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中甦医生:为什么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吃他汀?

 疯狂的金牛 2023-05-04 发布于广东

目前,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概有1.2亿人患有糖尿病,近半数成年人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大约80%糖尿病患者的致死致残是由心血管病导致的


01

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这与其血脂异常的特征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即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表型有三大特征:


02

血液中甘油三酯高

升高的甘油三酯激活脂蛋白酯酶,迅速降解甘油三酯,使脂蛋白颗粒变小。


02

“好胆固醇”低

高密度脂蛋白能清除沉积在血管上的坏胆固醇,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由于甘油三酯降解,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变小,代谢加快,水平降低,逆转运胆固醇的作用就会减弱


03

小而密的“坏胆固醇”高

由于甘油三酯加速降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体积变小,小而密(颗粒小)的坏胆固醇增多,颗粒小的坏胆固醇较颗粒大的危害更大。

因为其颗粒越小越容易渗入血管内皮下沉积形成斑块,造成管腔狭窄,斑块一但破裂,便容易继发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诱发心梗、脑梗和下肢坏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小颗粒的坏胆固醇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心梗和脑梗高发的元凶,所以控制坏胆固醇达标非常重要。

注意


也有些患者虽然坏胆固醇不高,但由于甘油三酯降解增快,小颗粒的坏胆固醇增多,其载脂蛋白B100便增多,载脂蛋白B100升高,残粒脂蛋白升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这些改变在糖尿病患者表现的很突出。

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普遍有甘油三酯升高, 一般情况下,如果将甘油三酯控制在1.7mmol/L以下,就能有效的升高好胆固醇,降低小颗粒的坏胆固醇。

02

降坏胆固醇首选他汀


降低坏胆固醇,应该优先选用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他汀类药物。

该类药能强效降低坏胆固醇,中效降甘油三酯和升高好胆固醇,临床获益的证据最多,如果他汀类药物降低坏胆固醇50%,心梗、脑梗和外周血管闭塞就能减少50%。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相反,目前多数糖尿病患者没有应用该类药,其主要原因是对应用该类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服用他汀存有很多误区:

有人认为他汀类药物有肝损害和骨骼肌损害,不敢服用。但其实发生率低,一般低于2%,停药后能恢复,个别不耐受者可换用副作用相对少调脂稍弱的他汀或其它类调脂药。

 

03

做好监测,勿擅自停药


用药期间做好监测,
用药前和用药后6周复查一次肝功能、肌酸激酶和血脂等指标,之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坚持用他汀能减少心血管事件30~55%,有人认为血脂正常了就擅自停药,这是错误的,应该坚持用药,长期用药长期获益。

Image


04

糖尿病患者该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非常重要,有些患者从未做过相关化验,得了心梗脑梗,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糖尿病和坏胆固醇升高引起的。

尽管某些他汀药有轻微升高血糖的副作用,但不影响他汀的使用,由于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相比,应用他汀减少心血管事件更明显,获益更大,更应该使用。

05

这些糖尿病患者应服用他汀

0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所有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应用强效他汀类药物,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4mmol/L以下,如果降到1.4mmol/L,2年内仍然有2次以上的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等发作,应该把坏胆固醇降的更低,低于1.0mmoI/L

达标能降低斑块内的炎症反应,使斑块稳定甚至缩小,不易破裂,凝血活性下降,不易长血栓,使心梗脑梗明显减少。

Image

*如果单用强效他汀(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坏胆固醇降不到上述目标值,应该加用抑制胆固醇吸收的药物依折麦布,如果两药合用仍不达标,应该再加用增加胆固醇清除的药物,如阿力西尤单抗或伊洛尤单亢,三类药联合应用,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达标。


02

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所有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既使没有冠心病和脑梗死,也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其它危险因素,都应该应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和脑梗的发生。

03

部分40岁以下患者

对于4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短,如果没有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其它危险因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较低,可以暂时不用他汀类药物。


但是,对于4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和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或坏胆固醇超过2.6mmol/L、动脉有斑块、血管管腔狭窄不到50%(即使还达不到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或者有冠脉钙化、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3~4期,出现上述情况之一,都应该应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心梗、脑梗和心肾功能不全及病情恶化的发生。

 

06

用药与改善生活方式应同步进行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至关重要,大于80%的糖尿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事件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活动少,进食多,肥胖是发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根源,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早越好,应当和用药同步进行
 

01

管住嘴

  • 要清淡饮食,控制好体重,少吃容易发胖的高热量食物,如油脂类,食用油每天应少于25克,少吃油炸食品,少吃饱和脂肪酸高的动物油脂,少吃或不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奶油等。

  • 应当少饮酒或不饮酒,酒类热量仅次于油脂类。

  • 动物肉类热量也很高,仅次于酒类,其胆固醇含量也很高,尤其是动物内脏,应该少吃。应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深海鱼类,每周可以吃2斤深海鱼类,补充优质蛋白和必需氨基酸。

  •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应该少吃;而蛋清含有亮氨酸,有助于肌肉细胞的合成代谢,应适当多吃。

  • 每天可以喝半斤脱脂牛奶。

  • 主食要少吃碳水化合物高的精细米面类,多吃豆制品等粗杂粮,轻体力或脑力劳动者主食应该控制在每天半斤左右,可以少食多餐。

  • 多吃新鲜蔬菜,特别是生吃蔬菜,维生素不被破坏。每天吃2斤左右蔬菜,能减少血脂吸收,优化能量代谢,有利于血脂、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02

迈开腿

增加锻炼也非常重要,锻炼能消耗热量,减体脂,降体重,能升高好的胆固醇,降甘油三酯,降小而密的坏胆固醇。
多做户外有氧运动,多晒太阳,活动多受益大,快走比慢走好。

但如果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评估运动耐量,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运动诱发不适和心血管事件。


 总结一下:

通过应用他汀等调脂药使血脂达标,同时严格戒烟,控制好血糖和血压,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适当多活动,精神放松,控制好体重,就能够有效的降甘油三酯,降体积小的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改变糖尿病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表型,进而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Image

Image
Image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