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身“屠龙之术”的“黄老之学”,为何转到了“养生赛道”?

 恶猪王520 2023-04-26 发布于新疆
图片

本 文 约 5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min

这本是汉景帝治下平平无奇的一天。

然而对诗经博士辕固生而言,这却是他此后余生中最漫长的一天。

此刻就在他的面前,一头野猪正在发出令人牙酸的哼哼声,那畜生用鼻子拱了拱地面,又斜斜地瞄了辕固生一眼,忽然扭过头去,沿着兽圈轻快地小跑了起来。

汗液从辕固生的毛孔中涌出,淌过他早已不再年轻的面孔,沿着脖子向下一直滑落到衣裳里,风起时后背一片冰冷粘腻,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正在绕圈的畜生忽然停了下来,辕固生的寒颤似乎让它感到了些许的不快,它转过身来,冲着辕固生呲起了自己的獠牙。

巨大的压迫感瞬间袭来,辕固生咽了口唾沫,这感觉似曾相识。没错,刚才皇帝生母窦太后发怒时带来的恐惧感,跟眼下自己所感受到的如出一辙。

辕固生有些后悔了,他对自己的处境本来是有一点心理准备的,毕竟窦太后在向他这个诗经博士求问黄老之学的时候,他曾那般骄傲地说出“此家人言”的话。不过话说回来,他的回答却也没错,西汉官学里确实没有黄老之书,说它们是'家人言'——也就是诸子私家之言——合情合理。谁能想到窦太后真的会冲冲大怒,怒斥儒家之说乃是“司空城旦书”呢?

巨大的压力让许多乱七八糟的想法都窜了出来,城旦,他想起来了,始皇焚书之时,若有人私藏儒家典籍,一经发现便要被黥为城旦,也就是服劳役的苦力,正是归司空管辖。把儒家之说斥为“司空城旦书”,莫非窦太后是在暗示自己什么吗?呵,可惜当今陛下却是个好皇帝。

想到这里,辕固生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铁剑。这是皇帝送过来的宝剑,皇帝是个孝子,不敢悖逆太后盛怒下让辕固生入圈击彘的命令,可皇帝也是个仁君,他挑了把上好的利刃借给自己防身,剑柄上传来的粗糙触感让辕固生多少感觉到了一丝暖意,原本绷紧到了极点的精神略略松弛了那么一线,于是他长出了一口气。然而正是这样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激怒了面前野猪,它高亢地嘶嚎了一声,猛地低下头,对准辕固生冲了过来。

在某个短暂的瞬间,辕固生的世界里一切都消失了。声音、色彩、味道、太后、皇帝、诸子、百家、司空、城旦,一切的一切全都消失不见了。只有手里的这把铁剑,依然昭显着自己的存在,他胡乱地把铁剑对着野猪来袭的方向伸了出去,然后听天由命地闭上了眼。

巨大的力量通过剑身传递到了辕固生的手上,他腿一软,斜斜地坐到了地上,手里的铁剑更是早早地被他撒开。紧接着一阵骇人的嘶叫声从身边传来,他睁开眼,看到一旁正在翻滚挣扎的野猪,那铁剑从野猪头颈的左侧插了进去,随着它又一次猛烈的挣扎,结结实实地跟地面磕了一下,又捅进去了三两分,很快,那畜生便只剩下了干喘的气力。

辕固生一击刺豕、豕应手而倒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窦太后的耳中。这位失明多年的西汉太后沉默良久,最终还是选择了放过这位年逾古稀的诗经博士。只是在她此后余生中,诸儒生博士“具官待问”,再不能更进一步。

黄老之学的美好时代


辕固生生不逢时。

西汉之初,正是黄老之说风靡之际。所谓“黄老”,指的乃是黄帝与老子,其中老子是道家始祖,写下的《道德经》五千字洋洋洒洒,玄而又玄,构成道家的核心理论;而黄帝则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道家之人伪托黄帝之名,成书数卷,广为流传,最后形成了“黄老”并列的道家学派。

