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建友:爨氏家族入滇时间考

 滇史 2023-05-05 发布于云南
摘  要:同姓不同源(宗)的北方汉民爨氏家族在不同时间南迁入滇。以官职为氏的爨祖战国魏爨襄,其后人南来入滇有爨习和爨遐两支:爨习在东汉末为益州牧刘璋建伶令,其先祖是东汉后期来滇戍屯的长吏。爨遐在魏景元四年灭蜀汉时“左迁”南中。以邑(地)为氏的爨祖爨肃。爨本芈班(子文)之后,东汉末年,爨肃因功“采邑于爨”,官河南尹,入魏为尚书仆射河南尹,其后人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年置上庸郡,或魏明帝黄初二年省上庸郡并新城郡,或魏太和二年复置上庸郡时迁上庸地,魏景元四年魏灭蜀汉时迁蜀。后有爨深以晋武帝泰始六年或泰始七年置宁州之时,来滇仕晋新古郡太守,后有爨琛或爨頠相继为宁州刺史。
关键词:爨氏家族;南迁;入滇时间;考证
西汉武帝在西南置郡县,大批北方汉民南迁,在东汉末、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形成“南中大姓”,爨氏为其中之一。《三国志·蜀志·卷四十三·李恢传》载东汉末曾为刘璋益州牧的建伶(今昆明)令爨习即建宁“方土大姓”[1](P126)。《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同乐县,大姓爨氏。”[2](P405)南朝刘宋《爨龙颜碑》称爨氏“乡望标于四姓”[3](P406)。然而,爨氏并非出自一源,据研究,以官职为氏的爨祖爨襄,以邑(地)为氏的爨祖爨肃,详见拙作《爨氏同姓不同源》[4](P57~62);[5](P245~251),其后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进入云南。笔者不揣简陋,作《南中爨氏家族入滇时间考》以求证于方家。
爨襄后人南迁入滇时间
《战国策》卷二十二“魏一”有爨襄。按:爨是以官职为氏的爨,爨襄是以官职为氏的爨氏的始祖。爨襄为魏将显于战国,其后人南来,考诸文献和金石有两支。
(一)爨习
南中爨氏事迹,最早见于记录的是爨习。爨习,建宁郡人[1](P136)。《三国志·蜀志·卷四十三·李恢传》说李恢之“姑父爨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免官,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后贡恢于州”[1](P136)。方国瑜教授考证爨习为建伶令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前。爨习先辈何时来滇?秦和西汉初高祖都曾向四川移民。西汉武帝在西南置郡县,东汉政府继续经营西南,大批北方汉民陆续迁入西南,包括派往西南的将士、到西南任职的官吏、修筑道路的士卒、转戍的吏民、屯田的汉民、商贾和流民等,他们中一些姓氏经过几代人的发展,至东汉末发展成“南中大姓”。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仅原汉之益州郡(今云南)所属的建宁就有被称为“四姓五子”的大姓焦、雍、娄、爨、孟、董、毛、李等姓[2](P357),其始祖入滇时间均无确切的历史记录。就爨氏,方国瑜师早在《滇史论丛》第一集的《滇东地区爨氏始末》中说:“东汉末年已为南中大姓的爨氏,虽不详何时迁来,惟可推算在东汉后期戍屯而落籍的长吏,汉末称强,跻于大姓之列。”[6](P101~102)在方国瑜师论著后,马继孔、陆复初说:在公元前241年的马陵战役后,魏国大消弱前“爨襄利用这个河西尚在魏人之手,蓝田、汉中尚在楚人之手的千载一时,他率其劲旅,制敌机先,从安邑西跨黄河,越同、华,过蓝田,经汉中入蜀,这时巴蜀尚为楚国所占领,其路还畅通无阻。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楚威王时过长江辗转入滇者,并非庄蹻,而是爨襄”[7](P109)。同书“马陵之战关系六国的破灭”说:“《爨龙颜碑》:'迁运庸蜀,流薄南入’,不应为曹魏时爨肃的事,而应为战国时爨襄的事。爨襄于公叔痤死后的若干年内,既未参予魏与各国的战争,秦强之后,又未投靠于秦,当已举族南下。但是马陵之战以前,魏国拥有西河之地,而楚则据有黔、巴中直至汉中、蓝田(西安附近)与魏接壤。而马陵之战以后,魏失黄河以西之地,不久又陆续把西河之地和上党郡都献于秦,所以爨襄的举族南迁,只有在楚威王初立的前339年,至338年秦孝公死,商鞅遭车裂之间是一个最佳的时机,最迟不能超过楚威王死前一年,秦逼魏割河西之地的前330年。”[7](P97)百花齐放,可作一说。但笔者不能违心地苟同其说。笔者以为秦灭六国,迁六国旧贵族于咸阳,以重兵控制,爨襄后人或在其列,后迁蜀流南,但也只是一种推测。因此,还是回到两汉在西南的移民上,确信方国瑜师的议论颇有道理。爨襄后人爨习是爨氏初显者,《华阳国志·南中志》说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年)平定南中叛乱,收其俊杰爨习等为官属,习官至“领军”[2](P357),《三国志·蜀志·卷四十·李严传》注载:从武侯北伐,“行参军偏将军”[1](P131)事在建兴九年。从爨襄参加浍北战役到东汉末爨习为刘璋的建伶令,其间573年,按30年一世算,爨襄已传19代,“则后来随霍弋降晋而为交阯太守的爨谷、牙门将军爨熊为爨习后人”[4](P247)。
