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静默。

 乱爬的壁虎 2023-04-24 发布于江苏

2022年4月20日 

三月二十

谷  雨


开怀大笑

胡思乱


时光匆匆,转眼已至谷雨,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时至暮春,就要跟春天说Bye~Bye啦。如此美好的春光,我与我的城却在“静默”中,今日已是我静默的第九天。不必感叹了,若是生活如愿,叫做精彩,若是不如意,就叫经历吧。

谷雨,单从字面理解应是农田里的谷物得雨而生吧。“春雨贵如油”大概说的也是这段时间,土地脉动,春雨滋润谷物生长。似乎每一个节气都会有一些传说故事,大概披上神秘的故事色彩更利于代代口口相传吧,谷雨的来历也有三种传说。

第一种:传说黄帝于春末夏初的时候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在这天正好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天空竟落下了无数的谷米,于是,后人便把这天定名为谷雨。

第二种:仓颉造字时天下正遭灾荒,而天帝感动于仓颉造字有功,命天兵天将打开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使得苍生得救。

第三种:一个叫“谷雨”的少年在一次洪灾中奋不顾身的救了很多乡亲,同时也救起了一个化身牡丹花的少女,后来“谷雨”发现这株牡丹花就长在邻居家,乡亲们为了感谢“谷雨”救了众多乡亲,就把牡丹花开的时节定为“谷雨节”。

仓颉的传说较为主流,谷雨祭仓颉,赏花喝新茶。今天的央视新闻也引用了这个版本的传说,为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十三年前,“联合国中文日”就定在谷雨这一天。虽然人人都知道天上是不可能掉馅饼的,也不会掉谷子。但却不能阻止人们心怀这样的美好愿望。

食·香椿

俗话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香椿是一种树的叶子,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吃了。食香椿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北宋魏国公苏颂在所著的《本草图经》中写道:“椿木实,而叶香,可啖”,这是最早文字中食用香椿芽的记载。随后的各朝各代都有相关食香椿的诗句流传下来,看来中国人的生活中早已流淌着一种香椿情怀,香椿的味道只有中国人知道。

野生香椿的产量扛不住吃货们的需求,价格也是蔬菜中的爱马仕。近些年开始大棚培植,香椿澎湃绵延的味道并不是每个人能接受的,香椿粉说那是春天最美的味道,香椿黑说闻起来就像生化武器的味道。

静默期间,每天特许两小时的外出购买时间,超市已经难觅香椿踪影了,所幸菜场还有少数摊位有卖,但不是特别鲜嫩,摊主说现在的香椿已经过了最佳采摘期了,最鲜嫩的香椿叶片是红色的,现在的叶片已经转绿,口感也会老一些,不觉莞尔,为了应景,买了两把回家。

✦  谷 雨 时 节

 Grain Rain 

为什么谷雨食香椿这件事情,从古时流传到现在却变得不合时令了呢?我查了一些资料,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谷雨食香椿的习俗源自我国的北方,北方的天气较南方冷一些,香椿鲜嫩正当时。而对南方来说,谷雨时节平均气温已达20度以上,天气热了,香椿也就老而过季了。

2、工业发展引发地球气候变暖,古时谷雨时节的气温与今可能存在差异,而植物的生长与气候息息相关的,气温高,植物生长速度也快。

3、二十四节气在历史的演变中,居然出现过次序颠倒的现象。在汉代,曾经先谷雨后清明,且不少典籍中有记载,所以不用怀疑是误传,摘抄如下:

《汉书律历志下》记载:谷雨,今曰清明。中昂八度,清明,今曰谷雨。

《朱子语类》写到:在先生处见一书,先立春,次惊蛰,次雨水,次春分,次谷雨,次清明。云:汉历也。

《天原发微卷十》中记载:三谷雨节清明中,谷雨者,雨以生百谷。清明,物生清净明洁。也是把谷雨放在前面,清明放在后面。

历史倒底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总之到了《新唐书》、《旧唐书》又翻了个身,清明在前,谷雨在后了。食香椿的最佳时节应是清明前后,如果食香椿的习俗正是在汉代形成的,那逻辑就通了。

香椿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极高,几乎是肉类的10倍,可以通过焯水的方式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焯水时间15秒为佳。香椿的吃法当中最有灵魂的搭配就是香椿炒蛋。两把香椿,做了两次炒蛋、一次香椿蛋饼,香椿老了,意味着春天也要过去了。

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去年和管家到常熟尚湖赏牡丹,未曾想今年的牡丹时节居然被禁足了,出小区大门还得保安叔叔签字放行,四十多岁的人活成了仙德瑞拉,大叔缓缓的放下大门上系着的绳子,在疾步迈出的身后传来殷切的大声关照,不要超过两小时啊,早点回来呀。

翻开去年的朋友圈,云赏牡丹吧。喜欢在朋友圈里记录,并非为了炫耀什么,而是认真对待发生过的生活点滴,将那些难忘的瞬间用手机拍下来,用文字描述,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于人间,灿烂热烈的活着,在情绪低落或失意的时候,拥抱旧时的风。

想被卷进

温柔的清风

品·雨前茶

我平时不太喜欢喝绿茶,其一觉得绿茶口感稍有轻涩,其二绿茶不太适合我这种贫血的人。前阵子与珍珠莫莫相约下午茶,想到谷雨要品雨前茶,问莫莫是否有?她恰好有别人送的安吉白茶,且是明前茶。明前茶较之雨前茶更为珍贵,且喝且珍惜。

明前茶

      NICE DAY

h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