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之仁者无敌(一)

 火岩山 2023-05-02 发布于浙江

论语里的存亡绝续里,阐明了为什么生存延续是个人、家族、民族乃至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开始解读孔子毕生的最高理想,仁。仁这个字在整本论语里出现了109次,是除了“子曰”之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不明白仁,哪怕可以将论语倒背如流,都不懂孔子实际在说什么。

上篇结束时,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人大概要问,既然活下来才是最终目的,为什么志士仁人为了成就仁,会选择杀身?这不是与最终目标背道而驰了吗?这个问题我们会通过这一整篇解读来回答。

孔子对于仁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他自己的话来验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人人都喜欢富贵,厌恶贫贱,但如果不以道来获得富贵以及摆脱贫贱,那么君子宁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君子如果没有了仁,还怎么成就名声?所以,君子没有什么时候会违背仁,再紧急困难的时候都不能背弃仁。

仁就像是孔子的一个宝贝,要带在身上寸步不离。那么,持守仁又有什么意义呢?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可以远离行恶。难怪孔子把仁看的那么重要,但这就引发了新的思考,仁究竟是什么宝贝,居然能无恶?

《道德经》里讲,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我们在立身行道之《论语》前言里提到过:道德这个万事万物存亡绝续的根本原则,投射到人类社会这个更具体的操作层面,其治理延续的最高标准就是仁。

虽然大概知道仁脱胎于道,但是人只要做到了仁就能摆脱恶这件事,还是非常费解。接下来,我们先把仁的出现的原因讲清楚,大家理解了仁能去恶之后,再分别解读孔子在论语里有关仁的箴言。

东周道裂为百,往而不返。周王室典籍在被王子朝带着奔楚后散落民间,从此才有了诸子百家,除老子身为周朝守藏室之史(皇家图书馆馆长)为集大成者,其余各执一词,皆以为真理在己身。其中的杨朱以一句“拔一毛而为天下不为也,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闻名于世,他遭到了包括孟子在内的很多名士的批判,认为他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天下。其实杨朱的话也没有那么简单,不然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这种话也就说不出来了。

至于杨朱为什么要这么说,其实道德经里是有答案的,其八十章说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上古真人,处于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居德用一,既能丰衣足食,又没有多余的欲望,生存延续对于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不像现在的人,不发展就一定会内卷,发展却又加剧两极分化,痛苦却找不到原因,至于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详说。

既然民老死不相往来,还需要有公和私的概念吗?需要去主动为公显得自己道德高尚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杨朱只不过是从典籍中窥见上古时人们独特的精神生活面貌,并且心向往之,可惜春秋时代早已不是道德纯全的上古时代,杨朱开错了药方罢了。

从道德社会堕落到仁义来治理的社会,人们益生多藏的想法怎么也抑制不住,彼此争夺,分配不公的事时有发生,而越强大的势力,就越有可能在物资的争夺上拔得头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奉行错误非道的理念,会带来家族,国家乃至以天道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族的灭亡。不得已,圣王要出来,带着贤人君子一起做好资源分配的工作,让国家的财富能够惠及众生。

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这样才能解决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国家的安定,那么在这个国家中的各个家族,以及家族中的个人,就谈不上安定和幸福的生活。

圣王和贤人君子们为公的最高标准,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这不是圣贤想借着仁来刻意标榜什么个人的优秀品质,而是他们对仁和存续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君子对于仁的坚守,也会传递给自己的后代,客观上就是为家族的积德之举,同道合德,家族开枝散叶香火延绵自然是情理之中。

总而言之,贤人君子看待仁和普通人之所以有巨大的差别,原因是距离道不同距离的人,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看待人、家、国的存续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只看到个体的喜怒哀乐,唯小人;能穿越周期为家族延续考虑,为族长;可洞察治乱之源稳固国家秩序使之长治而久安,为领袖。孔子说举直错诸枉,把贤人君子放在小人上面,国家自然顺遂,就是这个原因。以后在君子小人区别的篇章,会和大家详说。

