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肩痛背痛元凶-斜方肌筋膜

 玄德玄同 2023-04-18 发布于上海

斜方肌激痛点是临床上常见的肌肉筋膜受损导致的组织损伤。其发病原因与慢性软组织损伤、工作体位和强度、代谢稳态失调、心理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

An S,Han GY,Kim TU,et al.Radiologic Assessment of Forward Head Posture and Its Relation to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J]. Ann Rehabil Med,2014,38(6):821-826.

特点:面积大:它是覆盖在肩颈部和颈背部面积最大,位置最浅的肌肉。易受损:由于斜方肌在颈部屈曲时半径是最大的,因而浅筋膜很容易损伤,大部分人都存在斜方肌损伤的问题。

斜方肌筋膜

斜方肌位于肩胛骨背部肌肉的最浅层,起自枕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和棘上韧带。上部肌纤维止于锁骨外1/3部的后缘及其附近骨面.中部肌纤维止于肩峰内侧缘和肩胛冈上缘的外侧部,下部肌纤维止于肩胛闪下缘的内侧部。上部纤维上提肩胛骨,下部纤维下降肩胛。全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向脊柱移动。受副神经支配。斜方肌在枕骨上项线区域附着部在头部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枕区附着部最易产生过载应力而产生软组织损害。

斜方肌和三角肌相似,都有三个部分,而且斜方肌的三个止点为三角肌的起点。

斜方肌

病因及机制

反复局部损伤、长期低头工作或心理压抑以及寒冷、潮湿的环境,引起肌肉收缩蛋白的分解代谢强于合成代谢,导致延迟性肌肉收缩结构的改变或解体,加之后续负荷过大,就可起斜方肌的急性或慢性劳损。损伤的早期可出现渗出、出血、肌纤维断裂,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释放,刺激肌肉疼痛受体并刺激肌肉本身发生阵发性痉挛,使肌肉和肌筋膜间的血管收缩致周围组织缺血,产生致痛物质以及局部肌筋膜粘连挛缩,引起长期疼痛和斜方肌僵硬。

这些因素导致肌肉神经紊乱释放乙酰胆碱,积累到一定量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自发的激痛点电活动,导致肌肉纤维持续紧张,进而引发疼痛。肌肉处于紧张或受伤时,导致肌纤维保护性的收缩,形成紧张性肌纤维,多个紧张性肌纤维形成紧崩肌带,呈现肌肉局部痉挛及深层组织水肿,引起局部循环及代谢障碍。

斜方肌筋膜激痛点

斜方肌筋膜激痛点

诊断依据

颈枕部、背部及肩部酸胀、疼痛,常有上肢牵涉痛,上肢活动时有紧张不适感,随气温变冷、疲劳、长时间低头、深夜、晨起或傍晚时疼痛加重。颈项部及肩背部可触及痛点。一般为枕颈交界的斜方肌附着处。肩胛骨内上角处、近肩峰部、肩胛岗下和肩胛间区压之有痛性皮下结节或条索样肿块,压痛明显。严重者可激惹远处部位的传导性疼痛。颈肌痉挛,颈部活动往往受限,头向健侧偏斜时患侧的斜方肌有酸痛感和肌无力。皮肤感觉及腱反射正常。

颈椎X线显示无明显异常或为轻中度退行性改变,实验室检查抗“0”试验和类湿因子检测为阴性。无颈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异常及阳性体征。

病久者,颈项部、冈上部、上背部浅层疏松结缔组织呈“老丝瓜络样”改变。病久者,在斜方肌附着枕骨粗隆处、颞骨乳突处,致密结缔组织呈厚塑料纸样。

治疗

由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具有较低的自愈能力,因此该病症仍需进行专门的临床治疗。

中药热敷

使炎症吸收及消散,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粘连吸收,使变性组织恢复弹性,温热作用对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有解痉镇痛作用,可兴奋神经系统及肌肉组织,松解粘连及软化疤,可消除软组织的炎症及水肿。

针刺

出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从而改变肌纤维的长度和紧张度。这样可以诱发肌肉最大机械感受的兴奋,使大直径的感觉传导冲动传人脊髓后角细胞,可以阻止由激痛点疼痛感受器产生的伤害性信号传到内侧的脊髓后角,如此去除肌筋膜疼痛。

筋膜治疗肌筋膜疼痛主要机制是改善骨骼肌高肌张力状态,加快筋膜微血管血流流速,提高肌分化因子(MyoD)及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n)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损伤的骨骼肌肌细胞再生与恢复。

三氧激痛点注射

通过细针针刺激痛点引发肌颤搐,产生类似于干针疗法的治疗效果,局部的氧化和镇痛促进肌肉松弛和血管扩张,由此肌肉代谢再活化,有利于乳酸盐氧化,中和酸中毒,增加 ATP 合成,Ca2+的再摄取和水肿的重吸收。以低浓度臭氧浸润肌肉筋膜,利用其良好的扩散性,达到大面积消除无菌性炎症的目的。与糖皮质激素注射对比,三氧代谢后变成氧气,被组织吸收,无进一步产生局部粘连的副作用,亦无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反应。

拨针治疗

如斜方肌颈项部有症状者,有反射至后枕部和前额部,有头痛、头昏症状者。选择颈椎C3-4之间,距脊中1cm处定一点。两侧有症状者,则左右各定一点。

如斜方肌肩锁部有症状者,常会扩散至前臂手掌,产生手指麻木。一侧有症者,就在同侧肩胛冈上定一点;两侧有症状者,则两侧肩胛冈上各定一点。

如斜方肌症状重,上背酸痛者,反射于心胸有症状、血压不稳者,在胸椎T7处,距脊中线1cm,左右各定一点。

颈项部深度:1)深度达颈项皮下筋膜组织层;2)第二达颈项皮下脂肪组织层;(脂肪组织层厚者);3)第三深度达颈项筋膜下,与斜方肌上之间层;4)深度达枕骨粗隆,与颞骨乳突骨膜层。

针的方向:向上透至枕骨粗隆斜方肌附着点处,向下透至胸椎T2骨缘处,再用摩骨术;向前外透至颞骨乳突下骨缘处,用透拨术;向内透至颈项脊中线,用拨松术,并与对侧针拨处相衔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