功,“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后汉书・祭遵传》) 

  诸葛亮大力弘扬前代名将的优良传统,不仅不贪财,不敛财,而且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用于治国治军,因而能够坦然自报家产,堪称青史第一。 

  4 实行薄葬,正气长存 

  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积劳成疾,溘然长逝。临终前,“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的墓,只相当于一般百姓。即使在普遍薄葬的时代,也是最俭朴的。若与当时某些显赫的大臣相比,则反差极大。例如,官至孙吴左大司马的名将朱然,其墓葬于1984年发掘,墓室外侧8.7米,宽3.54米,规模虽然比不上后世许多大官僚,但比诸葛亮墓大得多;墓内共出土青瓷器、漆木器、铜器、陶器等文物140多件,铜钱6000多枚,也是“不须器物”的诸葛亮墓远远无法比拟的。 

  尽管诸葛亮的墓显得似乎过于“寒酸”,但他的浩然正气,却如同那苍翠的青山,与日月同辉,永不泯灭。 

  5 严教子侄,清廉传家 

  诸葛亮不仅以清正廉洁激励带动百官,而且以此严格教育子侄,把清廉作为传家之宝。 

  在《诫外甥书》中,他提出了“志当存高远”的名言,要求后辈树立远大志向,“慕先贤,绝情欲”,不为物欲所累,不为贪念所牵,从而培养高尚情操。 

  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另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经《三国演义》化用为“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更加深入人心。 

  对于一个正直的政治家来说,清廉是应有的品格,但还不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最后归宿。有了远大的志向,高尚的情操,就应该报效国家,造福社会。诸葛亮以此要求子侄,子侄们努力付诸实践,作出了无愧于父辈的业绩。 

  由于诸葛亮婚后迟迟没有子嗣,便与长兄诸葛瑾商量,要求将其次子诸葛乔过继给自己;诸葛瑾征得孙权同意,让诸葛乔来到蜀汉。诸葛亮以诸葛乔为嫡长子,并将其字由“仲慎”改为“伯松”,对其十分钟爱。然而,诸葛亮并不是让诸葛乔在丞相府中养尊处优,而是将他任命为驸马都尉,随自己进驻汉中。在给诸葛瑾的信中,诸葛亮写道:“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在风餐露宿的艰苦劳作中,诸葛乔染上疾病,竟于建兴六年(228)逝世,年仅25岁(虚岁)! 

  在诸葛乔逝世前一年(227),诸葛瞻出生。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给诸葛瑾写信道:“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就在这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前线。此后,诸葛瞻在刘禅的关照和民众的爱护下,一直顺利成长。尽管他的文才武略远远无法望父亲之项背,却继承了父亲的忠贞品格和清廉之风。当邓艾偷度阴平,蜀汉面临亡国危局时,他率兵抵御,不幸战败,断然拒绝邓艾的诱降,慷慨赴敌,以死殉国,时年37岁。其长子诸葛尚也一起战死,在蜀汉历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诸葛亮子孙皆英烈,一门尽忠贞。清廉家风,代代相传。 

  诸葛亮逝世后,各地民众纷纷要求为之立庙;朝廷因礼秩而不听,于是“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泰始十年(274)编成《诸葛亮集》后上给晋武帝的表文所言:“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诸葛亮受到蜀汉人民历久不衰的深切怀念,有力地表明他高尚的人格、廉洁的风范具有多么强的感召力。真是遗爱百代,彪炳千秋! 

  二、举贤任能,廉风蔚然 

  诸葛亮深知:“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措第七》)他不仅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而且重视表彰忠直为国、清正廉洁的同僚,培养德才兼备、品格高尚的官员,从而使清正廉洁蔚然成风。 

  董和,诸葛亮最看重的同僚,曾为刘璋的益州太守,后被刘备任命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他不仅为人坦诚,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