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胆-肝-胃肠病,要点促胆汁疏泄,有可爱的中药.

 一叶绿地 2023-04-15 发布于四川

中医讲: 肝主疏泄,既疏通气机,又疏泄胆汁,还疏泄情志,维持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调节性与生殖。胆呢,贮藏和排泄胆汁,调节脏腑气机,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故有“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 “十一脏取决于胆”。

       一、为什么要促胆汁疏泄?  疏泄胆汁好处多多!

1、治疗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症状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 口中有明显的苦味,并伴有口干舌燥,两胁胀痛,小便短黄等症状,多见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中医将口苦叫做相火上炎,而主要问题在于肝胆,因为相火藏于肝胆,所以面对这个问题,中医药主要从相火出发。相火上炎有的是胆结石,有的是胆囊肿,有的是十二指肠溃疡,有的是胃炎,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表现。 慢性胆囊炎症状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紫花苦菜对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治疗肠胃炎不通则胀,不通则痛,便会产生这些症状:打嗝、嗳气、口苦、返酸,胃胀,右腹隐痛等。而肠道问题就是胆汁减少引起脂肪及胆固醇不完全代谢(胆汁主要功能就是分解糜化脂肪和胆固醇),使得脂肪和胆固醇没有完全分解就排出体外,或因分解速度过缓而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而产生大便不成形便秘以及伴有痔疮出现的状况。综上所述,你就可以知道其实肠胃疾病的根源在胆,是胆囊发炎引起的。因此不管用什么药都治不好,达不到治愈效果。唯有调养胆,才能通则不痛,通则不胀,进而从根源上解决肠胃问题。

很多人早上起来会出现嘴里发干、发涩、发苦这么一个症状,而且,这种苦的味道长期挥之不去。到医院检查,有的人会查出有肝胆的炎症,大多数人查不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所以这种苦涩的滋味一直伴随影响着人的生活。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肠胃不好的根源在胆胆为腑,肝为脏,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胆囊炎会引起肠胃方面的问题。胆囊炎导致胆汁返流至胃部,胆汁中的胆盐与胃酸作用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的损伤,产生胃的诸多疾病。象蒲公英这样的中药可以刺激消化器官--肝细胞分泌胆汁、胆囊收缩、胆管奥狄括约肌松弛,促进胆汁大量排入肠道,油脂等食材被消化吸收,还帮助肠道蠕动,是治疗便秘和消化不良养胃肠的捷径。

3、治疗肝炎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肝脏分解由肠道吸收或身体其他部分制造的有毒物质,然后以无害物质的形式分泌到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但凡肝脏不好的患者,基本是胆囊患有炎症所致。肝脏功能好坏取决于胆囊的收缩功能正常与否。胆汁是肝分泌的,毒素是肝分离出来的,通过胆囊收缩排出体外。

如果胆不好,胆汁和毒素就会滞留肝内,肝虽然制造胆汁分解毒素但不能储存胆汁和毒素,虽然肝脏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但是胆汁和毒素停留在肝脏久了,就导致肝脏自身的合成元素胆固醇和脂肪就会被胆汁糜化分解,毒素再进一步侵蚀,肝脏器官局部受损,进而出现肝脏的血液、糖分代谢及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情况,就会出现肝发炎、脂肪肝、血糖异常、免疫力下降、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

肝火旺盛、肝脏损伤、肝功能异常等问题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常见问题,肝火旺分为“虚火、实火”两种,主要是由生活不规律,经常性的熬夜,喝酒应酬,心情烦躁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引起肝脏问题,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内分泌失调,气血不和,脸色蜡黄,精神不振,疲惫乏力,经常失眠,额头上面会出现痘痘,毛孔粗大及全身症状。引起原因多是器质性问题或是生理性功能失常,肝不好如果不及时调理就有可能会引起身体一系列问题。所以肝脏问题一定要早发现早调理改善,以免给身体各方面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4、美容美颜,胆汁淤积是因为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排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可使体内胆红素过高,黄疸尿赤、脸色昏暗、发黄,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这是肝疏泄不畅,肝胆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的代谢功能变差,进而表现为皮肤暗黄当用利胆药品就能消除黄疸。

