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指南:您可能摄入过多蛋白质的 6 个迹象

 东方说美食 2023-04-23 发布于山东


按语:

人的一生都在向往远方,小编只想陪伴您去到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大家好,我是东方说美食。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许多人从每周菜单中剔除,但蛋白质总是受到好评。原因很简单:蛋白质是强健骨骼、肌肉、皮肤和身体几乎所有其他部位的必需营养素,它负责数千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以确保您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摄入越多越好

尽管有些权威专家建议从蛋白质中摄取10%~35% 的每日热量(相当于 50 克~175 克),但人们通常采用高蛋白饮食来减轻体重或调理。2022年的一篇评论发现,摄入比建议摄入量更多的蛋白质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增加摄入量对运动表现没有显著改善——它只会导致有抵抗力的健康成年人的肌肉增长微乎其微。

事实上,吃太多蛋白质对健康人来说弊大于利,通常会牺牲纤维、碳水化合物或其他必需的营养素。长期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对肾脏、肝脏和骨骼造成负担,并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10种最佳素食蛋白质来源

1、总想小便

如果您觉得自己总想小便,可能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蛋白质。我们的肾脏一次只能处理这么多蛋白质,因此被分解的蛋白质产生的废物可能会堆积起来。

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采用植物性和低脂肪乳蛋白饮食的人患肾结石的风险低于那些食用高肉类、动物性蛋白质和低钙饮食的人。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那些吃高动物蛋白饮食的人尿酸产量增加,导致患肾结石的风险增加。

摄入过多蛋白质导致的过多废物堆积也会造成酸性更强的环境,让您一直有想小便的冲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酸量增加也可能导致骨骼和肝脏出现问题。

2、很害怕

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帮助您在夏天增强体质或更接近您的目标体重,但它是否也会助长您的忧郁情绪?也许吧,尤其是当您每天所摄入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偏离正常水平时。

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可能会增加健康成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可能与焦虑、抑郁和压力有关。这些结果与碳水化合物负责释放血清素,因此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尽管如此,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因为也存在相互矛盾的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高脂肪饮食对非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没有影响。尽管如此,请摄入均衡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3、便秘了

高蛋白饮食通常纤维含量低,尤其是当您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是动物产品时——这会对您的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纤维有助于清理肠道,它只能依靠收入适量植物性食物,其中包括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坚果和种子等食物。

考虑将蛋白质摄入量与同时提供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混合,例如全麦、豆类或豆豉,这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您还可以尝试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以获得更多的健康益处。

4、体重逐渐回升

高蛋白饮食经常因帮助人们在短短一周内减重而受到称赞,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遵循高蛋白饮食通常意味着吃很少的碳水化合物,从长远来看,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持续的。这可能会导致对食物的渴望和更少的能量来进行早上的锻炼,并且可以让您恢复您努力减掉的体重。

不要做任何您不愿意做的跟减肥相关的事情。 这是因为一旦您减肥,您的大脑当然可以调整它的行为,但它需要您继续努力来维持它。选择限制性饮食(如生酮饮食)可能不是长期健康的最佳选择。

5、总是很累

即使您每晚都能获得梦寐以求的8小时睡眠,但由于多种原因,摄入过多蛋白质仍会使您的身体感到疲倦。首先,我们现在知道过度消费会使您的肾脏、肝脏和骨骼紧张——导致它们超时工作。此外,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会影响我们的大脑,使我们无法每天保持敏锐、专注和精力充沛。

由于碳水化合物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您可能希望增加健康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例如全麦、水果和蔬菜,以使您恢复到最佳状态。这不仅可以帮助您恢复精力,还可以获取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让您的身体整体保持健康和快乐。

6、口臭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尝试过生酮饮食,您可能听说过“生酮呼吸”这个词。当您更专注于摄入蛋白质和脂肪而不是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您的身体必须调整并产生闻起来很难闻的酮,比如丙酮(指甲油去除剂中的成分!)

尝试找到一种更平衡的宏量营养素消耗方法将帮助您的身体重新启动并运行碳水化合物,并让您的呼吸再次变得清新。尝试将多种动物蛋白来源换成植物蛋白,例如全谷物和豆类。您仍然可以将蛋白质摄入量保持在日常需求的高端,同时增加健康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底线

吃太多蛋白质(和任何类型的营养素)可能对您的健康弊大于利。从长远来看,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并享用各种植物性食物可能比专注于短期收益更有益。浏览我们收集的富含蛋白质的美味食谱,寻找想法和灵感,将其作为您今天均衡饮食的一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