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35)——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

 在下不敏 2023-04-29 发布于四川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樸。樸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大家好,本期我们一起来读《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老子本章承接上章所讲,继续就无为做更深入的阐释。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这里的“雄”与“雌”是类比,类比人们对尊卑、高低、贵贱等的分别取舍。

在《易经》中,乾卦之象为天、为阳、为雄、为尊……,坤卦类之象为地、为阴、为雌、为卑……。

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男尊女卑的概念。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男尊女卑发生了误解,认为男尊女卑是指男的高贵,女的低贱,并以此来否定女性生命的价值,因而才有了后来对男尊女卑思想的批判。

其实在《易经》中,尊与卑并没有人们所理解的那种高低贵贱差别,有的只是序,秩序的序。

宇宙万物各有不同的特质,特质不同因而其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万物之所以能够各显其能,各尽其用,而不彼此争斗,相互内耗,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有序而行,因此依序而行才是万物各显其能,各尽其用的根本所在

正因为如此,所以尊与卑并非是指万物的高低贵贱,而是指大小、先后、主从的秩序。就如高层建筑的步行楼梯,有谁会认为高处的楼梯会比低处的楼梯更高贵呢

在《易经》中,男人与女人的差别不过就如这步行楼梯一般,没有谁比谁更高贵,谁比谁更低贱,其所不同的只是因其特质的不同,其担负的使命与责任有所不同而已。

因而,《易经》定义尊卑的目的,是要人们有序的,也就是依时、依位去做人做事,从而使人们的作为能够更合乎大道的造化规则——成人成己。

因此,老子这里以雄雌来类比人们内心的尊卑、高低、贵贱等心理标签(也即好恶分别知见),其目的就是要破除人们内心的这些知见。

那什么是“谿”呢?

从山上顺流下至谷底的水称为“谿”。

“谿”从山上流到山下,在获得高处无限风光体验的情况下,没作任何停留的来到山下,并静静的待在山下而无有任何不甘。

也许一个从未见过高山与大海的井底之蛙同样也可以心甘情愿地待在井底,那是因为它对外面风光的体验或感受从没超出过井口的大小。

而“谿”不同,“谿”见过高山之巅的无限风光,对无限风光有过最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但是仍然能够不对这样的体验和感受生起贪爱之心,而是安然自在地顺流而下,而未有丝毫的嗔厌之心。

“谿”为何可以如此呢

因为“谿”无为。“谿”不像人类那样对其所体验到的、所感受到的东西生起执着之心。而这种不贪不嗔,知高而不贪高,处低而不嗔低,超脱高低对待之束缚而自由自在的心,就是“知其雄,守其雌”的内含所在。

这里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觉知。是针对人们的对尊、高、贵等感受的贪爱、抓取而言,没有贪爱、抓取,只有觉知,觉知那种感受,心不被其带着走,就是这个“知”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守”,则是针对人们对卑、低、贱等感受的嗔厌、抗拒、逃避而言,不嗔厌,不抗拒,不逃避,静静地观照着那种感受,与其和平相处,而不是赶走它、消灭它,就是这个“守”所要表达的意思。

因此,人若能做到“知”与“守”,那么就是在效法“天下谿”,效法“天下谿”的自然无为,所以叫“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常德不离”,生下来就有的,先天就拥有的德性就叫“常德”。让先天的这种德性不间断地发挥其用,就叫“常德不离”。

因此这段话是说,人若效法“天下谿”那般的自然无为,那么先天所赋予我们的那个德性就不会离去,因而本性的造化就回归到婴儿时的状态

刚刚出生的婴儿,对任何的感受都没有好与不好的分别,有的只有如何应对。比如饿了就哭,饱了就睡,对饱饿所带来的感受,没有任何的贪嗔,不会对饿产生恐惧或焦虑,也不会对饱产生贪爱,有的只是随顺当下,所以老子要人们“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这里的“白”与“黑”同样也是类比,类比人们外在作为的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等。

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等的标准是什么?