5、胆汁不疏泄,心情郁闷,想开心,开心不起来。当胆汁不疏,调畅气机的功能失调:其一,肝的疏泄功能减退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受到阻碍,引起气机不畅,气机郁结,而出现头晕,头胀,胸胁胀满疼痛,口苦,饮食不化,嗳气呕逆,两侧乳房及少腹部的胀痛不适,女性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其二,肝的升发太过导致气的升发显现过亢,引起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等病理症状。调畅情志活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性情过于急躁,稍微受到不良情绪的刺激,即可出现发怒、抑郁等现象。

6、失眠多梦: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也。胆不好还会导致失眠多梦,胆小怕事,心烦气躁等。所以只有调理胆,才能改善正常睡眠状况。

二、促胆汁疏泄的中药. 

1、促进胆汁排泄的八味中药:蒲公英、柴胡茵陈、黄芩、川郁金、龙胆、玉米须、黄柏。这些药使胆囊收缩,内压增高,括约肌松弛,致使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增加,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同时促进脂质维生素 A、D、E、K的吸收。胆汁疏泄排空了对肝就是排毒。

蒲公英,甘,微苦,性寒,归胃经肝经可刺激胆汁的分泌!最精练的蒲公英妙用,就是将毒素从肝里排出。调养身体,促进胆汁分泌的方子:每日4--12克干根,熬汤。如中医治疗肝病湿热症状明显,可增加用量至每日10--30克,每日1剂,鲜食双倍。注:蒲公英味苦,性寒,若有阳虚内寒体质者,即手脚冰凉,小便清长,易腹泻,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宜慎用或禁用。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对于促进胆汁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于患有肝阳上亢的人群一般是不建议使用。还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金黄柴胡的花、叶、茎浸剂对动物有利胆作用,对胆囊炎、胆管炎及肝炎亦有治疗作用,它能提高胆汁中胆酸、胆红质的含量,增大胆汁的胆甾醇-胆盐系数。据说柴胡是解肝郁的第一味中药。

茵陈辛,苦,性微寒,归胃经、胆经、脾经、肝经。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但是对于血虚萎黄者应慎用。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

黄芩qín  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其中黄芩煎剂和乙醇提取液可增加犬、兔胆汁排泄量,黄芩甙元较黄芩甙作用明显。

川郁金归经:心,肝,胆经。性味:味辛;苦;性寒。功效: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主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川郁金对大鼠胆汁排出量的影响:姜黄色素和去氧胆酸钠对大鼠胆汁排出量有很明显的增加作用,去氧胆酸钠的作用最为显着。 用法用量:煎汤,3-10g;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失血及无气滞血瘀者忌服,孕妇慎服。

龙胆味苦,性寒 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注意: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利胆和保肝作用: 取健康及肝脏损害小白鼠,十二指肠给予50g/kg龙胆注射液或健康犬静脉注射4.5g/kg,均能显着增加胆汁流量。从犬的胆汁分泌流量曲线可见在给药5分钟和20分钟时出现两个高峰。龙胆苦甙对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的小鼠肝脏急性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能减轻给药组动物肝坏死和肝细胞病变程度,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糖元合成障碍。龙胆注射液25g/kg皮下注射,对α-萘异硫氰酸所致小鼠实验性黄疸模型(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郁积),可明显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   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或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

玉米须:味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功效: 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用法用量0.5~2两,煎服。   利胆、止血作用,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黄柏: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阴虚火旺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者应禁忌服用。黄柏有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

2、其它:

