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思想系列29】思想家荀子​仁义礼的关系

 小播读书 2023-02-08 发布于广东

我们继续分享《荀子》的第24篇《君子》,这一篇是“君子”,但这一篇讲的是“天子”如何治理国家。

因为,后来的学者普遍认为这一篇名称应该是把天子误写成了君子。

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前面荀子讲了很多内容,而这一篇中,荀子明确提出了“法圣王”的理念,法不是法律和法制,而是效法、效仿,而圣王是圣和王的结合。

圣王就是既有智慧,又精通治国的人,称之为圣王,荀子推崇圣王之治。

01

什么称为最圆满的境界

前面在《解蔽篇》中,荀子就提出了:“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荀子说,什么称为最圆满的境界?就是通晓圣王之道。

圣人,就是完全精通事物道理的人;王者,就是完全精通治国的制度的人;这两个方面都精通的人,就完全能够成为天下最高的表率了。

所以,学习的人要以圣王为老师,要把圣王的制度成为自己的法度,效法圣王的法度而探求他们的纲领,并努力效法他们的为人。

向往这种圣王之道而想要追求的,是士人;效法这种圣王之道而想要接近它的,便是君子;知晓这种圣王之道的人,便是圣人。

治国之道,效法圣王是前提,那接下来具体怎么做呢?

是法圣王和行道义相结合。

荀子说:“圣王在上,分义行乎下”。

首先,在上面有了圣王作为效仿的榜样和灯塔,实际上就确立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秩序,接下来,士大夫、群臣百官,民众百姓的行为就会有参考的规范,士大夫就不会有放肆淫荡的行动,群臣百官就不会有懈怠傲慢的情形,民众就不会有邪恶怪僻的习俗。

其次,有了良好的秩序,就可以“分义行乎下”,就可以用“名分和道义”管理民众的行为,这里的“分义”实际上是两个部分,“分”表示名分,也礼或者秩序;而”义”是处理事物判断的原则。

02

得失利弊的判断

荀子说:“论法圣王,则知所贵矣;以义制事,则知所利矣。” 

讨论效法圣王,就知道了什么是可贵的,用道义来判断裁决政事,就知道了什么是有利的。

讨论的时候知道什么是可贵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可取的;处理政事的时候知道了什么是有利的,也就知道了什么应该做。

这两点,是是非的根本,是得失的根源。

这里实际上荀子提出了治国知道两个非常关键的方面:法圣王,实际上就知晓了“是与非的道德判断”,是非对错是道德判断。

而行道义,实际上就知晓了“得失利弊的判断”,知道了什么是对的,知道了什么是有利的,这是处理政事判断两个重要方面,而在这两种判断中,是非对错的道德判断是更重要的。

这就是,法圣王和行道义。

荀子说,齐桓公让管仲处理国家大事,是因为他知道管仲能判断什么是有利的,但言外之意是说,齐桓公和管仲并不是真正圣王,因为他们只是把利益作为判断原则,而忽视了更加重要的德行。

当然,在这一篇里面,荀子还论述了国家应该交给具备仁德、道义、节操和忠诚四种关键品质的圣人来治理,才能称王于天下。

03

荀子治国思想的现实主义色彩

介绍了《君子》这一篇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接下来两篇《成相》、《赋》和《大略》,这三篇都比较特别。

其中第25篇《成相》,这里的“成相”是中国先秦民间说唱艺术,“相”是一种击节乐器,所以这一篇的内容有点像是,带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当然里面也谈到了圣王之道,以及古代圣王们的一些功绩和典故,文辞非常优美,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原文,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26篇《赋》,这一篇也比较特别,所谓“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带有韵律的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散文诗。

这一篇主要用散文诗的方式介绍了:礼、知、云、蚕、箴(针)这个词的意义。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礼”字,礼是荀子治国思想的核心,和孔子“为政以德”和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同,荀子更推崇“礼和义”相结合的治理方式,而且核心是“礼”。

正如我们前面介绍了的:法圣王和行道义,这是荀子治国思想的核心。

孔子和孟子的德治和仁治更倾向于道德层面,而荀子的礼治更倾心于,法制、规则,而且在“礼”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义”的原则,增加了荀子治国思想的现实主义色彩。

不仅仅停留在对个人道德约束上,也更加积极务实追求利益,甚至也不回避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

04

仁、义、礼这几个概念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再来介绍第27篇《大略》,所谓大略就是记录了荀子日常的言论,反映出了荀子思想的大概。

这一篇的内容并没有正式的主题和严格的结构,主要是对荀子思想的随笔集。

这里荀子非常精练地介绍了:仁、义、礼这几个概念的关系。

什么是仁,人就是仁爱,相互亲近友爱;什么是义,以就是理,就是一定要做的。

什么是礼,就是礼节制度,礼以顺从人心为根本。

荀子说:仁有里,义有门。仁必定是范围的,义一定是有途径的。

如果不是在必定的范围内,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就是不仁。

义,要是不通过一定的途径是实行的,就是不义。

仁是我们内心的准则,而义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荀子举例说,君主对臣下去施行恩惠却和不理的,就是不仁。如何合理但是没做的,就是不义。

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仁”就是做事的道德价值,代表了正当性,而“义”代表了做事的合理性,而“礼”是一种恰当性。

比如父母和同事都生病,你去照顾同事不去照顾父母,这是不仁,虽然都是表现出了仁爱之情,因为仁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

再比如,父母生病了,你带父母去吃火锅,这就是“不义”,义表示行为的合理性,虽然你关心父母,但是行为不合理。

“仁有里,义有门”,仁的判断标准是内心的良知,而义的判断标准是行为的合理性。

而“礼”本意表达是一种礼节制度,但引申为一种规则和秩序,比如做事中的轻重缓急和优先次序。

荀子说,君子按照义的准则来处理仁,就能到仁;用礼的准则来处理义,就能做到义,而礼的制定的根本是顺应人心,这就是它们三者的关系。

当然这一篇里面还荀子还讲了很多做事做事的道理,以及古代婚丧嫁娶的礼节制度,这里就不展开了,最后我们用荀子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荀子说: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比用己。

君子可以做到让自己品德高尚,但是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

君子可以做到能够让自己成为可用之人,但不能保证自己可以获得别人的任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