(二)爨遐
1999年12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成都市南郊桂溪乡桐梓村七组“中国酒城”施工现场,发现唐代砖石墓1座,出土《大唐故河东爨府君墓志铭》,全称《大唐故节度副使开府仪同三司兼太常卿南宁一十四州都督袭南宁郡王河东爨公墓志铭》。墓主爨守忠,其铭文说:“王名子华,字守忠,其先河东汾阴人也。赤精失驭,谣属当涂。黄旗遂兴,禅止衔璧。洎钟会叛死,邓艾忠殂。十二代祖遐左迁是邦。世豪南夏,繁枝固本,而一十四郡宗之若鳞之有龟龙,羽毛之有鳞凤。灶犹比户,歌杂南音,盖不忘本也。”[8](P179~190)显然,此爨氏为南迁汉民。东汉末年,宦官专权,谣属当涂。黄巾起义后,刘氏大权旁落于曹氏。到了魏伐蜀时,钟会和邓艾已死,爨氏第十二代祖遐被司马氏降职守南宁州。是爨遐在爨肃后人“流薄南入”前至南中,则爨遐为爨襄后人无疑。按:从爨襄于周显王七年,即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2年)参加魏将公叔痤反击韩赵联军取胜受封爨地到爨守忠于贞元二年(786年)薨,其间1148年,按30年一世算,则爨襄已传38代。其中由爨襄到三国魏景元四年(261年)灭蜀,爨遐“左迁是邦”(南中),其间625年,按30年一世算,爨襄当传21代。由爨遐“左迁”南中到贞元二年爨守忠薨,其间523年,按30年一世算,爨遐当传17代。墓志铭称“十二代祖左迁是邦”,当是爨遐这支爨氏以爨遐“左迁”南中为始祖,则推算与墓志铭称十二世祖大体一致。铭文叙爨遐一支世系:“曾祖荣宗,左监门卫大将军,封南守郡王。大父仁弘,袭南宁郡王。烈考归王,左金吾卫大将军,兼太常卿、南宁一十四州都督,袭封南宁郡王。”世系明确。按:就爨归王,《蛮书》卷四[9](P13)和《南诏德化碑》[10](P716)作“南宁州都督”。张九龄《曲江集》卷七载《敕安南首领爨仁哲等书》作“戎州(今宜宾)首领,右监门卫大将军、南宁州刺史”[6](P110)。归王有子爨守隅,《蛮书》卷四[9](P13)和《新唐书·南蛮传·两爨传》[11](P682)均作“南宁州都督”。其兄摩湴,有子爨崇道,爨日进、爨日用。爨崇道,张九龄《敕书》作:“南宁州司马、威州(今通海)刺史、都大鬼主。”《蛮书》卷四[9](P13)和《新唐书·南蛮传·两爨传》[11](P682)作“两爨大鬼主”,《南诏德化碑》[10](P716)作“南宁州大鬼主”。爨崇道之弟爨日进,《蛮书》卷四[9](P14)和《南诏德化碑》[10](P716)作“昆州刺史”。《新唐书·南蛮传·两爨传》:“爨宏达既死,以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11](P682)爨宏达生活于唐初,而爨归王则在唐开元和天宝年间,其间相距百余年,方国瑜师早说二人间有断代[6](P110),墓志铭纠正了正史之误,同时说明爨宏达不属爨遐一支,而是爨肃后人。
爨肃后人南迁时间
《爨龙颜碑》叙爨氏世胄,谓爨氏为芈班之后,“爰暨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迺祖肃,魏尚书仆射河南尹……迁运庸蜀,流薄南入,树安九世,千柯繁茂,万叶云兴”。爨肃,是以邑(地)为氏的爨氏始祖,入魏为尚书仆射河南尹,其后裔南来,考诸文献和金石有爨深、爨琛和爨頠。长期以来,爨氏“迁运庸蜀,流薄南入”一直是个历史之谜,因语焉不详,致使后人理解不一。石屏袁嘉谷跋:“有爨肃者仕魏为尚书仆射,迁蜀流南,遂为滇人”[13](P22),是句笼统话,给人误以为南迁者是爨肃。会稽李慈铭跋:“玩此碑文,似肃后人流转庸蜀,始籍南土”[13](P20),但无考证。笔者考究历史,定为肃之子孙“迁运庸蜀、流薄南入”。
(一)关于“迁运庸蜀”
