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斐私语《千字文》052:克念作圣

 昵称503199 2023-05-01 发布于湖北

原创 15109152239 淇奥学塾 2017-09-20 09:00

图片

图片

“克念作圣”出自《尚书》,原文及译文我都放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在正文部分,我们主要来解解这几个字。

关于这一句的解释很五花八门,甚至相互之间还有相悖的说法。

比如。

有解释为克制私念,就可以成为圣贤。

还有的解释为克制私念是成为圣贤门人的基础。

还有的解释是要效法圣贤,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做一个品德完美的人。

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在这里不做太多的罗列。

看到了这种五花八门的解读,作为读者势必会心存疑惑:“到底,哪一种解读是正确的?”

对于这一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你想知道的那个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

咱们拿“克念作圣”举例。

它语出《尚书》,原作者自然是有他的见解的。

《千字文》收录了这一句话,周兴嗣先生自然也有他的见解。

那么原创者和周兴嗣的见解是否一致?这还真的没办法确认。毕竟我们也不可能找到这两位先人进行访问。所以说,不要纠结于哪一种说法正确,符合你个人价值观的说法就是正确的说法。

我的一位好友,在看过《曹斐私语<千字文>》后告诉我说,他在我写的文章中,发现了多处的错误。

对于这个说法,我是既承认,又否认的。

承认是因为,确实在某一些知识点上,我的解释和其他人的解释有所出入。这里所说的其他人,包括那些被我们奉为经典的大师。

否认则是因为,这一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精心写作的,是我对《千字文》的认识,是忠于我内心的。

解释过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来说一说“克念作圣”四个字。

首当其冲,我们看到的是“克”。

克实际上是一个简写字,它的原字是剋,代表了杀人剔肉这样的一种行为,这是祭天的一种方式。远古时代的人认为,天灾的形成是因为某人的行为所致的,所以终止天灾,就需要用活人来进行祭祀。也就是说,克的字义基本相近于消除、消灭。

第二个字是念,念在今天的语言环境中,字义实在是太多了。可以是怀念,可以是信念、可以是念书……

那它的本意是什么呢?

《説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常思也。翻译成白话文那就是经常的惦念、怀念。

为什么要消灭怀念呢?我觉得《左传》中的一段文字能够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

《左传·宣公十四年》有这样一段话,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怀于鲁矣。怀必贪,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己。一国谋之,何以不亡?”

晏桓子对高宣子说:“归父恐怕会逃亡吧!他留恋鲁国。留恋必然贪婪,贪婪必然算计别人。算计别人,别人也算计他。一个国家里的人算计他,怎么会不逃亡?”

看到没有,晏桓子的分析是很透彻的,心中有留念,就会生出贪欲。所以说,克念作圣让我们“克"的不是怀念,而是贪欲。而消除贪欲,是成为圣人的基础。

附1:《尚书·多方》原文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

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戚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厥图帝之命,不克开于民之丽,乃大降罚,崇乱有夏。因甲于内乱,不克灵承于旅。罔丕惟进之恭,洪舒于民。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乂民不克永于多享。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乃胥惟虐于民,至于百为,大不克开。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慎厥丽,乃劝。厥民刑,用劝。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今至于尔辟,弗克以尔多方享天之命,呜呼!」

王若曰:「诰告尔多方,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乃惟尔辟以尔多方大淫,图天之命屑有辞。乃惟有夏图厥政,不集于享,天降时丧,有邦间之。乃惟尔商後王逸厥逸,图厥政不蠲烝,天惟降时丧。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天惟五年须暇之子孙,诞作民主,罔可念听。天惟求尔多方,大动以威,开厥顾天。惟尔多方罔堪顾之。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用休,简畀殷命,尹尔多方。

今我曷敢多诰?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尔曷不忱裕之于尔多方?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屑播天命,尔乃自作不典,图忱于正。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非我有 周秉德不康宁,乃惟尔自速辜。」

王曰:「呜呼!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尔罔不克臬。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尔尚不忌于凶德,亦则以穆穆在乃位,克阅于乃邑谋介。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天惟畀矜尔,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王曰:「呜呼!多士,尔不克劝忱我命,尔亦则惟不克享,凡民惟曰不享。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

