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无争推上

 洛河天宇 2023-04-28 发布于上海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个人释义

江水天池能够变成众谷溪流归往的缘由,是它好处低位,所以会成为百谷之水的君王。因而圣人将要进治于民,必定用自降而下的宣意;将要前率民众,必定以身施令告之四方。所以圣人居于尊崇的地位而民众没有多余的负累,居于先位而民众不会妨害。因而天下甘愿推奉他而没有嫌恶。因为没有争引,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和他辩讼的。

个人理解

大海的深度和宽度远远超过川谷的沟壑,虽然处于最低的低位,却拥有高度的差距,巨大的容量,所以能在重力的牵引下汇聚众多的溪流,有了包举宇内的广阔心灵,有了囊括四海的肚量,才能在低处积聚无穷的力量,呼应众意而自成无上的统御。自上而下的指令若不能从基础的本位出发,从现实的状况分析中思考解决办法,只从自身的位置推想,那就是上浮虚空的空想,唯有将自身自降到最低的根源,才能脱离幻想,在下层的激烈冲突中发现问题的根基,从更宽阔的视野中得到统一的矛盾理念,然后从实际的深入中获得解决纲领。以身作则的施行条令,用切身的行为来作为呼告,他人从此中得到感召,自然跟着行动,将自身的利益放置在众人之后,通过实现人们的真切愿望,自我也在共同的收获中实现价值。

圣人虽然处于名誉的高位,却常常自降为广大的低位,倒不如说,自处为下而符合本然广大的意愿,行为虽有率先的趋势,却暗合发展的动向,人们自然跟随其后,将他推上尊崇的巅峰,把他视为风暴归航中的唯一灯塔,如此不仅不会受到多余负累的重压,同时也不会妨害他的行为,还要帮助他完成大同的伟业。没有过度的争引,而是从顺万物的天然,在辅助中使得各自完成自发的意愿,人们都在自我的化育中得到本性,和谐的环境中在调和的对立中长久安定,此时也就没有高度激烈的对抗争斗,如此便无人相争,万物都说我自为之,这样自然合道的圣人又有谁会和他相争?正是因为合乎众人的利益,个体的全面实现也促进了团体的良好发展,合理化地解释在各自的阐发中越加确证,体系的无阻力构建在众多支持下有序推进,生命的感性活动得到彻底展开。

结语

善下众王,本言群身。自推而上,不争天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