蛋白的水解物会刺激缩胆囊素分泌而促胆汁的排泄

补益药: 人参粗皂甙可使胆汁郁积因子所致大鼠胆汁流量下降者回升。

泻下药: 巴豆也有利胆作用。

清热药: 栀子有明显的利胆作用,所含京尼平甙于消化道内转变为京尼平而有利胆作用,京尼平在显著增加胆汁流量时使胆汁酸浓度下降,故认为京尼平的利胆作用是胆汁酸非依赖性的,还观察到胆汁中的钠离子浓度稍降而钾离子浓度不变、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显著降低,结果产生阳离子和阴离子差,而京尼平经代谢和葡萄糖醛酸结合为甙作为阴离子状态存在并随钠离子于肝细胞向毛细血管主动转运时排出,此时因隔着细胞膜而产生渗透压致使水分移动,故而有利胆作用,其它所含成分也以同样的机理而有同样的利胆作用。 败酱草疏通肝毛细胆管而利胆。牛黄和牛胆汁均有松弛总胆管和括约肌的作用,可促使胆汁的排泄加强。半边莲增加胆汁流量并使胆汁中固体物、胆酸盐和胆红素明显减少。知母、穿心莲、黄连(小檗碱)、夏枯草、胡黄连、青蒿、白花蛇舌草、玄参、猪胆汁等也有利胆作用。

理气药: 陈皮增加胆汁及胆汁内固体物的排泄,所含柠檬烯对胆固醇结石有明显的溶石作用。青皮、香附、木香(但青木香有肾毒性)等也有利胆作用。

利水渗湿药: 金钱草对大鼠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由于大鼠无胆囊,故其利胆的机理认为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使肝管内胆汁增多而内压增高,奥氏括约肌松弛并排出胆汁,由于利胆作用而使胆管泥砂状结石易于排出并减轻胆管阻塞和疼痛,又使黄疸易于消退,对犬的实验也表明,能收缩胆囊而利胆,并使胆汁中固体成分减少。扁蓄也有利胆作用。

复方:  由黄芪、太子参、元胡、莪术、三七等组成的益气活血方对家兔,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总胆酸/胆固醇比值。  由柴胡、郁金、茵陈、栀子、青皮、山楂、何首乌、蒲黄等组成的疏肝理气方,可使家兔胆汁中的胆汁酸含量升高,增大总胆汁酸/胆固醇比值。 由大黄、青皮、鸡内金等组成的复方煎剂加熊胆粉,能促进家兔胆汁分泌和增加胆汁流量。

促进胆汁分泌,除了上述中药以外,还有其他的中药,比如熊胆粉、人参、当归、白术、栀子、牛黄、牛胆汁、生姜、虎杖、枳实、柴胡、薄荷、姜黄、郁金、乌梅、小蓟、天麻、槟榔、威灵仙、大蓟、川芎、桃仁、旋覆花、半夏等也有一定的利胆作用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减轻胆结石形成 的药物川楝子、莱菔子、磁石、石决明、夏枯草、茵陈、海金砂、法半夏、海藻、昆布、白芥子、山慈菇、决明子、珍珠母、槐花、郁金、火硝、鸡内金、泽泻、浙贝母、生牡蛎、鳖甲、陈皮、枳壳、威灵仙、白矾等。 

《中华药海》明确指出,中草药“不作药用时勿服”。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身体上的毛病、偏颇,就没必要服这个东西。也就是说,它还是来纠偏的。你没有偏性,就不用服。

-------附: 拓展阅读.

三、 肝与胆的关系非常密切.

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肝脉下络于胆,胆脉上络于肝,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肝属里,胆为表。肝胆互为表里,共同属于木,主升发、疏泄。在生理情况下互相配合,病理情况下互相影响,症候兼见,治疗上常肝胆同治。肝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如肝失疏泄则影响胆汁分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失常,也会影响到肝,肝胆症候同时并见。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临床均有胁痛,黄疸、口苦、呕吐、眩晕等,采用肝胆同治,以清利肝胆之法,既治了肝又治了胆。故胆有问题,肝也会跟着出问题,所以疏肝利胆,“肝胆相照”。

       胆的生理功能有三.