图片

《仿李公麟授经图》,明,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1.8厘米,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汉初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功臣诸侯,每每皆以黄老之学为治国理政之要义,崇尚清净无为,与民生息。刘邦在入关之初便尽废秦法,仅与父老约法三章,化繁为简;曹参为相之后,更是萧规曹随,以“无为”为执政的第一要务,司马迁盛赞他“清净极言合道”,因此“天下俱称其美”。等到文景之际,黄老之学俨然成为西汉官方思想,《史记》载:“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言,尊其术。”

其实在秦汉之际,这种假借黄帝名号写出来的书还有很多。《汉书·艺文志》中一共列出12类26种黄帝作品,其中不仅有道家的《黄帝四经》,更有医家的《黄帝内经》、阴阳家的《黄帝阴阳》、天文家的《黄帝杂子气》、兵家的《黄帝》乃至房中术的《黄帝三王养阳方》,而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还得算是道家搞出来的这“黄老之学”。

不过这黄老之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图片

《老子骑牛图》,北宋,晁补之,纸本水墨,纵 50.6厘米,横20.4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了老子骑牛出函谷关的典故

今天提及黄帝与老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必然是“乘龙升天”“骑牛炼丹”,不过可惜的地方在于,这些都是后来道教发展过程中人们为这两位始祖级人物赋予的刻板印象。在秦汉之际,黄老之学讲的不是成仙得道、吐纳修真,而是“无为而治”“因循而治”“以道生法”“以法治国”——简单来说,这个学派认为天地间的万物之源就是“道”,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道”是产生万物的源头,那么也就自然在万物出现之时便明确了其内外性质,所以在治理国家的时候,统治者不应该过多地进行干预,而是让大家各尽其职,顺其自然地去做事,也就是“无为而治”“因循而治”。

不过万物这内在事实为“形”,外在称呼为“名”,偶然也会有形名不符的时候,那么此时就需要以法正之。所以你看,“无为而治”与“以法治国”这样一对看上去就很矛盾的理念,竟然奇妙地被统一起来!

当然,有熟悉诸子百家的朋友看到这里,肯定也会大呼不解:为什么黄老之学中提到的这个“形”与“名”,跟法家申不害的“刑名之学”看上去如此相似?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申不害的法家思想,本来就是从黄老之学中悟出的。而黄老学派又向来认为“生万物”,所以再将法家的刑名思想吸收回来重新利用,那也是非常合理的。

道法融合,本来就是战国后期的趋势之一。法家过于强调“法”与“术”的实际操作,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便于统治,但是在理论建设上未免就有些薄弱。而道家则恰恰相反,《老子》一书言简意丰,经过庄子等后学的继承和发扬后,理论上已是十分丰富,所以道法融合之后,既有理论思想,又有统治权术。

图片

《崆峒问道图》(局部),北宋,杨世昌,绢本设色,纵28.2厘米,横49.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实际上汉初的黄老学说不仅吸纳了许多法家的思想,更是吸纳了阴阳、儒、墨等各家之思想,太史公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经专门就这一问题撰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论六家要旨》,被后世奉为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反映出黄老学说的两大特点:一是能装,只要承认“道生万物”,就总能想到办法把需要的内容装到“道”的框架下;二是事少,跟版本众多、文献广博的儒家经典比起来,黄老之说的核心文献《老子》也不过只有五千字,《论六家要旨》更是千字短文。只要领会了其中精神,就能治国理政,正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必须承认,汉初饱经战乱,早已是民生凋敝、不堪压榨了,在一个将相出行都需要坐牛车的社会里,任何事情都比不上休养生息更加重要。因此黄老之学强调言简事少,推崇无为而治,理所当然地成了当时治国理政的最佳选择。从高祖建国到武帝之初,汉朝已经从百姓流离、满目疮痍的混沌浊世逐渐发展成了廪庾尽满、物产丰饶的繁荣盛世。《汉书·食货志》记载,武帝初年时“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而黄老之学的缺点,也终于暴露了出来。

黄老之学的缺点,恰恰就是它的优点。

黄老之学相关理论晦涩,难以解读,仅仅一个基础概念“道”字,便在《道德经》中出现了数十次,而概念却各有参差,众说纷纭,这显然不利于平稳之世的思想统一。关键文本不仅难懂,还强调“事少而功多”,在文本数量上差了别人一大截——《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的有道37家,共计993篇文章,而儒家仅仅是治《春秋》的就有23家,文章948篇!