迁运,即迁徙,迻徙。据《中华大字典》:迁,“徙也”,“谪也”;运,“迻徙也”。庸,古国名,今湖北竹山东南有上庸故城。庸曾随周武王灭商,春秋时期介于巴、秦、楚三国间,公元前611年为楚所灭。东汉建安中分汉中置上庸郡,治所在上庸。《华阳国志·汉中志》:“上庸郡,故庸国……秦时属蜀,后属汉中……汉末为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孟达、刘封征上庸,上庸太守申耽稽服,遣子弟及宗族诣成都。先主拜耽征北将军,封郧乡侯,仍郡如故。黄初中降魏,文帝拜耽怀集将军,徙居南阳。省上庸,并新城。孟达诛后复为上庸郡。”[2](P134)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注三:汉末为上庸郡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张鲁后,分锡、上庸二县为上庸郡,以申眈领上庸都尉,后升为太守……”(见《魏志·武帝纪》、《蜀志·刘封传》)[2](P135)注四:“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省上庸郡并于新城郡,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新城郡太守孟达被诛,又分新城郡的上庸、武陵、巫山三县为上庸郡。”[2](P135)那就是说,爨肃后人迁上庸地在汉末置上庸郡和魏置新城郡或复置上庸郡之时。
蜀,古蜀国,战国秦置,治所在今成都市。东汉延光元年(132年)改蜀郡西部都尉置蜀郡属国都尉,治所在汉嘉(今名山县北)。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改汉嘉郡。魏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遣邓艾、钟会灭蜀汉仍作蜀郡。《三国志·魏志·卷四·三少帝纪》[15](P19):“(景元)四年春,……使征西将军邓艾督帅诸军趣甘松、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趣武都、高楼……东西并进扫灭巴蜀也。又命镇西将军钟会由骆伐蜀……十一月,自邓艾、钟会率众伐蜀,所至辄克,是月,蜀主刘禅诣艾降,巴蜀皆平。”《三国志·魏书·卷二十八·王凌等传》的《邓艾传》[15](P93~96)和《钟会传》[15](P93~96)也详载此事。《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传》:“六[四]年春,魏相国晋文王命征(南)[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益州刺史师纂五道伐蜀。……光禄大夫谯周降魏,魏必裂土封侯。后主从之,遣侍中张绍、附马都尉邓良赍玺绶奉笺诣艾降……艾至成都,后主舆榇面缚,衔璧迎之。”[2](P590~594)《晋书·卷二·景帝文帝纪》:“四年春……帝将伐蜀……于是征四方之兵十八万,使邓艾自独道攻姜维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自祁山军于武街绝维归路,镇西将军钟会帅前将军李辅、蜀护军胡烈等自骆谷袭汉中……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绝险至江由,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斩瞻传首进军,刘禅降。……天子命晋公以相国总百揆,表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16](P9)那就是说,爨肃后人迁蜀在魏灭蜀汉之时。
显然,爨肃子孙“迁运庸蜀”的迁庸在汉建安末置上庸郡和魏置新城郡或复置上庸郡,迁蜀在司马昭遣邓艾、钟会灭蜀汉这重大社会背景中。
按永建五年(130年)乙亥,班超之孙班始坐杀其妻阴城公主被“腰斩”,“同产弃于市”,迄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其间54年,姑且以班始非“同产”的族人班(爨)肃于25岁时参加平黄巾有功“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并官“河南尹”。肃为河南尹说见谢丞《后汉书》,《后汉书》虽佚,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和宋代郑樵《通志》可据[13](P10~11、P20)。又至曹丕代汉改元黄初元年(220年)为时36年,即爨肃由汉入魏为“尚书仆射河南尹”,年已61岁。再由黄初元年至魏文帝黄初二年置新城郡或太和二年复置上庸郡,爨肃的年龄分别是62岁和69岁,又再至魏景元四年司马昭灭蜀汉,爨肃年登104岁,按30年一世算,104年已是三代。那就是说,早已是曹魏“尚书仆射河南尹”的爨肃年事已高,当不至于在魏置新城郡或复置上庸郡时左迁上庸地;魏灭蜀汉时,肃当早已作古,更不至于迁蜀收拾残局。因此“迁运庸蜀”者当即爨肃之子孙辈,也就是说,爨肃后人迁庸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或魏黄初二年(221年)或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迁蜀在魏景元四年(263年)。至于爨氏子弟中“迁运庸蜀”的主人公是谁?当即下文的爨深、爨琛、爨頠。
