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中风”也不能大意?做好6点,预防脑卒中!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4-19 发布于黑龙江

小中风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由于血管微栓塞、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从而造成低血流灌注和血管痉挛,部分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虽然该疾病不会威胁生命,但却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还需积极做好预防。

如何预防短暂性脑缺血?

1、管理好高危因素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体重超标等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独立因素,可加快全身血管老化速度,提升脑卒中致残和致死几率。因此应积极管理好高危因素,把高血压控制在120/80毫汞柱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1.8微摩尔以下,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3.9之间,这样能降低心脑血管发生和死亡风险。

2、减少久坐时间

每天坐着和躺着时间较长者易出现脑卒中,因此应保持适度运动,这样能降低不良功能结局风险。缩短坐着和躺着的时间,连续坐着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每隔一会站起来活动活动。每周至少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又或是75分钟以上的高强度运动。

3、多动脑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功能、清除病灶能力随之下降,因此应多做脑力活动,如猜字谜、成语接龙、打桥牌和下棋等,这样能维持大脑功能,提升大脑应对脑缺血的能力。

4、调整情绪

独居的短暂性脑缺血者致残和致死率较高,这跟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有关,因此应调节好情绪,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心态。

5、管控好心脏病

无论是瓣膜病、心房颤动,还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会促进血栓生成,易诱发脑栓塞。就拿心房颤动举例子,可造成血液流动异常,加快血栓生成速度,血栓脱落后可堵塞血管,从而引发意外,因此应积极治疗心脏病。

6、勤体检

体检显示房颤和动脉硬化斑块,还需严格按照医嘱积极治疗,提高用药依从性,这样能降低死亡几率。

温馨提示

只要出现肢体麻木、说话不清晰或无法说出话来、偏瘫等,不管是不是短暂性脑缺血,都应及早做溶栓治疗。明确诊断是短暂性脑缺血,还需做进一步检查,看看到底是心脏、血管、压力或其他因素,针对性预防,尤其是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更应该引起重视。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