      1、贮藏和排泄胆汁。形呈囊状,若悬瓠,胆内贮藏的胆汁,来源于肝脏,是一种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纯汁液。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是持续不断的,在非消化期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在消化期通过肝胆管的疏泄作用,直接由肝脏和胆囊大量排到十二指肠,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融化食物,利传渣滓。胆汁在十二指肠内可中和一部分胃酸。胆的疏泄防止胆汁淤积性肝病。 《脉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如果胆去,则胆的分泌与排泄受阻,其一可能致使肝失疏泄,造成肝气郁结,胸闷胁痛,口苦咽干,情致郁闷,头痛眩晕,甚至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发为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二肝胆为木,脾胃为土,木不抒发则克土,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症状,甚至身体易疲倦、便溏、肢冷等脾阳虚症状

     2、胆主决断。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大喜大悲)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气以胆壮,邪不可干

      3、调节脏腑气机。人体是一个升降出入气化运动的机体,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脏腑气机升降有序,出入有节,阴阳平衡,气血和调。胆为腑,肝为脏,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故《素问·六节脏象论》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杂病源流犀烛》有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之说。如果去胆,则诸脏易紊乱,气血易失调。

四、促进肝分泌胆汁排泄的药- -专家观点.

熊去氧胆酸,这是一个西药,有进口和国产两种。另外还有鹅去氧胆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常用于脂肪肝、胆汁淤积、胆道结石,以及胆囊术后恢复,胆汁淤积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中药的促胆汁分泌成分中,比如熊胆粉也具有类似功效。

四金汤,即郁金、金钱草、海金沙和鸡内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胆囊结石,具有一定的效果。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上段胆管扩张,可以用四金汤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较好。促胆汁分泌的药物,通常要严格按照体重服用,并遵医嘱服用。

患者需要促进胆汁排泄可以选择 太极拳、武术、保健体操 等运动,都可以促进胆汁排泄,避免胆汁在胆囊内停留。

硫酸镁能刺激十二指肠粘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从而促进胆囊排空,有利胆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每次25克,每日3次,饭前或餐间口服。50%硫酸镁稀释为33%(高浓度),5mL Tid

四、口苦,与肝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肝主疏泄。 

口苦,与肝是有直接关系的,直接的说肝主疏泄,是指肝脏之功只有疏通气机、畅达全身各部位、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情绪、情结的舒畅作用。肝气的疏泄作用,调畅全身气机、郁者通、通则畅、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通无阻。脏腑、经络、形体、关节、官窍的机能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浮沉出入运动。肝气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全身气机的疏通、畅达,对脏腑经络之气升降浮沉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维持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关节、官窍等机能活动的有序进行,是一个重要因素。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气机调畅,气血运行适合人体活动的需要,经络通和,脏腑、形体、关节、官窍等的机能活动才能同步稳定有序。

口腔中感觉发苦是胆汁的疏泄不利、胆汁上泛所引起的症状,从中医的理论体系上分析口苦常常见于少阳证,少阳证就是肝胆的疏泄不利常常可以见到的症状有口苦、咽干以及胸胁胀痛。发病的原因是病人的情绪上出现压抑或者焦虑的状态,这些情绪以及心理的问题都会影响肝胆的疏泄,引发少阳证的症状,而口苦是其中的最为典型的症状。常用的一个方子叫小柴胡汤,治疗这个少阳病的,主要的主治就是口苦咽干。

疏泄法是指将积聚、压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法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古人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候远多于顺境的时候,当面临较大的情感压力时,及时适当地发泄情绪,可以缓解紧张,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否则,压力郁积不出,便会影响脏腑功能,日久必然使气血失和而为病患。疏泄法符合中医学“郁者发之”“结者散之”的防治思想。事实证明,疏泄法可使人从苦恼、郁结甚至愤怒等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需要疏泄的情志大多为恶劣情绪,故宣泄时既要方法适当,还要宣泄适度,否则同样会损伤脏腑气血而为病,即所谓“悲哀喜乐,勿令过情,可以延年”(《鲁府禁方》)。疏泄情志可以直接疏泄,如哭泣便是一种直接的疏泄方法。《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肝为泪”,泪液流淌排放,可促进肝司疏泄的功能,使气机调畅。研究表明,因感情变化而流出的泪水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当这两种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后,悲伤、痛苦的情绪也会随之得到缓解。此外,还有间接疏泄,如通过倾诉、赋诗作文、歌唱等,也可将心中的不良情绪宣达出去。

