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娄开宇 | 拔早秧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5-08 发布于浙江




拔早秧




文/娄开宇

当年参加生产队劳动,学到了一些基本的农耕技术,也从中体会到农民的苦和乐。

在杂交稻面世之前,农村的粮食产量普遍较低,我们那儿一年要种两季水稻、一季小麦或其它越冬作物。遇到天灾人祸,主粮不够吃也是常有的事。

种水稻,第一步是按季选择良种、晒燥消毒浸种;第二步是做好秧田,选择就近方便、土质良好、阳光水源充足的田丘,精耕细作,耙平耥滑;第三步是催芽布谷,做好秧苗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和飞鸟啄食;第四步是大田插秧。后面的步骤更多,在此恕不枚举。

所谓的拔早秧,是在大田耕耙就绪的情况下,起早空腹去秧田拔秧,早饭后直接挑秧去大田插种。有点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思。

出门拔秧前,必须带好几样东西:一是秧凳,就是一块长方形或椭圆形的厚木板,中间楔一根长短适宜的木棒那个东西,用于拔秧时就坐;二是笋壳箬,一般是提前浸泡过并撕成一片片小长条,用于缚秧;三是一对长夹畚或秧络夹,用于挑秧。最好顺便带把锄头以备不时之需。

拔秧前,秧田水位要保持深浅适宜,太浅了,秧泥洗不干净,徒增秧把重量;太深了,稍有动静,水会漫到屁股。

拔秧大多是成年男子干的活。一丘秧田有好几垄,或三五人或七八人,或面对面或垄挨垄,选好适当位置,把秧凳的独脚往水中一插,人坐在上面倒也稳稳当当。

拔秧一般穿短袖短裤,也有穿长袖长裤的,挽腿勒臂甚是不便。秧凳坐稳后,一小捆笋壳条插在身边,上身前倾,双手同时前伸,就可以干活了。


拔秧是一门技术活,须沉肩悬肘,手握半拳,掌心相向,左右开弓,从两侧向中间拔。小指与手掌连接部位要贴地运作,虎口一张一合,一小把一小把,边拔边向掌心内卷,千万不可一抓一大把,厚薄不均匀。当两手盈握得差不多时,同时提起秧把接近水面,上下用劲击水洗泥。一般情况下击洗十几二十下即可甩水,然后把右手的那一把交接到左手那一把成互相抱肩之状,用大姆指压住,右手抽一根笋売条子将握在左手的秧把拦腰抽实拧紧,绳头往中间一塞即可。

为什么拔秧时要掌心内卷呢?内行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奥妙。插秧前,秧把是一个个扔在大田里的,由近及远。手工插秧时,我们这里作兴每人插七株(有的地方每人插六株)。捡起秧把时,从中抽出半把,剩下半把扔在身后不远处。打开那半把秧苗时,左手拇指在手掌配合下负责分秧,右手负责接秧插秧。拔秧时内卷,分秧时外拨,顺势而为,有条不紊,既不会扯断秧苗,又节省了双手交接的时间。劳动人民是不是很有智慧?

蹲坐在秧凳上干活是比较累的,比扎马步练功夫差不了多少。坐得腰酸腿麻时,有时就上到田岸活动一下四肢,或者抽支烟过个瘾。更多的时候,是“手要纺,嘴要讲”,无非是交流一些种作经验,木匠技艺,有嘴无心唠一些家长里短,民间趣闻,雅俗不论,只要开心。其中也有互相取笑的——今早你家房门落栓了没有?

这句话的出处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过去有一个农夫起早去拔秧,妻子在屋里睡着,房门没关实,被当地一个泼皮瞅见空档,推门进去“焖了早窑”。这真是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传下了这句“房门落栓了没有”的打趣笑话。过去农村没有司必灵双保险锁具,家里无人时挂一把铁包锁,家里有人时通常不关门,门栓是活络的跌倒栓,头重脚轻,虚掩房门时跌倒栓落下一半是关不紧的,这就给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

闲话少说,眼看秧也拔得差不多了,太阳也出来了,肚皮也饿得咕咕叫了,装好秧,洗好手脚,赶紧回家吧,饭后还要种田去。

作者简介

娄开宇

娄开宇,笔名荒夫,1956年生,1975年入伍,浙江省诗词和楹联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近百余篇作品在《解放军报》《文学报》《浙江诗人》《宁波日报》《文学港》《今日宁海》等各级报刊杂志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