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阴线的使用特征

 芝润斋 2023-05-05 发布于江苏

在战国玉器的各种刀法中,我们常见却被忽视的一种线条,就是阴线的使用,它是战国时期玉器纹饰的一种突出特点:

1、战国时期玉器琢磨双阴线的施用。

战国时期的玉器中,我们仔细观察,就会逐渐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在一个玉器纹饰的琢磨设计中,玉器的双阴线一般较少单独使用,这一点很有意思,它往往是与单阴线互相配合,共同组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图案。

这里面有一个特点,就是由于战国时期的玉器,很少有规整的几何形状,所以,我们观察的时候也要掌握这个规律,就是这个阶段的双阴线也是多呈曲线形式,而且战国时期的琢磨线条屈曲圆润,纤细随形而不失力度。

这一点很多人容易弄混,因为双阴线的线条琢磨工艺早就存在,商周时期已经泛滥,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往往是商代的线条,硬朗有力,转折分明,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双阴线其表现的内在张力与商代时期的折铁线,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仔细揣摩领悟。

2、战国时期玉器琢磨单阴线的施用。

说完了双阴线,我们再来看看战国时期的单阴线,战国单阴线的表现力度与双阴线基本相当,可能是受同时期加工工艺的条件所限,这种琢磨出来的线型很细,形若游丝,通过这种若有若无的线条表现形式,对其所形成曲线的欣赏,可能大家真的能感受到来自于这种细线内部的弹性,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张力”的表现。

如果我们用战国的阴线与商代的阴线相对比,你会明显地感觉到,商代时期琢磨出来的线张力表现为外泄,具有粗犷的奔放力度,带给我们视觉上很原始的味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原生态的美感;

而到了战国时期,这个阶段琢磨出来的阴线体现出的,是一种克制和婉约,就是从线条纤细中看到张力的内敛,两种琢磨工艺各有特色,也各有风格。

作为时代风格较为鲜明的加工痕迹,我们不能因此评陟出孰高孰低,但是却给我们的玉器鉴定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断代依据和参考,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内在的不同来鉴定与欣赏。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战国时期的阴刻线,被誉为线条琢磨的顶尖工艺,受当时社会环境和加工条件的限制,对玉器工匠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琢磨过程中,对力度的掌控和琢磨手法的要求很多,在后代很难仿制,这个阶段琢磨出来的线条,张力外溢则显霸道,纤细秀美又失孱弱,是后来工匠难以模仿的技艺和效果。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如果单纯的从真正的鉴定意义上来说,简单的战国时期的阴刻线,却是仿制和造假者最难逾越的关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