疏泄常以疏泄者的倾诉或谈话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运动、旅游、心理剧等方法来实现。倾诉或谈话来进行疏泄,就是让疏泄者将心中积郁的苦闷或思想矛盾倾诉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并能使其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在进行倾诉或谈话疏泄时,要采取同情、关怀与十分耐心的态度,同时为疏泄者保守秘密,让疏泄者畅所欲言而无所顾虑。在疏泄达到一定效果后,再给予温和的正确指导。切忌采用讲“大道理”或者“过严批评”的方式。

中医认为,“腑以泻为辅”,补是为了扶正,泻是为了祛邪,两者互相补益、相辅相成,身体才能协调运转。此外,气机通畅也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而及时进行“疏泄”,才能避免人体堆积不必要的杂质和废物,给身心“减负”。我们常说的“通则不痛”、“想通了”等,也是这个道理。人们自古讲究适时沐浴理发、勤换衣服被褥,不让污垢长时间附着于皮肤上,便是一种朴素的疏泄法。具体来说,疏泄主要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

身体的疏泄要特别重视肝的功能,因为它“主风、主气、主筋”,有藏血、助消化的功能,不能有所阻隔。

肝的疏泄功能可以服用四逆散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调理,也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来调理。

附: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与小柴胡汤颗粒(柴胡、黄芩、党参、姜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大致相同。

五、什么是肝主疏泄?看看专家怎么说?

肝失疏泄的症状有乳房胀痛、月经失调、消化能力下降。

1.乳房胀痛:乳房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如果肝失疏泄,致使此经气不通,会导致患者出现乳房胀痛的症状。

2.月经失调:肝失疏泄会间接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导致出现排卵延迟,致使患者出现月经失调的症状。此外肝失疏泄还会导致气血瘀滞,也会使患者月经失调。

3.消化能力下降:肝失疏泄会使脾胃功能受到影响,致使不能运化,消化能力下降,会使患者出现腹胀嗳气、食欲下降、排气较多等症状。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药物,来进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心态平稳、情绪稳定,不宜经常生气、发怒、抑郁。患者在出现不适症状后,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肝失疏泄的症状通常会导致肝郁气滞,同时也会影响到肠胃的消化功能。

1、肝郁气滞:肝主疏泄是肝脏的一种生理功能,主要起到疏通和调畅的作用,而肝失疏泄是指肝脏失去疏泄的功能,也就是肝脏本身失去了疏通和调畅的作用,从而会导致肝郁气滞,会使患者出现烦躁易怒以及胸肋胀满等症状。

2、影响消化功能:肝失疏泄通常会影响到人体的脾胃消化功能,从而会使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或者是腹部胀满等症状,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影响到营养的供给,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出现以上的症状可能是由于长期受到精神的刺激,导致肝脏气机不和所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龙肝泻胆丸或者是疏肝和胃丸、逍遥丸等药物来调理。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个人心情的调整,尽量保持开朗和愉悦的心情,同时要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室外运动,有利于舒肝理气,能促进症状的恢复。同时需要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喝一些养肝护肝的茶饮来调理,比如菊花决明子茶。

病情分析:肝失疏泄的症状包括气滞和情绪活动障碍的病理表现。肝失疏泄为肝调气机功能异常,情绪方面容易出现情绪抑郁、胸闷和叹气。调节肝的气机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疏肝泻下表现为脾胃消化功能下降,容易腹胀、打嗝、食欲减退等。疏肝有利于月经正常。肝泻药的特点是月经推迟,月经少,甚至痛经。因此,可以食用佛手柑和木瓜进行治疗,这可以促进肝脏的调节。或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以疏肝健脾养血。通常,也可以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和行健穴来疏肝理气。

