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蛋白总是降不好?多半与这个3项指标有关,需一一解决

 caimin133 2023-05-12 发布于福建

尿液检查是慢性肾病初期诊断及中后期肾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其中尿蛋白是肾病比较突出的一类症状,通过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相关指标,反应出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程度,进而评估判断出整体肾功能的进展。

尿蛋白既是影响肾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又作为决定肾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肾病治疗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一般对大多数肾病来说,尿蛋白维持在较低水平,肾小球损伤的速度减缓,肾衰竭的风险明显下降。控制在0.5g以内比较理想。

但有些患者尿蛋白总难以转阴,吃药后也有复发的情况,病情久治不愈究竟是怎么回事?除了病情本身引起的尿蛋白,其实还有一些其他尿液相关检查指标也会影响病情的进展,进而干扰尿蛋白的稳定。

这些尿液指标异常与尿蛋白同样重要,发现异常需及时纠正!

  • 尿红细胞相位异常

尿沉渣检查发现尿液中存在红细胞,基本诊断潜血,超过3个红细胞可明确为血尿。对于存在单纯血尿的患者可能不用太担心病情的恶化,但如果同时出现蛋白、血尿就必须注意。

有些患者留言说:尿蛋白吃激素降下去了,但潜血还是2+,好几年怎么都降不下去该怎么办?

首先必须要明确尿红细胞的形态,一般通过尿红细胞相位可以分辨出红细胞的来源。如果畸形率超过75%以上则常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需要针对肾小球的损伤进行治疗。

还有些患者看到检查报告,常表示为非均一性形态红细胞,这种情况也提示为肾小球损伤导致的。如果表现为均一性形态红细胞则需注意肾小管的损伤。一般肾小球源性对,通过加强肾脏炎症反应的控制,多数类型肾病尿蛋白和尿潜血会引起有明显好转。肾小管损伤如果不注意,尿潜血可持续较长时间。

  • 尿渗透压不稳定

尿渗透压也是预测肾病恶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多反应出肾小管浓缩功能的情况。很多肾友不理解尿渗透压是什么压力?其实并不是压力。

尿渗透压也可以称为尿渗透量,指的是肾脏排泄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如电解质、尿素、糖类、蛋白质等。肾脏是通过对尿液浓缩或稀释作用来达到调节体液渗透量的平衡。

肾功能不全发生后体内水钠、电解质代谢失衡,引起夜尿增多等情况,主要是肾小管调节排泄能力下降。在稳定肾小球滤过率后,发现尿渗透压水平越低,尿毒症风险越高。需及时用药调节,以免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

  • 尿微量白蛋白尿异常

之前一位肾友留言问是不是检查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就不需要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了?

首先要弄明白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包含还是被包含的关系。白蛋白是尿液漏出的蛋白中的中分子蛋白,大量白蛋白的漏出可以更进一步的反应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情况,比整体尿蛋白定量要准确。

不过有些患者由于病理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原因,一检查就是超过3.5g的蛋白尿,就没必要再查白蛋白尿。如果检查尿蛋白+-或+反复,此时检查白蛋白尿的意义比较大。

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常是先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往往就提示肾脏已经损伤比较严重了,就没必要等到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严重了在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降低微量白蛋白尿往往需先控制基础病,比如降压、降糖、降脂,相应的尿蛋白也会有所缓解,整体的尿蛋白相应得到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