同时因为“无为”且“包容”,所以在黄老之学风靡朝堂的情况下,其他学说也蜂拥而起,蓬勃发展的各种思潮并没有选择主动融入黄老学派,却是野心勃勃地试图将其取而代之,其中对黄老学派威胁最大的,当然是儒家思想。

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富强起来的不仅仅只有中央,还有地方。可在“因循”的理念下,君主对臣下的控制力却极为薄弱。诸侯王自为法令,拟于天子;郡县豪强尾大不掉、武断乡曲;北方匈奴横行边塞,虎视眈眈,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呼唤着“有为”。

那么,新的思想将来自何处呢?

天人感应:来自儒家的终结者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驾鹤西游。而昔日做胶东王时便“乡儒术”的武帝于次年下诏,求治国方略。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武帝即位之初曾广招儒士,欲立明堂并巡狩封禅。然而在喜欢黄老之学的窦太后看来,这无疑是年轻皇帝的一次挑衅。因此她命人私下寻访武帝身边儒臣之“奸利事”,而后以“毋奏事太皇太后”这样的罪名将御史大夫赵绾与郎中令王臧捉拿下狱,逼其自尽,让武帝好好领略了一番“道法合一”的厉害之处。而现在,这位年轻的帝王要发起反击了。

儒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都看得出来,黄老之说的末日,已经迫近了。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总结过秦汉之际儒道两家的关系,道是“世之学老子者则黜儒学,儒学亦黜老子”。在晦涩难懂的《道德经》中,最为清晰醒目的,是对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仁义——的疯狂诋毁:

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图片

《道德经》,宋苏辙解,明万历刻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因此辕固生在窦太后向其垂问黄老之学时,以轻蔑的口吻说出“此家人之言”似乎也变得可以理解了:因为对儒家来说,黄老之学原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异端。一旦得到机会,他们便要理所当然地发起反攻。

只不过最终在这场反攻中胜出的那个人,拿出来的是一套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新玩意:那便是“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

提出这套思想的人名为董仲舒,他少治《公羊春秋》,于景帝时成为博士——算得上是辕固生的同事。在武帝下诏求治国方略之后,他上天人三策,声称自己从《公羊春秋》中领悟出了治国之道,这治国之道的核心便是“大一统”。春秋》中记述数百年之天象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若君主顺天而行,则四时安泰;若逆天而行,则灾异不断。而之所以天人可以感应,是因为天乃万物之祖,王者乃是上承天意而生的,因此才能沟通上天!所以天下必须要奉天子为一尊,若为一尊,除了“孔子之道外,其他的学说就应该“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一语成谶!

后世学者在研究黄老之学的时候经常会面临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既然汉代史料中曾反复出现过“黄老之学”“黄老之说”的字样,那必然意味着除了《老子》以外,还应该存在托黄帝之名写成的道家典籍,然而这典籍长成什么模样,却无人知晓!堂而皇之出现在《艺文志》里的《黄帝四经》,显然已经是西汉时的一门显学了,地位应该还在《老子》之上,可这《黄帝四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大家上穷碧落下黄泉,苦苦追寻而不得。后来有人推测,窦太后死后,当年曾被赵绾、王臧之事牵连的武帝舅舅田蚡出任宰相,这本《黄帝四经》,肯定是在这个过程中惨遭毒手,以至失传。

虽说这推测十分合理,然而许多谜团依旧萦绕在大家心头,1973年,这个谜团终于被彻底揭开了。

重见天日:沉睡千年的《黄帝四经》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一个漆奁。漆奁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几卷帛书。而帛书上一共记载了6篇内容,前后相连,并无分割,在帛书的最后,是《老子》。

