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旧事:北京小吃——炸灌肠

 jkjkjk55 2023-04-29 发布于河北

长居北京的人们,很少有人不知道北京炸灌肠的。
灌肠是北京古老独特的传统小吃,已有很久远的历史。灌肠在明朝就有了,《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明万历年间的《酌中志》和清乾隆年间的《都门竹技词》中均记有"爆肚油肝香灌肠"等诗句。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可见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
所谓灌肠就是往猪大肠内灌进各种带作料的内容物。灌肠分好几种:一种为大灌肠,是把猪肥肠洗净后,以优质面粉、碎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种为小灌肠,用绿豆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灌进肠内,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老北京的炸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为最好,明刘若愚《明宫史》中就有所记载。北京最早的灌肠铺一说是后门桥头路东的"福兴居",清光绪年间开业,掌柜的姓普,人称"灌肠普"。他家以真正的猪肥肠灌上碎肉、淀粉和其它香料,煮得不软不硬、煎得不老不皮,色泽粉红,外焦里嫩,浇上盐水、蒜汁儿,吃起来鲜润可口,别有风味。
据说慈禧太后在地安门火神庙进香之余,曾到这里品尝,并大加赞赏。由此,福兴居的灌肠成为定期向清廷奉献的贡品。我严重怀疑这是杜撰的故事:慈禧何曾到过地安门火神庙进香,又怎么可能到灌肠铺品尝炸灌肠!
另一说后门桥的灌肠铺以合义斋开业最早,最有名,它的掌柜以前是后门桥街上摆摊卖炸灌肠的,由于他片的薄、放油多,煎的外焦里嫩,放适量的盐汤蒜泥,吃到嘴里别具风味,吃过的人都想再吃。所以,买卖越做越好,每天做多少灌肠,就卖多少,供不应求。干了两年,约于光绪二十年,他就在后门桥北侧路西,火神庙旁开设了这家合义斋灌肠铺,不久又添上家常菜,到夏天还卖荷叶粥,生意十分兴隆。在合义斋买卖越发兴旺时,有人在他对面开办了福兴居,也卖灌肠。福兴居与合义斋比着干,但总也不如合义斋生意好。不知这两说那个是真?

历史陈案咱们追究不了,但是合义斋的炸灌肠我是品尝过的。那时我住在南锣鼓巷黑芝麻胡同,经常路过后门桥,桥边的和义斋就有所光顾。有两次是去吃饭,更多的时候是慕名去吃炸灌肠。那时别处的炸灌肠都是素灌肠,只有和义斋卖的是肉灌肠,煎锅就在饭堂中间,煎锅上方还有走油烟的罩子和烟筒,看着一片片粉色的肠片被油煎变色,肉香弥散,类似现在的烤香肠,所以就别有风味。价钱记得好像比别处的素灌肠要贵一些。

老北京灌肠
民国以后各大庙会、集市上摊贩卖的炸灌肠,多是用淀粉加红曲所制,蒸熟后,外皮白色,内心粉红。只因团之为肠形,所以蒸熟成"粉灌肠",保持了灌肠的名称,却没有了“灌肠”的实质。后来红曲也不加,淀粉块便是偏白色或偏深绿色,就看是用的何种淀粉制作了。
煎炸时以刀削成菱形小块或直接切成圆片,于平锅内用油煎熟煎焦,盛于碟内,浇上盐水蒜汁,让顾客用竹签扎着吃,自是一道风景。传统的是由猪大肠油或猪板油煎炸,取其荤腥味,但原料是素食,很便宜,成为一种平民化的经济小吃。后来趋向于用素油炸,就真是素食了。
提起老北京灌肠,最最著名的要算原来开在隆福寺街东口,专营灌肠的丰年灌肠店。丰年小店门脸不大,貌不惊人,内里也只有几张桌子。它却名噪京城,也引得我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锲而不舍地追到现在。
丰年灌肠从原料、烹制和小作料等,一直保持者它的传统口味。灌肠主料是选用性味甘平的甘薯淀粉,经蒸熟晾凉,滚刀切菱形薄片,中厚边薄,大平锅旺油煎制,讲究要外焦里嫩。吃灌肠浇的蒜汁,一直沿用传统的石臼捣制蒜泥,煎好的灌肠浇上咸味蒜汁,蒜香扑鼻、异常脆嫩。一些老北京赞扬说:这才是地道的京味灌肠。
丰年灌肠店,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北京人爱吃这里的灌肠,主要还是这个小店,一直执著追求京味灌肠的传统风味和恢复京味新品种。最早先灌肠是用猪大肠油煎的,后来改用了素油。有一阵,丰年小店还增添了京味的"门钉肉饼"和小米粥,也很受欢迎。另外,这里零售生灌肠,回去吃时也滚刀切成小片,用油煎焦,浇点咸蒜汁即可。
丰年的生灌肠也有自己的特色,它既没有“灌”的实质,也没有“肠”的外形,甚至于都没有“外衣”,蒸熟晾凉后,就是一大坨暗色的淀粉“方砖头”,还很压分量。生灌肠里有时还有明显的生淀粉小白疙瘩,切好煎熟后倒也不影响口味,好在丰年灌肠真材实料、现做现卖,没有添加剂、吃着放心。

