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伯第八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虚空济 2023-05-10 发布于山东

泰伯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第八。述而第七篇,主要讲孔夫子平时的言行貌好,孔夫子平时自己所讲的话,自己所尊崇的道,一生致于学的态度,致于道的态度,传道行道的态度。闲居时候的样子,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平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温而厉,威而不猛, 恭而安。自己一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通过孔夫子的言行貌好,我们可以去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

到了泰伯第八篇,开始又讲了圣贤君子的风范,以及身上的美德。列举了泰伯、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以及曾子的一些言行,可以提供给我们学习的榜样,可以供我们参考。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夫子对于泰伯的评价,说可谓至德也已矣,至德这个词,孔夫子是不轻易用的。之前我们讲过:中庸,其德至矣乎

我们学《大学》讲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讲到至德至善,这个至字可以说是最高的顶端,最高的标准了。所以这里可以看到,孔夫子对于泰伯其人的推崇,对于泰伯其人的称赞。

我们来讲个故事,看看泰伯其人为何可以得到孔夫子如此的赞誉。泰伯的父亲,叫做古公亶父,是周朝的奠基人,是周文王的祖父,是这里所讲的泰伯的父亲。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季历是周文王的父亲

古公亶父在位之时就有了姬昌,当古公亶父看到姬昌的时候,就非常喜爱这个孩子,并且看到了姬昌身上的德行,而且说过一句话:将来若有人能兴我周,必是昌也,一定是姬昌这个孩子。

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泰伯明知道他自己的父亲是非常钟意姬昌的,那要怎么办? 古礼传长不传幼,如果说泰伯继承了父亲的位置,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传到姬昌那里去的

有一次在古公亶父生病之时,泰伯借采药为名,离开了这里,并且劝说自己的弟弟仲雍也离开这里。因为只有他们兄弟二人离开,他的父亲才能传位给他们的三弟季历,季历才能传位给姬昌

所以借故和他的弟弟两个人离开了这里,在他的父亲古公亶父去世之时,也没有赶回来。其实是不想赶回来,为何?他们都不在,这个时候季历就顺理成章地可以继位了。

继位以后泰伯又回来奔丧,奔丧之时有很多人想让泰伯来坐这个位置,因为泰伯其人是很有德行,很有才华的,但是他不同意,他说我并不想坐这个位置,奔丧以后就离开了,离开以后季历开始不断地发展。

这个时候还不是周朝,它是一个诸侯国,以农业为主,又通过季历不断地发展,诸侯国开始变得更大。商朝发现了这个事情,发现的权威权重太高了,得到了很多人民的推崇,所以商朝就把季历软禁不给饭吃,生生的饿死了。

这个时候泰伯又一次回来了,要回来主持丧事,但是同样有人让他继承这个位置,他依然离开了,并且从这次离开以后断发纹身。古代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断发纹身就相当于是舍弃了自己的身份

以下定决心告诉所有的人,我不会再回来坐这个位置的,让大家不要再动这样的心思。这个时候姬昌继承了位置,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也果然如古公亶父所说,兴周室的确实是文王

后来才有了周武王、周公、周成王,平定了天下,制定了礼乐,才有了后期的周朝我们再说泰伯,泰伯离开这里之后,去了一个荆蛮之地,是现在的无锡,那个时候能称为蛮,说明这个地方是很荒凉的,并没有什么人烟。

因为有很多人推崇泰伯的德行,有千余户跟随他一起来到了这个地方。因为周朝是以农业和养蚕兴起的,所以泰伯带着所有的人在这个地方做农业,做养殖业,发展起来,并且立国,国号叫勾吴。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泰伯其人不光有德性,还有才能,即使是到了一个荒芜之地,依然可以领很多人建立自己的国家。这个人身上还有孝,因为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想让姬昌去继承位置,他不停地把这个位置让出去,让给自己的弟弟季历

这个时候才能让姬昌去继位,并且他还有仁有德,为何说有仁?接下来孔夫子说了:三以天下让,为什么要让呢?是为了天下的子民着想,如果姬昌是没有德行的,或者说泰伯并未看到姬昌身上的德行,他也不会去让。

他的让是有标准的,是因为这个人确实可以兴周室,可以对天下人有益,所以他是以天下的角度去出发去考虑,所以才去让的。我们说一个人有仁有德,还要有智慧,还要以天下为己任,在这种情况下去让,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让。

孔夫子非常提倡这个让字,唐尧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舜帝,舜帝让给大禹,包括我们之前学习过的,伯夷、叔齐,这里学过的泰伯,都在提倡这个让字但是我们看孔夫子所提倡的这些圣贤之人,都有一个前提。

比如唐尧让位给舜帝,是因为舜帝的贤德,是因为舜帝可以利天下人民,故而才让;我们说舜帝让位给禹,是因为大禹治水对天下有功劳,并且大禹是有能力担天下之责任的;我们再看这里的泰伯,他的让是有准则的,是因为姬昌确实有自己的德行。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泰伯有仁,有德,有智,有才能,有孝,有让之心,所以孔夫子对他极其推崇,说他的德行可谓是最高的标准了,其德至矣乎,达到了最高。