是合道与否。

因此合道就是“白”所表达的意思,不合道就是“黑”所表达的意思。

作为众生的我们,常常嫉恶如仇,眼睛里不能沙子,而且常常为此感到自豪。

而圣人呢?老子在上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我们与圣人的差异在哪呢?就在对白与黑有无好恶分别上

我们执着于白与黑之相,要白不要黑,所以我们常常因为他人的黑而心升烦恼,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正是这种好恶分别之心,让我们看不清人、事、物变化发展的因果,因而在做人做事中不能作出正确、有效的应对进退。

圣人因为懂得“反者道之动”这一大道造化的真理,因而内心不会对白或黑有所执着,所以能够顺应当下人性、事理之需,从而成人成己。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说,人如果做到这般“知其白,守其黑”,那就是天下人所效法的典范。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忒”,在原本的基础上朝着不好的方向发生变化,就叫“忒”。

“无极”,阴阳未判称为“无极”。

这段话是说,成为天下人所效法的典范,就是先天所赋予我们的那个德性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生生不息之本性造化因此得以回归于阴阳未判之时,也就是说本性的造化没有受到任何的后天污染。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荣辱跟黑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黑白是看得见的,而荣辱却看不见,这是其一。其二,对黑白的分别在外,而对荣辱的分别在内。

因而“荣”与“辱”类比的是人们内在的好与不好的感受。

也就是说“荣”与“辱”是一种好或不好的感觉,是一种因胸中一气起伏动荡所产生的不同觉受,对这些不同的觉受加以好恶分别,就有了荣辱、高低、贵贱等好或不好的感受的诞生。

由此可知,荣辱等好或不好的东西并非为真实的存在,而是我们在胸中一气的感受上所攀附的好恶分别知见。

因此,对内在的那种好或不好的感受有所觉知,即觉知其胸中一气起伏动荡的真相,不在好或不好的感受上攀附好恶分别知见,就是“知其荣,守其辱”所要表达的意思

“为天下谷”,“谷”,两山之间的低地。水流或缓或急的冲击、拍打着“谷”,“谷”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恶分别,因而古人以虚怀若谷来形容人的心胸开阔。

人之所以心胸不够开阔,就是因为对胸中气机的起伏动荡的感受有所分别,要么要留住那种想要的感受,要么要消除那种不想要的感受,让胸中一气不能像山谷的流水那样自由流动,从而使得本性的造化偏离生生不息的轨道,因而才有了人的烦恼罣碍以及疾病和衰老。

因此,“为天下谷”是告诉我们说人若“知其荣,守其辱”,就可以如天下的山谷那样任凭百流冲击拍打,我自巍然不动。

这个不动,不是人不动,而是心不动。也不是心不动,而是不动贪嗔好恶的念头。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樸。

这段话是说人若能不动贪嗔好恶的念头,那么先天所赋予我们的那个德性就不会有所亏损,也就是说先天所赋予我们的那个德性获得了很好的长养,本性的造化也因此回归于最初的原始模样,即本性之造化回归于生生不息的轨道上(“檏”,未经加工的木材,比喻自然本初的样子)。

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檏散则为器”,“”,未经加工的木材,老子在这里用来比喻本性的造化。“散”,分开、分离的意思,这里比喻本性的造化,也就是胸中起伏动荡的气机被人为地分别取舍。“器”,这里指胸中一气被人为分为好的和不好,要的和不要的。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前面说了众生的分别取舍,现在转过来讲圣人。圣人是如何来对待本性的造化呢圣人是其作“官长”来圣人以本性的造化为主宰,而不是像我们众生那样,以身体的觉受为主宰

也就是说,圣人以法身,也就是大道所赋予人身的那股能量为主宰,而我们众生却以这个看得见的肉身为主宰,本末倒置,烦恼罣碍也就由此而生。

“大制不割”,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天地万物皆为大道的造化,还有谁能够比制造天地万物还大的呢?所以,老子将圆满俱足的大道造化比喻为“大制”。

圆满俱足的大道造化,赋予人身就叫本性造化,本性的造化要实现大道圆满俱足的功用,就不能只有人们所喜好的“雄”“白”“荣”,而没有人们所嗔厌的“雌”“黑”“辱”。就像大道造化万物,不能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只有晴天而没有雨天,只有春夏而没有秋冬等等。

所以我们身中本性的造化就是我们身中的“大制”,而对胸中一气起伏动荡的各种感受的贪嗔,其实质就是对身中“大制”的分割,就是对本自圆满俱足的本性造化的局限。

因此,“大制不割”就是要我们放下对本性造化所带来的胸中一气感受的好恶分别,让本自圆满俱足的本性造化重新回归于生生不息之轨道。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