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概有1.2亿人患有糖尿病,近半数成年人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大约80%糖尿病患者的致死致残是由心血管病导致的。 01 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这与其血脂异常的特征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即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表型有三大特征: 02 血液中甘油三酯高 升高的甘油三酯激活脂蛋白酯酶,迅速降解甘油三酯,使脂蛋白颗粒变小。 02 “好胆固醇”低 高密度脂蛋白能清除沉积在血管上的坏胆固醇,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由于甘油三酯降解,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变小,代谢加快,水平降低,逆转运胆固醇的作用就会减弱。 03 小而密的“坏胆固醇”高 由于甘油三酯加速降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体积变小,小而密(颗粒小)的坏胆固醇增多,颗粒小的坏胆固醇较颗粒大的危害更大。 因为其颗粒越小越容易渗入血管内皮下沉积形成斑块,造成管腔狭窄,斑块一但破裂,便容易继发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诱发心梗、脑梗和下肢坏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小颗粒的坏胆固醇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心梗和脑梗高发的元凶,所以控制坏胆固醇达标非常重要。 注意 也有些患者虽然坏胆固醇不高,但由于甘油三酯降解增快,小颗粒的坏胆固醇增多,其载脂蛋白B100便增多,载脂蛋白B100升高,残粒脂蛋白升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这些改变在糖尿病患者表现的很突出。 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普遍有甘油三酯升高, 一般情况下,如果将甘油三酯控制在1.7mmol/L以下,就能有效的升高好胆固醇,降低小颗粒的坏胆固醇。 02 降坏胆固醇首选他汀
该类药能强效降低坏胆固醇,中效降甘油三酯和升高好胆固醇,临床获益的证据最多,如果他汀类药物降低坏胆固醇50%,心梗、脑梗和外周血管闭塞就能减少50%。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相反,目前多数糖尿病患者没有应用该类药,其主要原因是对应用该类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服用他汀存有很多误区: 有人认为他汀类药物有肝损害和骨骼肌损害,不敢服用。但其实发生率低,一般低于2%,停药后能恢复,个别不耐受者可换用副作用相对少调脂稍弱的他汀或其它类调脂药。 03 做好监测,勿擅自停药
坚持用他汀能减少心血管事件30~55%,有人认为血脂正常了就擅自停药,这是错误的,应该坚持用药,长期用药长期获益。 ![]() 04 糖尿病患者该定期检查 05 这些糖尿病患者应服用他汀 0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所有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应用强效他汀类药物,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4mmol/L以下,如果降到1.4mmol/L,2年内仍然有2次以上的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等发作,应该把坏胆固醇降的更低,低于1.0mmoI/L。 达标能降低斑块内的炎症反应,使斑块稳定甚至缩小,不易破裂,凝血活性下降,不易长血栓,使心梗脑梗明显减少。 ![]() *如果单用强效他汀(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坏胆固醇降不到上述目标值,应该加用抑制胆固醇吸收的药物依折麦布,如果两药合用仍不达标,应该再加用增加胆固醇清除的药物,如阿力西尤单抗或伊洛尤单亢,三类药联合应用,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达标。 02 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03 部分40岁以下患者 对于4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短,如果没有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其它危险因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较低,可以暂时不用他汀类药物。 06 用药与改善生活方式应同步进行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至关重要,大于80%的糖尿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事件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活动少,进食多,肥胖是发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根源,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早越好,应当和用药同步进行。 01 管住嘴
02 迈开腿 ![]() ![]()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