丰年灌肠店都不大,进门就是柜台,有营业员在收款开小票。拿了小票就可以直到小铺最里面,窗口里面的师傅示意把小票丢进一个小水盆里,你就可以找座坐下等。隔着大窗口可以见到煎灌肠的大平锅略微翘着,下半锅是热油在煎灌肠,上半锅是切好预热待煎的生灌肠。师傅看小票的数量,把相应分量的生灌肠推到热油里煎,煎好了用个纸盘一扣,用铲子一翻就是一盘。盐水蒜汁要自己浇,不能浇多,浇多了齁咸。

丰年灌肠
丰年灌肠切的滚刀片也很有特色,它不像有些地方的灌肠片是机器切的,厚薄一致。丰年灌肠片是人工手切的,每一片都要切出有厚有薄来,这样煎出来薄的地方是脆的,厚的地方是软软嫩嫩的,有弹性,正所谓“外焦里嫩”,你吃一片,就能把这些滋味都咂摸出来,或许这就是丰年灌肠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每到隆福寺,或者路过美术馆或东四,都会去找丰年灌肠店解解馋。别看门脸不大,只有几张桌子,却多是宾客满门。不仅是老人喜欢吃、也有年轻人光顾;不仅老北京人拥趸,也有外地的粉丝。不过有时我们请外地朋友在北京风味馆子里(不是丰年哟)点上煎灌肠时,有人并不买账。南方人不喜吃生葱生蒜,我也不喜吃生葱生蒜,但吃灌肠例外,看来我还是被北京灌肠征服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会儿,隆福寺街丰年灌肠店早上一开门,就有人开始排队,一直到下班还有人排队等座,有时候甚至要排三个队。后来隆福寺街没落了,隆福大厦关张了,电影院也没多少人去看,客流量就小了。但还是有老顾客从大老远跑到这儿来吃啊。甚至还有出国了很多年,就认这家店来吃的。
上世纪隆福寺街改造,丰年小店消失了一阵,引得老顾客们嗟叹不已。2001年,又在原地重新装修,扩大了店堂,老顾客们又蜂拥而至,再度大快朵颐。不料隆福寺街又一再拆建。丰年小店不得不先转至前门大街、后落脚雍和宫大街,依旧颇受欢迎。我们最初来丰年吃就是几分钱一盘,如今已经变成20元一盘,几十年过去,价钱翻了数百倍,令人咋舌。可是人们这张嘴,十分没有出息,还是要吃。

我们从谈恋爱到结婚,到有了孙子,步入晚年,那么多年一直追寻着丰年灌肠的滋味,认定哪儿的炸灌肠也比不上丰年灌肠。也曾为它的一度消失而怅然,也曾为突然有了它的踪迹而兴奋,也理解京味特色小吃店坚持的不易,也接受它越来越高的售价。这不,当疫情一解封,我们第一次开车进北京,就去了雍和宫大街的丰年灌肠店,再度品味久违的丰年风味,又带回了两大坨重重的生灌肠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