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鲍艳举临床带教医案】妇科篇

 自由自在中医 2023-04-20 发布于湖南

【鲍艳举临床带教医案】妇科篇①


患者情况:陈某,女性,35岁。

初诊日期:2011 年 8 月 9 日。

主诉:闭经 3 个月。

现病史:3个月前,患者因外出受寒后出现腰背疼痛,时有恶风,此后患者经常感觉腰背部疼痛、恶风,似“未穿衣服”,无汗,渐出现闭经,偶有少腹部不适。患者曾就诊于某西医院妇科,经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也曾就诊于某中医院妇科,服用活血化瘀调经中药汤剂,月经均未至。

刻下症:晨起口干,月经 3 个月未至,右侧少腹隐痛,腰背疼痛,时有恶风,经常感觉腰部似“未穿衣服”,无汗,纳可,眠可,大便略干,2 天1 行。舌红,苔白,脉浮滑有力,以寸脉为著。

中医诊断:闭经。

辨证分析:风寒束表兼下焦蓄血。

治法:解表散寒,清热祛瘀。

处方:葛根汤合抵当汤加减。

葛根 15g,生麻黄 10g,桂枝10g,白芍 10g,炙甘草 5g,生姜3片,大枣 3 枚,水蛭 6g,土鳖虫 6g,桃仁 15g。5 剂,水煎服,每日1剂。忌烟酒及辛辣、刺激、肥甘、油腻、生冷之品。

二诊:2011 年 8 月 12 日。

患者来电诉服药第 3 剂时,即来月经,当时排出了很多黑色血块,并伴随有一过性的腹痛,腰背部疼痛消失。嘱患者坚持服药,继续把瘀血多排出一些。二诊后,予柴胡剂合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四逆散,逍遥散等,调理 1 个月,随访 1 年,患者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基本正常,无明显不适。

【按语】

女子属阴,以血为本,“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脾生血,肝藏血,精血互化,均与妇女月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医学认为闭经重在调理肝、脾、肾、冲任气血功能,或从养血调经、调理冲任、健脾调肝补肾着手,使血海满盈,胞脉通畅,经水自行;或峻用破气破血之药祛瘀通经。该患者月经 3 个月未至、右侧少腹隐痛、口干、大便略干、脉滑,考虑有下焦瘀血。因患者病程较长,考虑其瘀血并非一般的瘀血,而是比较顽固胶结之瘀血,故首选抵当汤活血逐瘀。此外,患者因受寒后出现腰背疼痛,时有恶风,经常感觉腰部似“未穿衣服”,无汗,脉浮,以寸脉为著,考虑为风寒束表之伤寒表实证,故方选用葛根汤解表散寒。

本案体现了“提壶揭盖”的思想,用葛根汤宣肺解表,上焦之气通畅则下焦之血易下,即“开上源以利下流”。患者因受寒后出现闭经,前医仅关注于患者的闭经,忽略了外感表实证,单纯子活血化瘀调经的中药汤剂而无效,说明了上焦气机郁滞、闭塞不通,则下焦之气机不畅而则里证往往不解。《伤寒论》中所述的伤寒表实证,与病程、时令无关,血难下。同时也可以理解该患者为表里同病,单纯治疗里证忽略表证,只要有“恶寒、无汗,或未发热,或已发热,脉浮紧”的症状,均辨证为伤寒表实证,可以用麻黄汤或葛极汤散寒解表。

【鲍艳举临床带教医案】妇科篇②


患者情况:徐某,女,40岁。

初诊日期:2018 年 10月 24日。

主诉:月经淋沥不尽近 2年多。

刻下症:每次月经来乳房胀痛,小腹胀,自感有冷风吹入,量少,有血块,淋沥不尽,时长半月。晨起眼睑肿,眼干涩,牙龈易出血,眠差,食可,小便黄,稍热。舌淡胖,苔薄滑,脉弦细。