到了后期,武王伐纣,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以后,开始找到了泰伯,也就是勾吴这个地方,但是泰伯那个时候已然不在了,泰伯无后,就把他君主的位置让给了他的弟弟仲雍,仲雍的后人一直在勾吴这个国家做君主,武王找到了仲雍的后人,正式封国号为吴,也就是吴国。

后期,到了春秋时期的吴国,开国之君实则就是泰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三次把天下让出去,但是别人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称赞他。民无得,民得不到什么,不知道用什么来称赞他。

这句话很妙,秒在什么地方呢?妙在泰伯让天下,却了无痕迹,没有任何可以让别人看到的,可以称说的地方,故而才说他至德。如果他留在这个地方,别人是不是就会称赞,你看当时这个位置应该是泰伯的。

可是他完全离开这个地方,即使他人想要去称赞,没有什么可讲的,没有任何的理由。所以这是他的伟大之处,这也是孔子推崇泰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可是我们想想在生活当中,不是这样的,当我们在让的时候,其实是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的,这也叫德,只不过没有那么大的德行。

我们再看圣贤之人的作风,包括我们说的孔夫子,他一生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却做得了无痕迹,并不想让人去称赞,自己也并不居功,只是后人看到了他的功绩,看到了他一生的行为,我们再大加推崇和称赞。

用《道德经》的话讲: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当我们把这件事情做成功以后,做完了,帮助了很多人,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以为这件事情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包括我们说要学习天地之道也是如此,说天地普照孕育万物,但是万物并不知道,以为我本来就可以长成这个样子,实则是天地造化之功。

从这里可以给我们深深的启示,让我们懂得做任何事情要了无痕迹,不居功,不自伐,不自我标榜,我们自己内心也没有什么样的期盼,也不想得到什么样的好处,这个可谓是至高的德行了。

我们从《论语》这句话当中,再延伸一个字,这句话整个就在讲一个让字,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讲礼让。礼是有节制的,符合标准的,符合仁义礼智信的,然后再去让,所以让不是一味的忍让,不是懦弱。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做到让?通常有两种,第一是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无欲故而才能让,比如这里的泰伯,如果他自己对这个权利,对这个名,他是有欲望的,他怎么会让?不光不会让,可能还要想办法去争去夺。

延伸到我们生活当中也是一样,举个例子,坐公交车,我坐也行,不坐也行,没有欲望,这个时候我才愿意让给他人;比如和别人一起吃东西,这个东西我没有欲望,吃也行,不吃也行,所以我就让给他人。

平时我们生活当中所用的物品也是一样的,我不太在意它,我并没有对它有贪恋,所以我才可以把我的东西让给他人。比如夫妻吵架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人没有那么强的欲望,没有欲望去争这件事情的是非对错,故而就可以相让,你说的都是对的,没关系,你开心就好了

可是当我们有很强烈的想要争对错的心,我们是不会让的,一句都不会让,所以有的人欲望很强。就会不停地和他人相争执,这个欲望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希望他人的认同,我希望他人的赞美,我希望他人的鼓励,

我遇事情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总想逞口舌之利,这都是欲望。可是我们没有了这些欲望,我们从言语上、思维上、行为上自然就是让的,没有必要去争论,所以这是无欲的一种表现。那么第二种情况我们也会让,就是仁,当我们内在有仁德的时候会相让。

我们再举个例子,还是坐公交车,我也很累,我也想坐,但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抱孩子的女士,我看到了一个身体不舒服的大爷,我看到了一个身体或许有残疾的人士,这个时候即使我们需要,我们也会让,为什么呢?因为对方比我们更需要,这是我们内在的那颗仁德之心。

我们开车,我也需要往前行,可是我发现有一个人他很着急,他可能更需要,这个仁德之心、恻隐之心让我们相让,好了,那你先走就好了,即使我急,我也不急在这一时。所以这两种情况一个是无欲,第二个是我们内在有仁德之心,有恻隐之心,故而我们可以去相让。

我们提倡礼让是一种美德,但同时礼在前,是要有节制的,是要有标准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件事情是好的,合乎道的,合乎仁的,合乎诚的,合乎信的,我们才去让,但是成人之恶的事情,不好的事情,我们是不会一味地忍让的,所以礼让同时也是一种节制,亦是一种美德。

我们再来看生活当中的一个规律,往往越让的人却拥有的越多。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让,别人看不看得到?别人是否感受得到?可以的。包括我们去争去夺,是不是同样他人也可以感受得到,也可以看得到。

当我们越是让的时候,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得到,可以感受得到,这个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亲近我们,愿意来帮助我们,是不是我们的机会就越多?当我们的机会多,帮助我们的人变多,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看似我们让出去了,实则我们得到的会更多。可是有的时候我们总是斤斤计较,为一点小利,为一点口舌之争,为一点是非对错,我们总是争的时候,其实败坏了自己的德行,损害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只能让他人敬而远之故而得不偿失。

所以让既是一种美德,亦是一种节制,同时也是可以让我们自己内心平和的方法,又可以让我们人际关系变好,机会变多,更多的人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