所以,大家理解了吗?为什么苟志于仁,无恶矣。因为仁者思考问题的立足点皆在于公心。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这样的人,是离恶很远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也是这个意思。

仁的源流讲清楚后,我们再来看孔子对于仁的教导,自然事半功倍,理解起来不会太困难。首先是仁的志向,有一次,孔子和颜渊还有子路一处,问大家的志向,子路急忙讲自己愿与朋友共享财物,有义;颜回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功劳,为谦;孔子则是老有所安,幼有所养,朋友互信的仁道理想。《礼运·大同篇》中有仁道大同社会的详细论述。

那么如果人立志为仁,仁会很难以做到吗?孔子多才多艺的弟子冉求,就曾经说过不是我不想努力追求夫子你的仁道,实在太难了。孔子责备他,你根本没有出发,谈什么困难。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如果内心对于仁能给国家,自己的家族所带来的长久兴旺笃信不移,那么就会坚定的遵循仁的原则去做,这样仁怎么会离开呢。这就好比一个亿万富翁问你,你是想要我给你一千万还是给你一百万,谁都知道要一千万。君子看待仁如同至宝,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句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其实就是上面的意思:翩翩摇摆的唐棣树的花,我难道不思念你,想立即见到你吗?只是离得太远了。孔子说:“这不是真正思念啊,真的思念就近在咫尺。”求仁得仁,跃然纸上。

孔子得弟子曾子也表明了相同的志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人明道,是一个小我逐渐成为大我的过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国存则家存,国亡则家亡,一身荣辱,系于家国,除死方休。可以说,曾子将中国先秦之后国祚得以数千年延绵的原因,说的非常清楚明白。

既然人们能够求仁得仁,似乎施行仁实现王道社会并不难实现。但现实中无论是君主还是普通人,都难以把仁落实在国家运营和现实生活中。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感叹的是什么?鲁国国君耽于声色,不理朝政,甚至不参与国家重要仪式郊祭。

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希望能将仁的治国方略推广到列国,通过建立一块人民安居乐业的样板地吸引华夏诸国效法之,最终实现尊王攘夷,天下大同的理想。遗憾的是,拜见春秋大小封君七十余人,所在国不是因为地缘格局恶劣国家太小无暇他顾,就是急功近利想要速成,抑或是士大夫内斗不能容孔子,皆不能经由孔子所倡导的正道——仁,来为国家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至于普通百姓,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百姓可以为衣食生存赴汤蹈火,而想要自发建立起极大的格局,为长远的兴盛持之以恒,甚至牺牲,是极为困难的。天不生仲尼和毛主席这样的圣贤,华夏怎能凝心聚力,建设国家共御外侮。

历史的确是人民创造的,但也离不开高瞻远瞩的圣贤引领,就好比说,我们靠着万物供养,但是太阳好像可有可无,这无疑是荒唐的。孔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不效法先贤,学习他们的学问,是无法为自己,家族乃至国家找到正确的出路的。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现在大家明白了吗?志士仁人,之所以在不得已的时候选择杀身成仁,原因很简单,他们是以道一样永恒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国家。个人的生命固然宝贵,但与家族的长存,和国家的安定繁荣相比就不足道了,因为中国人永生的观念异于外夷,不以自身肉身的消亡为终结,而是只要子子孙孙持续接力交棒,以祭祀不辍,就永远活着。

能不负祖先重托,将家族的血脉延续,能忠于圣贤教导,支撑起民族和国家大环境的昌盛,国家民族中的每一个个人才能更好的率其性,顺其命的发展。志士仁人的后代有感于先辈的踔厉奋发,会与其道德产生共鸣,并将精神延续下去,同道合德的家族一定能长长久久,道统不灭。

反之,如果只注重小环境,甚至于把自己一己之身的荣辱看的比天都大,这样的人一旦放在错误的位子上,就会本末倒置,不仅国家要受损,小人们因为失道背德,客观上也加速了自己和自己家族的灭亡,哪里还有什么明天呢。此所谓孟夫子所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