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字形入手,读懂《芣苢》的劳动过程

 新用户78684458 2023-04-28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从字形入手解读《芣苢》

上海市位育中学  郝景鹏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周南·芣苢》

图片

《芣苢》是一首小诗,总共三章十二句四十八个字,短小、质朴、隽永、可爱。它是一首农事诗,在《诗经》当中,这类篇目也不算少,毕竟《诗经》多数篇什是农耕社会的产物。《芣苢》结构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虽说重章叠句在《诗经》中比较普遍,但全篇仅仅变换六个动词,这在整部《诗经》中还是极其少见的。

《芣苢》写了一个采集劳动的过程。芣苢,就是车前草,这是一种不择地而生的草本植物,草地、路边、河岸、沟渠,散乱地排布着。今天,中医学认为它有药用价值,估计在《诗经》时代,人们对它没有那么多的认知,要么作野菜,要么当猪草。采摘芣苢,属于轻体力劳动,不难推知,诗中的劳动者应该是女性。从诗中描绘的情形来看,这又是一种集体劳作,往往是一群少女或村妇聚集在一起劳动。作为“歌”的属性,《芣苢》明显地带有唱和的色彩,像一场小型的合唱。在《诗经》当中,《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与之高度相似。夕阳在山,一群采桑女劳作归来,呼朋引伴,边走边唱,字里行间跃动着欢快轻松的气息。汉乐府里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风格。多人聚集,艰辛的劳动也变成了愉快的歌唱。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苤苢》:“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用俏丽的语言努力再现当初的场景,可谓以诗解诗,是非常恰切而又烂漫的解读。

这首诗不难读懂,要弄懂这首诗,关键在于抓住六个动词。抓住了六个动词,可谓纲举目张。采、有、掇、捋、袺、襭,不仅是劳动过程的描绘,而且有着明显的情感递进。

理解六个动词传达的意思,不妨从字形的角度切入,进而揣摩情感意蕴。

图片

《说文解字》:采,捋取也,从木从爪。一木一手,典型的会意字,形象地表现采摘的动作,用手爪从树上采集果物。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用最原始的手段,向大自然索取衣食。采集,是一种重要的农事活动。无论是走到田野里,还是爬到树丛中,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来获取果实。《诗经》中采集的植物种类很多,清代顾栋高《毛诗类释》做过统计:蔬菜类38种,野草类37种,药物类17种,比如采薇、采葛、采桑、采萧、采艾、采苓、采蘩、采蕨、采蘋、采芑、采荼、采菽、采莲、采菱、采卷耳、采荇菜等。“采”字上部的手,形象地揭示了劳动的真谛。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着一“采”字,就揭开了这一场采集劳动的序幕。

图片

《说文解字》: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段玉裁解读:“有”字的构成与日食现象有关,“日不当见食也,而有食之者,孰食之?月食之也。月食之,故从月”。日食,又称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段注尽管不够科学,但也看出了月与日食之间的关联。值得关注的是,“有”字上面的“又”,许慎解释为表声部分,而“又”本身又是一个象形字,象右手形,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比如:友、反、取、受等。基于此,我们未尝不可联想,“薄言有之”的“有”,也可以想象为用“手”采摘的过程。因为“手”的出现,才自然拥有了更多的劳动成果。

“采”和“有”,表现了劳动过程。虽然辛苦,但确有收获,因而劳动是愉悦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虽然马克思描绘的是理想社会的图景,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劳动的双重价值:既是谋生,又能产生精神愉悦。在人性的层面上,马克思的话是普遍适用的。

如果说第一章的“采”和“有”,还只是从整体上写劳动场景的话,那么第二、第三章,我们很容易看出,劳动带来了收获的累积,累积带来了更大的愉悦。

图片

《说文解字》:掇,拾取也,从手叕声。形旁为“手”,“掇”字表示用手捡拾的动作。值得关注的是它的声旁,包含了四个“又”,也就是四只手,我们发挥一点想象,可以再现采摘芣苢时手忙脚乱的样子,遍地皆有,触目都是,恨不得生出很多只手来。忙且快活着,一个“掇”,透露出人们劳动时的愉悦心情。再加上,又是那么多人在一起,劳动时还会变着花样比赛采摘的多少,欢声笑语弥漫在田间地头,一时间也忘记了劳动的艰辛。“掇”字极具有画面感,少女的天真活泼或村妇的欢声笑语,毕现目前。

图片

《说文解字》:捋,取易也,从手寽声。寽不仅表声,还可表意。段注:“五指寽者,如用指取禾之谷是也。”五指并拢,显示取物之易,表现劳动的轻快愉悦。“寽”的上部与“采”字同,从爪,与手相关。下部的“寸”,是一个指事字,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从“寸”的字往往也与“手”有关。整个“捋”字,三个构件都与“手”有关,让我们联想到诗中女性轻盈而娴熟的采摘动作。

如果说“掇”还是一片一片地采集的话,“捋”则是成把成把地取下,节奏快了,频率高了,心情更加愉悦,氛围更加欢快。芣苢遍野,恨不得全都摘下带回家,有点贪心,更有些醉心,忘记了辛劳,完全沉浸在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享受中。如此欢欣,如此富有诗情画意,不论是参与者,还是千秋之下无数的读者,都会陶醉。

高潮还在继续。第三章“袺”和“襭”,本是两个和缝纫相关的字眼,这儿却与采集有了关联。

图片

《说文解字》:执衽谓之袺。《辞海》:手执衣襟以承物。通俗的说法,提起衣襟兜取果实。

图片

《说文解字》:以衣衽扱物谓之襭,从衣颉声。《辞海》: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承物。说得明白些,就是把衣襟掖在腰带上盛取东西。

衣襟成了临时的篮筐,也可能是手提的篮筐已经装满。眼前的芣苢还多着呢,采摘的兴致还高着呢。于是,灵心一转,就地取材,提起衣襟兜起来;衣襟又满了,再把衣襟掖在腰带里,摁了又摁,塞了又塞,严严实实,满满当当。我参与过拾棉花的劳动。有时是准备好篮筐,把洁白的棉花如云朵一般放进筐里。有时候工具不够用了,往往看到大人们急中生智,把衣襟兜起来,把一朵朵棉花放进去。值得关注的是,“襭”比“袺”更进一步,把衣襟掖在腰间,显然表示能盛得更多。

第三章是盛装芣苢,“袺”和“襭”很好地表现出收获之丰,从而显现心情之愉悦。

全诗三章十二句,只变换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却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质朴、简洁、纯净的背后,彰显了《诗经》的魅力。六个动词,两两搭配,“采”“有”是劳动过程;“掇”“捋”是轻盈而迅捷的动作;“袺”“襭”,描绘的是如何摆放采摘的成果。不断变化,又逐步递进。诗句简约而不简单,既写出了欢快的场景、浓烈的氛围,又表现了劳动者愉悦的心情。这里有对大自然的谢意,更有着享受劳动的愉悦。场景如在读者眼前,歌声缭绕耳畔,笑语欢颜跃然纸上。劳者即歌者,他们用歌声把这个场景定格,使它穿透两千多年的时间帷幕,至今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芣苢》虽为短章,却极耐咀嚼,令人涵泳不尽,余香满口。

——《语文学习》2020年第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