(二)关于“流簿南入”
据《中华大字典》:流薄,“薄,通泊”;“泊,通薄”。“薄与泊,古字通”。又据《希古堂文集》:“流薄即流泊”。仪征阮福跋:“龙颜之祖为晋所命来滇为建宁晋宁二郡太守。”[13](P11)武威张澍说:“《蜀录》李氏将宁州刺史爨頠。又有交州刺史爨琛,《寰宇志》作深,兴古郡人,为本郡太守,今南宁县有兴古太守府君碑,是皆龙颜之祖也。”[13](P14)但阮、张二氏所言都无确切的时间。笔者以为,任何历史事件均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因此爨肃后人“流薄南入”必须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查。
1.兴古太守爨深
就爨深,《新纂云南通志·卷八十五·金石考五·爨深碑》:“爨深,兴古郡人,永嘉中与将军姚岳同破李雄、仕为本郡太守,今南宁县(今曲靖市麒麟区)南十余里有兴古太守爨府君碑(见《正德云南志》卷二十一,亦见李元阳《云南通志》卷十一)……爨深战李雄事,《晋书·王逊传》曰:李雄遣李骧渡泸水寇宁州,王逊使将军姚崇(岳)、爨琛拒之,战于堂狼(今会泽、巧家、东川),大破李骧军。按爨琛即爨深,以爨琛与爨深相近而误。”[14](P6)研究爨深与爨琛是一人还两人,因碑早佚给后人带来很大困惑。按历史记录,在战李雄和为交州刺史的爨琛前已早有兴古太守爨深。元代李京《云南志略·总叙》:“晋武帝时以爨深为兴古太守。今曲靖也。有庙在晋宁州,爨人之名始此。”[3](P412《)混一方舆胜览·曲靖路名宦》:“爨深,晋武帝时为兴古太守,爨人之名始此。”[3](P412)明永乐九年(1411年)在鹤庆所立《寸氏墓志铭》:“故寸氏讳升。其鼻祖爨深者,晋武帝时为兴古太守,爨人之名始此。厥后支裔蕃盛于八逻四镇,至爨龙颜为宋宁州刺史,世代渐远而讹曰寸也。”[17](P163)太仓陆增祥跋:《万姓统谱》“又载爨深兴古郡人,仕晋为本郡太守。”[13](P19)考爨深为兴古太守,《华阳国志·南中志》:“泰始六年(270年),以益州大,分南中四郡为宁州,(鲜于)婴为刺史。”[2](P362《)晋书·卷四十·地理志》说:“宁州于汉魏为益州之域。泰始七年,武帝以益州地广,分益州之建宁、兴古、云南、交州之永昌,合四郡为宁州,统县四十五。”[18](P50)显然爨深来滇仕晋宁州之兴古郡太守在晋武帝泰始六年或七年。
2.爨氏七世祖爨琛
就爨氏先祖功绩,方国瑜师说:“《通典》载:'爨氏自云七叶祖仕晋南宁州刺史,属中原乱,遂王蛮夷’(亦见《新唐书·两爨传》)这是从爨琛算起的。……爨翫追溯其祖始于爨琛,即由爨氏独霸南中称王,是从爨琛开始的。”[6](P104)又说:“爨氏追溯祖先称王,自爨琛开始,《通典》卷一八七说:爨氏自云,'七叶祖仕晋南宁州刺史(按:原误作太守),属中原乱,遂王蛮夷。”[12(]P134)考爨氏七世祖即爨龙颜之祖,《新纂云南通志·卷八十五·金石考五·爨深碑》说爨深于“永嘉中(307~313年)与将军姚岳同破李雄,仕为本郡太守”[14](P6),这与爨深于“晋武帝时为兴古太守”的时间迥异。《晋书·卷八十一·王逊传》载太宁元年(323年),李雄遣李骧“寇(《华阳国志·李特雄期寿势志》作伐)宁州”,王逊使将军姚崇(岳)与爨深拒之,战于堂狼大破李骧等军[19](P246)。《华阳国志·李特雄期寿势志》说:咸和七年(332年)李雄大举南伐,霍彪和爨琛随刺史尹奉“出降”[19](P674)。咸和九年,李氏“分宁置交州,以霍彪为宁州、建宁爨琛为交州刺史”[19](P675)。咸康五年(339年),霍彪、孟彦火并同归于尽,爨琛独霸宁州[21](P21)。故方国瑜师说:“龙颜之祖统有宁州或始于咸康五年(339年)。”[3](P401)
3.爨深非爨琛
爨深(琛),前人记录彼此互讹。方国瑜师说:“按:爨琛之名字或作深,袁嘉谷《爨世家》以为二人,然见于纪录,击败李骧者,《王逊传》作琛,正德《云南志》卷二十一作深。为交州刺史者,《华阳国志·李雄志》作深,《十六国春秋·蜀录》作琛,则为一人无疑。”[6](P104)、[12](P161《)新纂云南通志·卷八十五·金石考五·爨深碑》说:“爨琛即爨深,琛与深相近而误。”[14](P7)笔者以为,当是爨深即爨琛。按:爨深仕晋兴古太守在晋武帝时,爨琛战李李雄在晋成帝时,时隔四十年左右。姑且以爨深于太始六或七年仕晋兴古太守为25岁,至永嘉中破李雄已62岁,再至咸康五年(339年)独霸宁州已94岁,故疑晋武帝设宁州时的兴古郡太守爨深与永嘉中破李雄和咸康五年独霸宁州的爨深绝非一人,那就是说,前为爨深,后为爨琛,爨氏入滇始祖是爨深,爨氏七叶祖当是爨琛。
4.爨頠