这座墓的墓主大概下葬于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彼时黄老之学正大行其道,陪葬《老子》,并不稀奇,稀奇的地方在于帛书共计一万六千余字,其中《老子》被分成了《德》与《道》两部分,抄录在帛书最后,在它的前面,另有四篇文章,分别被命名为《经法》《十大经》《称》和《道原》,什么文章会有这等资格,竟然能被抄录于《老子》前面?答案呼之欲出。

一些学者很快断定,这四篇文章便是传说中的《黄帝四经》。而随着对这四篇文章的解读逐渐深入,学者们的推测也被一一证实长久以来笼罩在《黄帝四经》身上的迷雾终于被彻底揭开,如果说《老子》记载的是黄老之说的理论源泉,那么《黄帝四经》就是黄老之说中真正的屠龙之术。从治国之术到军争之道,从形名之说到理政之法,四篇内容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联系,在《老子》的理论基础上勾勒出了一套完整的'黄老学说'体系。

图片

《黄帝四经》帛书(复制件),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版本馆

原本名满天下、统治西汉政坛数十年的《黄帝四经》,在尊儒后的数年时间里悄然绝迹,从此再无踪影。不幸中的万幸在于,道家除黄老二人之外,另外还有一位大能,唤作庄子。

说来有趣,今天大家提到庄子,对他的印象往往是清净无为,擅长养生。可你若是细读过《庄子》文本就能知道,这书中虽然有养生篇,但庄子本人却并不以养生而闻名。太史公在《史记》中提起他时,说的是他“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换而言之,就是道家学派中向儒家发起进攻的“吹鼓手”。

本来按照庄子与儒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哪怕儒家得势后禁绝的道家之说只有一个,那也必然得让庄子占上。可天下的事情就是这么巧,西汉末年有位庄遵先生在蜀地讲学,推崇道家之说,精通养生之术,因此也被人称为“庄子”。所以一来二去,两位庄子的形象发生了混淆,庄子在外人眼中的形象由擅长口舌之争、喜欢诋毁儒家的辩论能手变成了养生达人!若是庄周泉下有知,定然要再写篇寓言,好好讽刺一下这事。

图片

《梦蝶图》,元,刘贯道,绢本设色,纵30厘米,横65厘米,现藏美国王己迁先生怀云楼。“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借庄子在自己梦中变成蝴蝶的故事,比喻人生如同梦境一般变幻无常

而与此同时,老子的形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失去《黄帝四经》的支撑以后,玄而又玄的《老子》也逐渐退出治国理政的角逐。幸运的地方在于,武帝虽然推崇儒家、摒弃黄老,但他对道家思想中的养生之道却依然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皇帝的带动之下,《老子》竟然焕发出了第二春,与《庄子》一起,成了养生之学。

图片

《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金刻本。西汉末年,有位庄遵先生在蜀地讲学,推崇道家之说,精通养生之术,因此也被人称为“庄子”。所以一来二去,两位庄子的形象发生混淆,从此出现庄子清净无为、擅长养生的固有印象

于是在昔日朝堂上搅动风云的“黄老”道家,最终转换了赛道,变成养生修身的“老庄”道家。而随着道家养生之学的逐渐兴起,热衷于推销“长生之术”的神仙方士也开始试图深挖老庄文本中的神仙之说,最终一个好好的“道家”,硬是变成了“道教”的雏形。

图片

终南山下的老子铜像

曾经与儒家争锋数百年的道家,最终日渐衰落,再不复汉初盛况。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汉书·艺文志》中,道家依旧能在十家典籍里排行第二,仅次于儒家。而班固则在文中不无感慨地追溯了道家的本源:“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算是为道家在西汉的辉煌,做下一个小小的注脚。

图片
END
作者 | 刘志斌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火炬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 4月下,原标题为《文本流变中的学派争鸣从'黄老之说'到'老庄之学'》,有删节,本文系“国家人文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 4月下,原标题为《文本流变中的学派争鸣从'黄老之说'到'老庄之学'》,有删节,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