肝失疏泄的症状常见的便是独处时闷闷不乐容易叹气以及食欲较差等。

肝失疏泄的症状常体现在全身气机的失调,进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平时又急躁易怒容易发脾气,情志是比较抑郁的状态,饮食方面食不知味、常觉得胃部胀闷不适,晨起的时候会觉得口苦、口干,而且会出现大便秘结的现象,肝失疏泄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生育,对男子的排精和女子的排卵都会产生影响,治疗上恢复全身的气机是治疗的关键,中医上可以选用柴胡疏肝散,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来调整不同的用药。

肝失疏泄如何调理:1、改变饮食习惯,喜欢吃油腻而浓烈的味道,甜食、过多的咸味食物和缺乏饮用水会导致血液黏度过高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和血瘀;2、戒烟限酒,过度吸烟、酗酒和一氧化碳会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减缓血液循环,尤其是血瘀体质,会在体内积聚更多的痰,从而阻塞体内某处的血液,形成血瘀;3、保持良好情绪,内心的担忧加速了人类的衰老,抑郁和不快乐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两倍;4、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加强锻炼,改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人体能量循环,帮助人们清除体内废物,如果长时间不锻炼,每天都会以坐的方式工作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血瘀;5、保证睡眠,成年人每晚平均需要7到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以确保人类健康,然而许多血瘀体质的人通常由于工作压力而缺乏睡眠和免疫系统紊乱。

肝失疏泄的三种症状表现在情绪方面、肠胃方面、皮肤方面等。

1、情绪方面:肝失疏泄会造成气机不畅,而形成肝气郁结,引起患者出现情绪方面的症状,表现为心烦易怒、喜欢生闷气,严重的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

2、肠胃方面:肝失疏泄还会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肠胃方面出现不适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口苦、口臭、大便不通畅等。

3、皮肤方面:肝失疏泄会造成机体的排毒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脸部出现色素沉积,表现为皮肤变黑,且比较粗糙,容易长斑。而部分患者由于血液瘀滞,还会出现面色青紫的症状,伴有嘴唇发乌或发白。

当肝失疏泄患者出现的症状比较严重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肝失疏泄的症状有气机不畅及情志活动失调的病理表现;治疗上可选择针灸及中药综合调理。肝失疏泄是指肝主疏泄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病理现象。

主要的临床症状.

1.调畅气机的功能失调:其一,肝的疏泄功能减退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受到阻碍,引起气机不畅,气机郁结,而出现头晕,头胀,胸胁胀满疼痛,口苦,饮食不化,嗳气呕逆,两侧乳房及少腹部的胀痛不适,女性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其二,肝的升发太过导致气的升发显现过亢,引起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等病理症状。

2.调畅情志活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性情过于急躁,稍微受到不良情绪的刺激,即可出现发怒、抑郁等现象。

临床治疗:

1.中药治疗:辨证用药,肝气郁结者,选择疏肝解郁的药物,如丹栀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肝气犯胃者,选择疏肝和胃的药物,如舒肝和胃丸、舒肝健胃丸等;肝阳上亢者,选择平抑肝阳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颗粒等。

2.针灸治疗: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针刺太冲穴、阳陵泉穴、期门穴、行间穴、足三里穴、支沟穴等。

肝失疏泄主要表现为肝脏调理气机的功能出现了异常,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情致方面容易出现情志抑郁,闷闷不乐,胸闷喜叹息。二.肝的气机调达能促进脾胃的消化,肝失疏泄表现为脾胃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腹胀嗳气,食欲下降,放屁较多等。三,肝的疏泄有利于月经的正常来潮,肝失疏泄表现为月经的推迟,月经的量少甚至表现为痛经等。因此治疗上可以食用佛手、木瓜,能促进肝脏的调达。或者可以吃逍遥丸柴胡疏肝等疏肝健脾养血。平时可以多按摩脚上的太冲穴,行间穴以疏肝理气。