辨证分析:每次月经来乳胀,脉弦,为少阳病,考虑小柴胡汤。

小腹胀且像有冷风吹入,月经量少,有血块,淋沥不尽,时长半月。晨起眼睑肿,舌淡胖,苔薄滑,脉细,为太阴里虚寒血虚证,考虑胶女四物汤。

眼干涩痛,加菊花、桑叶、密蒙花,清热散风止痛。

小便黄稍热,加金钱草清热利尿。

小腹胀,加厚朴、陈皮理气。

眠差,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牙龈易出血,加白茅根清热止血。

处方:小柴胡合胶艾四物汤加减。

柴胡 15g,白芍 15g,生甘草 6g,党参 10g,黄芩 10g,清半夏10g,生姜 10g,大枣 15g,厚朴 15g,陈皮 10g,艾叶炭 10g,生地炭10g,当归 10g,川芎 6g,生地黄 10g,金钱草 10g,白茅根 15g,菊花15g,桑叶15g,龙骨 15g,牡蛎 15g,阿胶 10g(烊化)。7 剂,水煎服,每日1剂 2 次,饭后温服。

疗效:服药 5 剂,诸症改善,继续治疗。

【鲍艳举临床带教医案】妇科篇③


患者情况:刘某,女,28岁。

初诊日期:2018 年 10 月 12 日。

主诉:月经提前 6个月。

现病史:患者 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提前,经量大且淋沥不尽,血色鮮红,伴有少量血块,偶有少腹部隐痛,口干、口苦、眼干、鼻干,经常咽痛,怕热,活动后易出汗,渴欲饮水,纳可,眠可,小便色黄,大便稍干,1 ~ 2 日1行,舌红,苔白,有裂纹,脉滑数。

刻下症:月经淋沥不尽,血色鲜红,伴有少量血块,偶有少腹部隐痛,口干口苦咽干,小便色黄,大便干,舌红苔白有裂纹,脉滑数。

辨证论治:患者月经淋沥不尽,血色鲜红,伴有少量血块,偶有少腹部隐痛,为血瘀。

月经提前,血色鲜红,考虑瘀血化热,热迫血行。

患者口干,口苦,咽干,舌红苔白,怕热,渴欲饮水,大便干,脉滑数,属少阳阳明合病。

诊断: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血。

治则:和解少阳,清热化瘀止血。

处方:胶艾四物汤合小柴胡汤合白虎汤。

阿胶6g,艾叶炭 10g,当归 10g,生地黄10g,川芎 10g,白芍15g,柴胡 12g,黄芩 6g,党参 8g,清半夏 10g,生姜10g,甘草6g,大枣10g,续断炭 10g,血余炭 10g,棕榈炭 6g,大黄炭 6g,生石膏 15g,蒲公英12g,桑叶 12g,野菊花15g。7 剂,水煎服,1日1剂。

二诊:2018 年 10 月 20 日。

服药后效果明显,经量明显减少,口干、口苦减轻,效不更方,继用原方加生地炭 10g 加强止血。继服 3 周,月经周期及经量正常,脉静身凉,无不适。随访至今没有复发。

【按语】

患者月经淋沥不尽,小腹隐痛,有血块,很容易想到胶艾四物汤,该方中四物汤可以养血活血,艾叶、阿胶可以养血止血,加之患者口干口苦,用小柴胡汤可以清少阳热,梳理气机;口干、咽干、大便干、脉滑数,用白虎汤清阳明热,便秘加大黄炭,取大黄炭活血止血通便之意,更加蒲公英、野菊花、桑叶加强清热,配合炭类药物止血,共奏清热活血止血之功。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能否明确六经,如果忽略了少阳病和阳明病,月经淋沥不尽会很快好转吗?我觉得不会。鲍老师讲课曾经提到:“三经的病如果治疗一经或者两经病情能缓解吗?”确实不能,所以只有全面分析六经,才能直达病机,疗效确切。看病就是要明明白白地

