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中山和袁世凯(2):1895年,袁世凯体制内创业小站练兵,孙中山体制外创业发起武装起义

 where5 2023-04-21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1894年,在朝鲜的袁世凯见势不妙,就连忙逃回了天津。这并不是他怕死,而是他知道,就算他死了,也没办法挽救局势了。

这时候的袁世凯,不过是李鸿章和清流斗争的一个棋子。既然是棋子,那就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李鸿章听说袁世凯回到了天津,就怕他进北京在朝堂上乱说话,把他处置不当的事儿给讲出来。他马上派人通知袁世凯,重新回到朝鲜去担任总理朝鲜交涉通商事务大臣,因为他在朝鲜十几年,没有人比他更懂朝鲜的人和事。

袁世凯有苦说不出,因为他在朝鲜的十几年,就是和日本人斗争的十几年。他基本上就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多次挫败了日本人干涉朝鲜内政的阴谋。

只要他回到朝鲜,什么也做不了,大概率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日本人直接弄死。

搞不好李鸿章在这里,就是想借日本人的手把袁世凯给弄死,以便杀人灭口。

袁世凯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找各种理由托词,不愿意回朝鲜。

但推脱只能抵挡一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袁世凯马上就委托他的堂兄袁世勋和好友徐世昌,在朝中帮他疏通各种关系,避免他去朝鲜送死。

8月24日,清政府和日本人在东北打的热火朝天,就成立了一个前敌营务处,主要负责东北的粮饷军械供应和分发。在运作之下,李鸿章就派袁世凯去帮忙,但还是倾向于他去朝鲜。没过多久,李鸿章被罢免职务,就再也管不了袁世凯了。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候,伊藤博文曾经问李鸿章:袁世凯现在担任什么职务?李鸿章说袁世凯不过是一个小人物,只能担任一些小角色。这时候伊藤博文叹气道:袁世凯这样的人才你们都不敢用,怪不得会输掉战争。

图片

事后李鸿章把这段话写进了自己的日记,后来被很多报刊转载,袁世凯在国内的名气才一天一天大了起来。

这都是后话,当下的袁世凯,因为中日战争已经结束,只好返回了河南老家。但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也在总结中日甲午战争的经验和教训,他认为八旗兵和绿营兵都靠不住,李鸿章的淮军也靠不住,必须训练一支新军出来。

袁世凯在家里边又把军事著作反复读了几遍,最后在1895年5月给军机大臣李鸿藻上了一个条陈,文章里边慷慨陈词,把历代练兵的经验和思想总结了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大清训练出一支新军。

袁世凯是比较有心机的,他知道李鸿藻是一个清流,根本就不懂怎么样练兵,因此文章必须要辞藻华丽,高屋建瓴,痛陈练兵的重要性。

随后光绪皇帝就下令袁世凯到吏部,安排合适的职务给他。就是在这时,袁世凯和康有为有了交集,他也认为确实需要维新变法,另一方面他现在也没有职务,正好利用这个时机拓展一下人脉。

既然袁世凯在朝鲜曾经练过新军,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让督办军务大臣荣禄见见袁世凯,看他是不是真有些能耐。

这一下袁世凯就有一点紧张了,因为他知道荣禄是带兵打仗出来的。在这之前担任了20年的西安将军,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这种人不好糊弄。

袁世凯就花重金请了熟悉各国练兵的人,把西欧各国训练军队的方法汇编成了一本书,最后还加上了自己的点评。当然袁世凯就把自己在朝鲜练兵的东西也加了进去,这样虚虚实实,就比较好交差了。

一切准备就绪,袁世凯就带上了一箱黄金去拜访荣禄。表面上是请荣禄给自己的这本书点评一下,实际上是因为李鸿章垮台了,自己背后没有靠山了,荣禄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也是冉冉升起的一颗政坛新星,也是袁世凯投靠的最好后台。

有了李鸿藻和荣禄做靠山和推荐,袁世凯开始前往小站练兵,这就奠定了北洋军的基础。

早在1894年,胡燏芬就奉命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不过他并没有什么经验,按照之前的规划训练定武军十营,合计5000人。秦的教官基本上都是淮军将领,还有天津武备学堂的学生,也没搞出一些新的东西,和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的要求也不一样,两个人就有了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就是接替的最好人选。

图片

这一年的孙中山也没有闲着,原本他在美国的檀香山,收到上海好友宋耀如写给他的一封信,就决定回国了。

原来这封信里边写的就是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惨败,希望孙中山能够回国搞事。

1895年1月,孙中山回到了香港,和好友陈少白等人,成立了香港兴中会。兴中会的纲领就是:推翻满清皇帝,创立合众政府。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要以美国为榜样,建立一个总统制的国家。

随后在3月1号,孙中山就拜会了日本驻香港领事馆,希望日本能够给自己提供帮助,尤其是军火和金钱,以方便在广州发起武装起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仅仅是日本人,其他国家的人也认为孙中山没有什么实力,只能够提供道义和精神上的支持,其他的免谈。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中山就把兴中汇改造成了一家股份公司,发行了一些债券,相当于参加革命的原始股。如果革命成功,在广东和广西建立了两广共和国,所有投资的人都将得到10倍的回报。

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孙中山的这些想法非常匪夷所思。但广州和香港是当时通向世界的门户,有很多做国际贸易的商人,对国际局势很了解,他们还是愿意支持孙中山的。

比如当时的广东首富刘学询,全文他的个人资产有700万两白银。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是8,000万,也就是说他的资产是清政府收入的1/10。

在商人和天地会的帮助下,孙中山很快就有了创业的第1桶金,就在香港招募了一支3000人的队伍,计划在10月26日发起武装起义。

当时的两广总督,就是后来湖南督军谭延凯的父亲谭钟麟。谭延凯差一点娶了宋美龄当老婆,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不愿意,就把宋美龄介绍给了蒋介石。谭廷凯的女儿还嫁给了蒋介石面前的红人陈诚,民国的江湖就是这么小。

因为这是第1次发起武装起义,孙中山也没有经验。一不小心消息就走漏了,再加上计划原本就不周密,最后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孙中山只能逃到了日本,然后又坐轮船去了檀香山,重新寻找机会发起武装革命。

这就是孙中山和袁世凯的1895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都搞的是轰轰烈烈,也都为自己的事业开了一个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