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自性”概念的源流之十七(上)一一11“依他起”是“识”(上)

 多米well 2023-05-10 发布于四川

佛教“自性”概的源流

 把什么空掉呢?空掉自性,空的就是自性。

——佛教“自性”概念的源流

依他起“识”

11“依他起”是“识”(上

我们接着看,刚才说允许我们以修行实践指导为目的,朝着那个离言的世界迈出了这么一步。让你迈出这一步是干什么?就是观想依他起、观无常、观缘起。因为圆成实性你观不着嘛,而遍计所执性又是你彻底打击的对象,所以只能观依他起。而依他起性虽然离言,不可说、不可想,但是为了达成我们刚才说的目的,我们得观它。我们要观它是为了干什么?是为了替换掉我们根深蒂固的对遍计所执性的执着,我们对人我和法我的执着。这样观想和替换的时候,让你这么一观,你心里就踏实点儿。但是,如果说任你观想缘起就是依他而起,就让你凭着依他起这三个字去观想缘起的话,你套来套去,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像刚才一样:这桌子是依他而起,这房子是依他而起,又会找回去。因为我们的执着太强大了,给个缝儿我们就又钻回去了。这样的话,我们又把我们认为的存在的遍计所执性的世界,又给移植到依他起上去了。那怎么办?再建一道防火墙。这第三道防火墙,我们读材料27,这是《摄大乘论》。

#27《摄大乘论》卷2《所知相品》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 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

这里讲到依他起特别指出,依他起是虚妄分别的“识”。依他起不是别的,不是普普通通的依他而起的因缘,它就只是识,“唯识”。依他起自性是离言的,我们刚才说了,本来是不可描述的,但是我们不得已非要描述一下,怎么办?我们就在你了解、你知道的事物之中找一个最接近的、最相似的东西来做一个类比。依他起性就可以类比成“识”,“识“是什么?一种认识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我有识啊,这种作用它生灭相续,念念不住,无边无际,无形无相。你拿这个来观想,你想依他起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就叫以最小的代价来达到最大的效果。

下面我们看:

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这个“义“指的就是那个境,遍计所执出来的那个存在的东西。本来这些东西不存在,但是它在“唯有识”这个运作机制中就把这个东西给拽出来了,让你觉着好像有那么个“义”在那儿。而圆成实相是什么呢?谓即于彼依他起相,似义相永无有性。在依他起这个运作机制之上的那个根本没有、你所认为的那个东西根本没有的性质,这个根本性就是圆成实相。

我们再看《唯识三十论》的这几颂:

#28玄奘译《唯识三十颂》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20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21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22

这个我们只找几个点解释一下,因为时间关系,先看中间。依他起自性是什么?是“分离”,“分别”就是识,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也叫“能分别”。所以,依他起自性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依他而起的因缘都叫依他起的,你得把它看成“识”,是“能分别”,它是缘所生不假,但它是缘所生的分别。这就把让你观什么,给规定出来了。

最后看这个“非不见此彼”,根据注释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意思是:就是——非不见此而见彼,非不见到圆成实性之前而能见到依他起。这句话要特别注意,也就是说如果你没看到圆成实性,你就不可能见到依他起性。而见到圆成实性是什么呀?是证真如,怎么也得是登地菩萨吧,没准还得成佛。所以说,如果你把依他起观成能分别的识,并不是说你以为你明白的那个识就是依他起了,这个识只是一个什么?类比而已,是一个观想的跳板。

派别的共识

是佛教各个体系、

无我

大乘佛教的自性

见依他起

 需

先见真如



如果你以为你知道什么是识,以为依他起就是我的识,那你就错了。你不成佛、不见真如,你不会见到依他起的那个识到底是什么的。前面我们说离言是第一道防火墙,因为依他起自性是离言,这里提出“唯识”是第三道防火墙,可以说唯识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瑜伽行派向着不可思、不可念的那个思维的禁区走得最远、最激进的一个理论了。这世界上只有识,这是他们的理论标志,所以瑜伽行派又被称为唯识派。而唯识的理论也比较复杂,说这个识有八个,第八识阿赖耶识为种子,和前七识的现行互熏互生。现在很多人学唯识,就知道花精力研究这八识相生的这个体系。当然这个体系很值得研究,但是你研究的时候掉到里边,走得太久,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所以这里你看,世亲同志告诉我们唯识之后,马上要告诉我们,“非不见此彼”,就是要告诉我们:你研究这个识,还要记得它是离言的,就是第一道防火墙和第三道防火墙要叠加起作用。不是你想到的那个识,让你想那个识是做个类比,给你一个抓手。我们再读下面一段,第29。

#29《唯识二十论》

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无我,如是乃名入法无我。非诸佛境离言法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略过一段,从中间这里开始读。

余识所执此唯识性其体亦无,名法无我。不尔余识所执境有,则唯识理应不得成,许诸余识有实境故。由此道理,说立唯识教,普令悟入一切法无我,非一切种拨有性故。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简单解释一下。就是我们说的唯识,不是你执着的那个识。还有,你执的那个识、那个体,也是没有的,这才是唯识。为什么?因为,光读不知道,要根据前面我们讲的才知道。因为唯的那个识,是离言的识,让我们想想可以,但不是告诉你这世界上有一个你知道的那个识,叫唯识;而是你执着的识、体也是没有的,这叫唯识。

主讲人:叶少勇 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副教授

讲义下载:fanfoyan.com/audio/naga.pdf

文字版:fanfoyan.com/madhyamaka/000.html

音频:www.ximalaya.com/album/8828349

参考书:《<中论颂>梵藏汉合校 · 导读 · 译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