***现代胆汁研究.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的分泌液。因胆汁分泌是持续不断的,在非消化期,胆汁经肝管转入胆囊内贮存;在消化期,胆汁可直接由肝脏和胆囊大量排到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在十二指肠内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胆汁由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钾、钠、钙等组成,但胆汁中无消化酶。进食或食物在消化道内,都可引起胆汁分泌增加。成人每日胆汁分泌量约800~1000ml。高蛋白食物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多。

由肝脏分泌出来的液体,味苦,黄绿色。一部分先进入胆囊,另一部分直接排入肠腔,经过浓缩和储存后再在进食时输入肠腔。对脂肪吸收与消化有重要的作用。人体精微物质之一,胆囊所贮藏的精汁,受肝之余气而成,可排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肝脏分泌的黄、绿或棕色碱性液体,储存于胆囊。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分泌荷尔蒙,胆囊收缩,引起胆汁通过胆管流入肠道。胆汁由胆盐(消化脂肪)和胆红素、血红蛋白的分解物组成。

肝细胞分泌的一种较浓而味苦的有色液体,颜色可由金黄色至深绿色不等,这决定于它所含胆色素的种类与浓度。肝胆汁呈弱碱性,而胆囊内胆汁因水和碳酸氢盐被吸收而浓缩,变为弱酸性。胆汁的生成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成人每日分泌量约1升。胆汁的主要成分除水以外,尚有胆盐、胆固醇、胆色素、肝磷脂和各种无机盐。胆汁没有消化酶,其消化作用主要靠胆盐。胆盐分子一端亲水,一端亲脂,可以把大块的脂肪分散成许多小型的脂肪微粒,这叫乳化作用。胆盐还可以激活胰脂肪酶。还能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这些物质的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产物,包括胆红素和它的氧化物——胆绿素。

胆汁的生理上形态及作用.

由肝细胞分泌后,经肝管和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或由肝管和胆囊管流入胆囊贮存,待消化需要时再由胆囊排出流入十二指肠。胆汁与胰液、肠液密切配合,对小肠内的食糜进行化学性消化。成年人每日约分泌800~1000毫升胆汁。其分泌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高蛋白饮食可使其分泌量增加。胆汁中有与消化有关的分泌物,如胆盐等;也有与消化无关的肝的排泄物,如胆色素等。它是一种较浓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体。胆汁的颜色取决于其中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可由金黄色变为深绿色。由肝直接分泌的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而经胆囊贮存的胆汁则因浓缩而呈深绿色。胆汁呈弱碱性,pH为7.4;胆囊中的胆汁则因磷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为6.8。胆汁的成分极为复杂。除水分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及无机盐等。一般认为其中没有消化酶。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包括胆红素及其氧化物——胆绿质。胆盐主要是由结合的胆汁酸所形成的钠盐,而胆固醇则是胆汁酸的前身。胆盐排入小肠后,绝大部分仍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液,再入肝脏组成胆汁,这叫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每循环一次约损失5%,每餐后循环2~3次。胆固醇是肝脏脂肪代谢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盐和胆固醇的适当比例是维持胆固醇成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当胆固醇分泌过多或胆盐减少时,胆固醇将沉淀下来,这是形成胆石的一种原因。胆汁主要是通过胆盐和胆汁酸而起作用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而乳化脂肪,以减小脂肪的表面张力,使之成为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汁酸可以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脂肪酸的吸收。此外,胆汁对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也具有重要意义。胆汁在十二指肠中可中和一部分胃酸,它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种体液因素。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将脂肪乳化成微滴以利于消化;还能促进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血清ALP和GGT水平升高,病情进展后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各种原因使肝脏病变导致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统称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积本身也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胆汁淤积性肝病按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如胆汁淤积持续超过6个月,则称为慢性胆汁淤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