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全国美展被画家逆淘汰的现象?

 llljjgg 2023-04-13 发布于北京

谢邀!欢迎来到于秋水工作室,一起聊聊有关艺术的话题,提出如何看待全国美展被画家逆淘汰的现象。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追求艺术西化的文化艺术教育机构工作者,解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和误导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结果。对于追求艺术全盘西化发展方向者,嫌弃还有些间接西化,炒作西化创新口号,已经照搬西方传统文化和抄袭现当代艺术,直接与西方国家的所谓世界文化艺术舞台接轨,参加以西方架下现当代艺术展览作为当代艺术新思潮时尚,而对于追求艺术中国化发展方向者,这样艺术创新发展现状的“假大空”式不中不西形式主义,其实就是西方文化的亚种和艺术的支流,虽然还有些中国文化艺术元素或者是中国文化艺术传统外包装,却是越来越陌生中国艺术传统工具材料和中国艺术特色,越来越陌生中华文化艺术传统精神,越来越陌生复兴中华理想担当。

纵观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晚清民国时期,追求科教救国的中国文化艺术前辈,还是建设新中国的海内外中华炎黄子孙,直接到西方国家学习,还是借鉴西方教育模式,主流思想都是洋为中用,复兴中华理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新思潮以后,从艺术教育源头,以西方主流英语、艺术技法审美和传统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艺术教育培训和文化艺术机构社团的选拔人才唯一标准,进行逆淘汰。观察当下全国美展等的展厅和窗口,仅仅是追求“用眼”的眼球效应艺术效果,还有“用心”吗?中国唐代就提出,中国艺术创作原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比当下西化创新,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邯郸学步结果,是为了最终丢弃和自毁自己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成为西方文化的亚种和艺术的支流?

中华文化传统开放包容,代代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传承人,薪火相传,担当传承文化艺术传统,同时通过不断中外交流和借鉴,创造体现不同时代的中国文化新精神和中国人新气象的新传统,促进中国不断发展和繁荣。当下中华复兴的新时代,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复兴,更是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继续薪火相传,继续传承革新中华文化艺术传统,继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凝聚力和创造力,继续创造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和中国美好未来。欢迎不同观点和见解交流!谢谢你关注于秋水工作室!(附图,中国晚清民国时期的吴昌硕先生国画作品《梅花图》、当代的傅抱石先生国画作品《待细把江山图画》和当代的周思聪先生国画作品《人民和总理》,通过欣赏学习过程中,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艺术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