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老年人胸闷气短,老感觉气不够用?用好三个方,呼吸顺畅不憋闷

 朱永林548cr9af 2023-05-14 发布于湖南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过胸闷气短的经历:

走一会儿路就喘不上气,需要停下来休息

胸闷、心慌,需要吃药才能缓解

喜欢叹气,胸口憋得难受,到医院检查却没有异常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的董国菊主任说,气短有真也有“假”。如果没有找准病因,可能会越治越难受!

气短居然还有“假”,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分辨自己是真气短还是“假”气短?

专家不仅带来了调理的小方子,还能帮助我们在初夏时节养生。

文章图片1

01

心气虚引起的真气短

一张方子温阳补心

1、心气虚引起的真气短

气短这个症状很普遍,中老年人总是首先想到,是不是心脏出问题了?

董主任说,如果是心脏疾病引起的气短,一般是在活动后出现不适,而且难以坚持,再走就受不了了

比如上坡、上楼梯的时候容易诱发。

这类人在安静的时候也往往会有提不起气的感觉,很蔫儿,说话底气不足。

文章图片2

中医认为这种类型的真气短,根源在于心气虚。心主血脉,心气虚了,无力推动心血运行,心和全身脏腑缺少血的滋养,所以活动量大的时候就容易气短,必须停下来休息。

2、温阳补心汤

组成:桂枝、黄芪、白芍、甘草。

文章图片3

方解:

桂枝+甘草:桂枝饱含春夏的萌发之气,助阳化气。

芍药+甘草:酸甘养阴,有收敛的作用,防止气辛散太过。

黄芪+甘草:补一身之气。

用法:上述药材各取适量,煎煮片刻后盛出代茶饮用。这个方子是一天的量,可以反复冲泡续杯。

02

肺气虚引起的真气短

一杯茶补气固肺

1、肺气虚引起的真气短

真气短还有另一种情况,活动后气喘吁吁,但尚能坚持

这种情况的病根不在于心,而在于肺。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提供一身之清气。当肺气不足,需要用气的时候却提不出足够的气来用,就会气喘吁吁。

所以,要想辨别自己是心还是肺的问题,一个关键点就是:能否坚持活动。

文章图片4


2、补气固肺茶

组成:太子参、生黄芪、防风、白术。

文章图片5

方解:

太子参:益气养阴,补肺而不燥,非常贴合“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的特性。

黄芪:脾属土、肺属金,二者有土生金的关系,黄芪同补脾、肺之气,补足脾气,对补肺也有帮助。

白术:补脾气,还能调整气机升降。人体的气有升有降才能平衡,不能一味只升不降。

防风、黄芪、白术:这三味药组成了名方“玉屏风散”,可以固护肺气,预防感冒和过敏。

用法:上述药材各取适量,煎煮片刻后盛出代茶饮用。这个方子是一天的量,可以反复冲泡续杯。

03

“假”气短根源是气郁

不能乱补阳气

1、“假”气短

“假”气短的特点是“憋”,感觉胸口憋着一股气,喜欢叹气(长出一口气)。无论在安静或运动的情况下,都会觉得憋得慌。

这并不是心气虚或是肺气虚,反而是气郁,也就是气机不通畅

我们人体一直有源源不断的气进来,再有气出去,形成一个循环。如果气只进不出,在体内憋住了、堵住了,就会让人有憋的感觉,不由自主地长出一口气来缓解。

文章图片6

气机郁滞久了本就容易化热,又碰上夏季阳气旺盛,就容易产生内热、结节等问题。所以,尽管它是“假”的,它也是一个病症,需要调理,注重疏通阳气


2、通阳理气饮

组成:柴胡、茯苓、生白术、枳壳。

文章图片7

方解:

柴胡:升阳解郁,顺应阳气向外生发的特点。

茯苓、白术、枳壳:升降气机、理气行气,可以促进气的正常循环。

用法:取适量泡茶,或者用养生壶煮一下再喝。

专家提醒:这个方子适合气郁较轻的人,严重气郁的人需就医。

小结:如何分辨真假气短

真气短:活动后气不够用,越活动越难受。不能坚持的是心气虚,能坚持的是肺气虚。

假气短:安静和活动时都觉得憋气,与活动与否无关。是气郁导致的。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