王曰:「我不惟多诰,我惟祇告尔命。」又曰:「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

附2:《尚书·多方》译文

五月丁亥这天,成王从奄地回来,到了宗周。周公说:“成王这样说:啊!告诉你们四国、各国诸侯以及你们众诸侯国治民的长官,我给你们大下教令,你们不可昏昏不闻。夏桀夸大天命,不常重视祭祀,上帝就对夏国降下了严正的命令。夏桀大肆逸乐,不肯恤问人民,竟然大行淫乱,不能用一天时间为上帝的教导而努力,这些是你们所听说过的。夏桀夸大天命,不能明白老百姓归附的道理,就大肆杀戮,大乱夏国。复桀因习于让妇人治理政事,不能很好地顺从民众,无时不贪取财物,深深地毒害了人民。也由于夏民贪婪、忿戾的风气一天天盛行,残害了夏国。上天于是寻求可以做人民君主的人,就大下光明美好的使命给成汤,命令成汤消灭夏国。

“上天不赐给众位诸侯,就是因为那时各国首长不能常常劝导人民,夏国的官员太不懂得保护和劝导人民,竟然都对人民施行暴虐,至于各种工作都不能开展;就是因为成汤由于那时有各国邦君的选择,代替夏桀作了君主。

“他慎施教令,是劝勉人;他惩罚罪人,也是劝勉人;从成汤到帝乙,没有人不宣明德教,慎施刑罚,也能够用来劝勉人;他们监禁、杀死重大罪犯,也能够用来劝勉人;他们释放无罪的人,也能够用来劝勉人。

“现在到了你们的君王,不能够和你们各国邦君享受上天的大命,实在可悲啊!”

王这样说:“告诉你们各位邦君,并不是上天要舍弃夏国,也不是上天要舍弃殷国。是因为你们夏、殷的君王和你们各国诸侯大肆淫佚,夸大天命,安逸而又懈怠;是因为夏桀谋划政事,不在于劝勉,于是上天降下了这亡国大祸,诸侯成汤代替了夏桀;是因为你们殷商的后王安于他们的逸乐生活,谋划政事不美好,于是上天降下这亡国大祸。

“圣人不思考就会变成狂人,狂人能够思考就能变成圣人。上帝用五年时间等待、宽暇商的子孙悔改,让他继续做万民之君主,但是,无法可以使他们思考和听从天意。上帝又寻求你们众诸侯国,大降灾异,启发你们众国顾念天意,你们众国也没有人能顾念它。只有我们周王善于顺从民众,能用明德,善待神、天。上帝就改用休祥指示我们,选择我周王,授予伟大的使命,治理众国诸侯。

“现在我怎么敢重复地说?我有过发布给你们四国臣民的教令,你们为什么不劝导各国臣民?你们为什么不大大帮助我周王共享天命呢?现在你们还住在你们的住处,整治你们的田地,你们为什么不顺从周王宣扬上帝的大命呢?

“你们竟然屡次教导还不安定,你们内心不顺。你们竟然不度量天命,你们竟然完全抛弃天命,你们竟然自作不法,图谋攻击长官。我因此教导过你们,我因此讨伐你们,囚禁你们,至于再,至于三。假如还有人不服从我发布给你们的命令,那么我就要重重惩罚他们!这并不是我们周国执行德教不安静,只是你们自己招致了罪过!”

王说:“啊!告诉你们各国官员和殷国的官员,到现在你们奔走效劳臣服我周国已经五年了,所有的徭役赋税和大大小小的政事,你们没有不能遵守法规的。

“你们自己造成了不和睦,你们应该和睦起来!你们的家庭不和睦,你们也应该和睦起来!要使你们的城邑清明,你们应该能够勤于你们的职事。你们应当不被坏人教唆,也就可以好好地站在你们的位置上,就能够留在你们的城邑里谋求美好的生活了。

“你们如果用这个洛邑,长久尽力耕作你们的田地,上天会怜悯你们,我们周国会大大地赏赐你们。把你们引进选拔到朝廷来;努力做好你们的职事,又将让你们担任重要官职。”

附文内容来自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