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城文苑】李守云|记忆中的高宏斗

 砚城文苑 2023-04-22 发布于山西

1975年夏天,我念书回来,发现村里来了一位陌生人。

父亲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下乡干部,他叫高宏斗。这位干部高大威猛,穿着一身灰不溜球的劳动呢衣服,头戴一顶大帽子,不苟言笑,一本正经。

那时,村里黑夜常开会。开会时见他侃侃而谈,读报纸读得抑扬顿挫。后听老人们说,他是本县河湾人,在公社任干部。

那时,韩岭庄村的瓦上梁有个公社办的农场,集中着本公社一些闲散人员在那劳动。在界牌村办了个农校,是瓦上梁工人们劳动之余的学习场所,借住在界牌村张七女的房中。

那时,村里十分贫困,大队连个办公室都没有,高宏斗就在那个时侯下乡,借宿在我村李全小的西房中。他在村里吃派饭,饭后给户主留下一些钱和粮票。

人们也没有个好吃的,都是粗茶淡饭,黑豆湖湖泡拉杂面窝窝(小青糜子面),或是吃一顿黍子面糕(黍子连皮磨的),炒放绿的土豆絲,村里人戏称“辣麻”山药,那就是上待他,吃顿白面馒头相当难,只在过时过节或年头年尾才能吃到。

“够不够,三百六”的年代,有的年头还分不够,四斤山药折合一斤粮食,也是村干部没有办法的“创举”。供应的带壳高粱、红署干能顶半年口粮,那也是高宏斗求爷爷告奶奶从上级那儿给村里人讨要来的度过年景的口粮。高宏斗是村里的救命人!

村里每家每户他都要去看看,走走。揭开农户家里的放粮大瓷瓮,看看有无存粮;揭开木头锅盖,看看村民吃的啥饭,能不能度过春荒;家里有几个孩子,够不够吃……

他有个好脑子,走一遍,就能记住哪家在哪条巷,哪条街居住;大人,孩子叫个什么名字;甚至连孩子在哪个学校上学,他都能知道。村里回来的救济粮,他都要认真细致地给特别穷的户子送去。他一视同仁,从来不关顾那些村干部及家里能揭开锅的“富户”。


他第一次给村里拉回“灰面面”磷肥,按人口分配。人们说那不顶用,都不想用。他苦口婆心做工作,讲磷肥对庄稼的好处,并亲自将肥料送到老百姓家。

他家是城市户口,又住在城里,可是他很少顾得上回家,为村里的大小事忙碌着,不分白天黑夜,从不为自己考虑,以至老伴有点事还得从城里跑到村里求他,还得来村里帮他洗衣、拆被。

高宏斗让人们伸出了点赞的拇指,就连一辈子不给人说好话的二溜溜老汉也说:“自从入农业社,也没见过这么个干部,从不给自己捞点好处!”就是他这个傻劲,让村里的分红从一个工一毛二分钱漲到了六毛五分钱,让村里彻底告别了贫困。我们家除交口粮款外,父母挣的工分折合成钱还略有盈余。

他特别有辛苦,常是半夜不睡,在田地里“东游西窜”,捉那些“不务正业”的人偷庄稼,那时叫“巡田”,他从来也没捉住一个人。不是他捉不住,而是他捉住后,规劝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改邪归正。

记得一次,他捉住我二叔夜里偷背集体的碗豆,他帮我二叔扶起来,“峁成,再不能有第二次了”,我二叔再没有背过,直到高宏斗调走的时侯,我二叔也感恩戴德,远到村外送行。

了解了我二叔的家庭状况后,高宏斗特地从库里给多称了一百五十斤高梁,让他解燃眉之急(那时我二叔光棍一人,娶回个带四个孩子的女人,一下子增添了五口人,上顿不接下顿)。

我二叔是过继给我二爷爷的,实在太穷,衣,被还得接浅,我二爷爷岁数大,帮不上什么忙,救济不大。高宏斗来后的第二年,我二爷爷他老人家去世了,又是高宏斗帮助料理的后世,用村中成材的杨树让匠人给做了副寿材,按村里的风俗“活得要潇洒,死了订吹打”,五十块钱给从岢岚康家会给订了班鼓匠,从县民政局给申请了一百元钱和两代白面,至今想起,还不忘他的大恩大德。

每年的春季植树,是每年“植树造林”的最好季节,村里有个叫仝有成的人,栽树时不细心,把树发芽的芽口朝了下,被高宏斗及村里的干部发现了,“砍一斧子,震百林”是高宏斗的一贯做法,教育了本人,还能教育大多数。


高宏斗在农村下乡多年,和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懂得农民的疾苦,从不给人们增加负担,增加压力,也不怕上级给他戴帽子,穿小鞋。用他的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对于村里的歪门邪道,不合情理的东西,他尽可能阻止或极力反对。一年村里选了个队长,此人对农事是“檊面杖吹火力,一窍不通”,高宏斗问他“谷子长的几片叶子,牛的耳朵是在牛角前,还是牛角后,胡麻九股十八叉是怎来的,一颗胡麻旦旦有几粒籽,摇楼的姿势,耕地的深浅,一亩地的籽种是斗二升,还是斗三升,农业的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你懂哪个”等农事,直问得此人虚汗直冒,自动打了退堂鼓。

每次回城,高宏斗骑辆旧的自行车,总要给村里人捎点盐,油,酱,醋等调几调料和日用杂品,笸罗,簸箕,木锹,杈子等农用家具,就象村里雇的采购员,劝人们少跑几趟城,一怕危险,二误农时。他是村里人的贴心人,自始自终,从没更改。

对于村里有能力,有见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他极力推荐,当工人,参军或外出干事,他都会帮开介绍,开绿灯放行,有好多年轻人走上了正道,成了国家的有用之人,中流砥柱。“时光任苒,日月如梭”,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在饭后茶余,都会想起他,都会告诉他们过去困难时期的救命大恩人,如今退休在家赋闲的高宏斗老人。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只要心系群众,贴近群众,一心为群众谋利益,他的形象就会永远地刻在人们心中,让人永远铭记,不会忘记!

  
 · 李守云
REMEMBER
山西省五寨县孙家坪乡海子界村人,喜欢文学。现任浙江东阳建工驻太原分公司总库管。
支持 

第870期

投稿微信 XU15698667183
山西·五寨 YANCHENGWENYUAN·2023

点击左下角砚城文苑阅读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