就爨頠,陆耀遹跋:“爨頠或即龙颜之祖。”[13](P8)方国瑜师说:“《晋书·穆帝纪》:'永和元年,李势将爨頠来奔。’按:《元和姓纂》有宁州刺史爨頠,大概爨頠反抗蜀的统治,失败奔晋,迨蜀亡归宁州为刺史。”[6](P96)又说:“《元和姓纂》有宁州刺史爨頠,大概在永和三年晋灭蜀后,爨頠还南中,后任为刺史,继承爨琛的势力”[6](P105)。还说,“《晋书·穆帝纪》说:'永和元年(345年)李势将来奔’《元和姓纂》有'宁州刺史爨頠’。他是反抗李势的,可能在这时因李势与爨琛争执,派爨頠出走降晋,晋灭蜀后回至南中,被命为宁州刺史,即继承爨琛的势力”[12](P134)。
爨頠后有爨龙颜,《爨龙颜碑》谓爨龙颜祖、父、身三世官宁州大长。“祖、晋宁建宁二郡太守,龙骧将军、宁州刺史。考,龙骧辅国将军、八郡监军、晋宁建宁二郡太守,追谥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龙颜官建宁晋宁二郡太守,平定壬申(423年)之乱,“迁本号龙骧将军,护镇蛮校附、宁州刺史、邛都县侯”[10](P711)。从祖肃仕魏为尚书仆射河南尹到爨龙颜之孙硕子辈九人于大明二年(458年)为祖立碑,其间238年,按30年一世算约9代,则事实与碑言“树安九世合”。
爨氏家族同姓不同源(宗),其族别已很明朗。随历史的推移,南中以官职为氏的爨和以邑(地)为氏的爨犹两溪之合流,爨氏子孙以刺史、都督和太守等名号统治西南400百余年,“枝叶遍南州”[13](P20)。

参考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蜀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

[3]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1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4]平建友.试论爨氏同姓不同源[J].云南史志,2003,(2).

[5]平建友.远逝的繁华——爨氏家族兴衰研究·爨氏同姓不同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2008.

[6]方国瑜.滇史论丛(第一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7]马继孔,陆复初.爨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8]林超民,王跃勇,主编.南中大姓与爨氏家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9][唐]樊绰.蛮书[M].北京:中国书店,1992.

[10]《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11][宋]欧阳修.新唐书·南蛮传·两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方国瑜.彝族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3]云南通志馆编纂.新纂云南通志·卷八十四·金石考四[M].昆明:1949.

[14]云南通志馆编纂.新纂云南通志·卷八十五·金石考五[M].昆明:1949.

[15][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卷四·三少帝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6][唐]房玄龄纂,唐太宗御撰.晋书·卷二·景帝文帝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7]范建华,等.爨文化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8][唐]房玄龄纂,唐太宗御撰.晋书·卷十四·地理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9][唐]房玄龄纂,唐太宗御撰.晋书·卷六·明帝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0][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李特雄期寿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

[21][唐]房玄龄纂,唐太宗御撰.晋书·卷七·成帝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云南社会科学》 2012年第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