看,对了知道对在什么地方,错了知道如何改正。

【鲍艳举临床带教医案】妇科篇④


患者情况:李某,女,37岁。

主诉:痛经、经量大 6年。

现病史:患者于 6 年前无诱因出现痛经、经量增多有血块,经医院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曾口服内美通、丹那唑及各种中西药,效差。

刻下症:患者贫血面容,面部色斑,乏力消瘦,手足不温,眠差,烦躁,饮食正常,大便两三日一行,舌淡,苔水滑略腻,舌体偏大,脉弦细,重按无力,B 超示子宫增大,约 80mm×63mm×52mm,形态饱满如球。血红蛋白 72g/L。

辨证分析:患者经量大,有瘀血块,伴贫血,面部色斑,考虑血虚血瘀证。舌淡,苔水滑,考虑水饮,用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利水补血并活血化瘀。患者乏力,手足不温,眠差烦躁说明阴浊之气较重,用吴茱萸汤养血温经散寒以散阴浊。

辨六经:太阴少阴合病。

辨病机:血虚,血瘀,水湿。

处方:当归 15g,川芎 15g,白芍 80g,泽泻 40g,茯苓 30g,白术30g,桂枝 15g,炙甘草 10g,吴茱萸 20g,红参 20g,生姜40g,大枣20g。7 剂,水煎服。忌一切生冷辛辣食品。

二诊:患者乏力减轻,大便 1 日1行,睡眠好转,烦躁消失,续方14剂。彩超复查宫体明显缩小,血红蛋白 91g/L,面部色斑明显减轻。

【鲍艳举临床带教医案】妇科篇⑤


患者情况:苏某,女,45岁。

初诊日期:2019年6月 18日。

主诉:阴道不规则出血 2个月。

现病史:2 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时多时少,有血块。曾经多个医生诊治未果,甚是痛苦。近几日出血量明显增多且伴头晕、心悸、纳差、打嗝等症状,经人介绍前来就诊。

刻下症:病人贫血面容,精神欠佳。舌淡苔白,脉沉弦,二便正常。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约 11mm。血红蛋白 69g/L。

辨证分析:病人纳差、苔白、脉弦属少阳病。

病人贫血、出血、脉沉且伴血块,有血虚、血瘀、水饮的病机。

处方:柴胡 30g,党参 10g,姜半夏 10g,黄芩 10g,炙甘草10g,生姜 10g,大枣 10g,当归 15g,白芍 30g,川芎 10g,茯苓 30g,生白术15g,泽泻 15g,桂枝 10g,牡丹皮 15g,桃仁 12g,煅龙骨 30g,煅牡蛎30g,仙鹤草 30g。7 剂,水煎服。

二诊:2019年6月26日。

患者精神、面色大好,告知服1 剂药出血即止,现头晕、心悸消失,食量增加,偶感胃胀。上方去煅龙骨、煅牡蛎、仙鹤草,7 剂巩固。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治疗经验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尝试,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鲍艳举临床带教医案】妇科篇⑥


患者情况:胡某,女,42岁。

初诊日期:2019 年 5月 19日。

主诉:月经淋沥不尽 3 个月。

刻下症:该患近3个月出现月经淋沥不尽,每次提前1周左右,量少,色暗,持续半个月,与剧烈运动有关。彩超检查显示:多发性子宫肌瘤,2 ~ 3cm,面色淡白,有色斑,疲乏无力,情绪急躁,腰酸,口干,无口苦,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辨证分析:月经淋沥不尽,口干,苔腻考虑阳明热。

舌淡,疲乏无力考虑太阴气虚。

处方:胶艾四物汤加生石膏。

阿胶 15g,生地炭 20g,白芍 15g,当归 20g,川芎 15g,艾叶炭15g,地榆炭 15g,生石膏 30g。7 剂,水煎服。

1 周后复诊效果不佳,每天仍然有出血,量减少一些,有血块,考虑有瘀血存在,在上方的基础上加用水蛭 10g,土鳖虫10g,桃仁 20g,黄芪 30g,茯苓 30g,泽泻 20g,炒白术15g,7 剂,服完后来诊血止,气色好转,继续调理月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