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之一]

 Loading69 2023-05-02 发布于四川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外文名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of Hubei, Henan and Anhui
地理位置
湖北 河南 安徽
年代
抗战时期
正文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创立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时期,由中共领导红军在鄂豫皖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领导红军从血泊中奋起,高举土地革命战争和武装斗争的旗帜,英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进攻。在斗争中,三省党组织克服了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影响,分别举行了黄麻、商南、六霍等著名的武装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及工农革命军潜山独立师、第三十五师,创立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
193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给中共河南、湖北省委和安徽省六安中心县委指示,将鄂东、鄂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的党组织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郭述申任书记。同年决定将红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许继慎任军长,统一指挥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光山县王家湾召开,成立了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至此,鄂豫皖边区党政军三方面都实现了统一,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以后,红一军实施进攻作战,分兵东征皖西、西击平汉线,连战皆捷,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并向外扩展。1931年5月成立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7月召开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鄂豫皖苏维埃政府,1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至1932年6月,根据地向外猛烈扩展,人口由100余万发展到350万;武装力量迅速扩大,其中红军主力由6000多人发展到4.5万余人。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迅猛发展,直接威胁到南京政府,蒋介石急忙调集30万兵力,自任总指挥,对这块根据地进行“围剿”。由于张国焘无视敌强我弱的事实,盲目轻敌,因而在战略上发生严重错误,虽经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歼敌上万,仍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部丧失,红四方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继续坚持保卫根据地的斗争。(省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
四个发展阶段
组织和发展阶段
1927年7月—1930年6月,在这一阶段,经过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发动黄(安)麻(城)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形成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商(城)南起义,创建了红11军32师,形成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六(安)霍(邱)起义,创建了红11军33师,形成了皖西革命根据地。根据1930年2月中共中央的指示,三块根据地所辖的20余县统一,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特委;三支红军合编为红1军,全军2100余人,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和军部;6月成立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1军、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它“一面可以控制平汉铁路,一面可以截断长江交通,有直接威胁武汉进而与全国红色区域打成一片的前途”。
巩固和发展阶段
1930年7月—1932年6月,在这一阶段,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后,于1930年10月18日指示,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划为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在1930年10月至1931年3月的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红1军与从蕲黄广过来的红15军合编为红4军。第一次反“围剿”共歼敌1.3万余人,使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人口达200万。经过1931年3月至5月的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发展到4个师,近2万人;根据地扩大到东西长300多里,南北宽150余里,人口近250万。1931年初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成立了鄂豫皖中分局及鄂豫皖省委。1931年2月河南新集(今新县)的解放,并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1931年11月,红4军与10月成立的红25军合编为红4方面军,全军近3万人。从1931年10月至1932年6月,红4方面军根据敌人的兵力部署,主动出击,先后发动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四大战役,共歼敌6万人,其中成建制歼敌将近40个团,使敌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计划彻底破产。
经过四大战役的胜利,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主力红军发展到2个军6个师,还组建了4个独立师和少共国际团,总兵力达4.5万余人,各县独立团、游击队、赤卫军等地方武装发展到20万人以上。同时,根据地迅速扩大,东起舒城附近,南到黄麻、广济,西跨平汉铁路,北濒淮河,面积达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拥有黄安、商城、霍邱、英山、罗田5座县城,建立起26个县的革命政权。
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中,还进行了土地革命及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坚持和保卫阶段
1932年7月—1934年11月,在这一阶段,由于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等人贯彻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红4方面军在敌人于1932年8月发动的第四次“围剿”斗争中遭到了惨重失败,于10月被迫西征转移,不久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留在根据地的党组织——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军主力——红25军和红28军,继续进行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在斗争中,由于两支主力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使根据地的形势初步好转。
由于中央一再指示要夺回中心城镇,省委在连续取得一系列战斗胜利后,滋长了轻敌冒进的思想情绪,逐步形成冒险主义的军事行动方针,贸然决定夺取敌人重兵驻守的中心城镇,使红军力量损失很大,致使第四次反“围剿”终于失败。
1933年夏,敌人又调集10万大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在斗争的初期,由于省委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采取内线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使鄂东北、鄂西北中心区保卫战先后遭到失败,红军和根据地遭到重大损失,刚刚好起来的形势又发生逆转。斗争的失利,迫使省委召开会议,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考虑斗争方针,省委认识到造成目前危难的局面,是“自己的路线差错”和“一贯脱离群众所造成的”,决定采取游击方式和内外线结合的战法,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恢复和巩固根据地,并决定开展便衣队运动,“用党、苏维埃、红军及游击队的全部力量,去发动这种武装形式”。由于斗争方针的转变及便衣队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斗争的胜利,开始转变鄂豫皖边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严重局面。根据鄂豫皖边区所面临的形势及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鄂豫皖省委按照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召开会议,决定立即率领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实行战略转移,留下部分武装重建红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斗争。会后,红25军2900余人,于1934年11月16日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西挺进,开始长征,开创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红军
三年游击战争阶段
1934年12月—1937年7月,在这一阶段,坚守在根据地的党组织及红军力量,重建了红28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并多次打破敌人的“清剿”。在游击战争中大力发展便衣队运动。到1937年春,共组建82个队和20个小队600余人,遍布于鄂豫皖边界的22个县境,协助红28军和游击师、独立团、战斗营坚守老区、建立新区,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便衣队运动是鄂豫皖边区党和红军的一大创举,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特色之一。便衣队发展之快,作用之大,使敌人大为震惊,但又无可奈何。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调兵遣将,组织发动了对鄂豫皖边区的三个月秘密“清剿”。红28军和地方武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奋斗,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打破了敌人的“清剿”。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红28军转战于鄂豫皖边区的45个县。地方武装和便衣队就地坚持斗争,人民群众始终进行全力支援。以不足2000人的红军,牵制敌人大量兵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18个营又15个连和大量小股敌军,粉碎了敌人的反复“清剿”,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同时,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配合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的斗争。
后续
“七·七”事变后,鄂豫皖边区的共产党组织和红军面临着由反对国民党“清剿”的战争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战略转变。边区党和红军领导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响应国民党当局关于停战谈判的倡议,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根据协议,红28军和地方武装及便衣队共1800多人,集中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揭开了鄂豫皖边区军民进行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新篇章。
烈士陵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