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格

 直尾昂述 2023-05-07 发布于广东

​无念为宗、

静者心之本体、

安心

无念为宗:

以无邪

的正念

为良知

为修养宗旨

王畿坚持“良知现成说”

力倡先天正心之学

主张从心体上立根

《念堂说》中阐明了

“念”与“无念”的含义

人唯一心

心唯一念

念者,心之用也

念有二义:

今心为念,是为见在心,所谓正念也

二心为念,是为将迎心,所谓邪念也

正与邪

本体之明

未尝不知

所谓良知也

“念念致其良知”即

“以无念为念之谓也”

《答李渐庵》:

吾人此生干当

无巧说,无多术

只从一念入微处讨生死

全体精神

打并归一

看他起处

看他落处

精专凝定

不复知

有其他

此念绵密

道力胜于业力

习气自无从而入

杂念自无从而生

此是端本澄源第一义

所谓宗要也

《趋庭谩语付应斌儿》:

一念者无念也

即念而离念也

故君子之学

以无念为宗

“以无为宗”

被批评

为禅学

王畿与王艮一样

被评价为王门后学中

与邹守益、钱德洪

“渐悟派”所不同的

“顿悟派”的代表人物

静者心之本体:

以无欲的良知

作为心的本体

《答中淮吴子问》:

心即是寂然之体

人生而静,天命之性也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感物而动

动即为欲

非生理之本然矣

静者心之本体

“静”作为

心之本体

本质是强调

无欲的良知

无欲故静

一者无欲也

无欲则静虚动直

作为修养方法

“静”是“权法”

只为了防止:

“一念妄动”

“驰鹜于外”

“见异物而迁”

明确地指出:

'主静’之'静’

实兼

动静之义

圣学之要

他反对禅学

作蒲面壁的

静坐

认为坐禅是

遗弃伦物的

枯寂之学

安心:

不追逐利欲

人我相融

才能达到

心安境界

尤时熙主张

“安心”、

“存心”

“心之所宜曰义”

集义即就是

“人心之安”

君子之行

乐则行之

忧则违之

即乎此心之安而已

性分上欠真切

只因心有所逐

若安心

则人欲

无所匿

他认为人之修养

其要则在体悉

物我好恶之情

物我一体

人情不通

吾心不安

且如子

不同于

父之情

子心安乎

反对一切因循守旧

日用常行间检点

即心所安

行之不必

一一

古格也

而且古格

亦是当时

即心所安

之糟粕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