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学习笔记——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脉证治第三

 灵兰小草 2023-05-19 发布于山西

主讲: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刘丹彤

一、条文分析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

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10)

主证(湿热虫毒):

状如伤寒:发热、恶寒。

烦 躁: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

溃 疡:蚀于喉,蚀于阴(前后二阴)。

消 化: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面 色: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虫毒游走)。

二、方药分析

甘草泻心汤方(口腔溃疡):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方证总结

主证:发热,沉默欲眠,食欲不振,甚至恶闻饮食气味;卧起不安,目不得闭,面色变幻无常,或红、或黑、或白;口腔溃疡,前阴或后阴溃疡,甚至咽喉与二阴同时溃疡;发音嘶哑。

病机:湿热虫毒熏蒸上下

治法:清热燥湿,安中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

四、临床应用

  

一、条文分析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

眦一本此有黄字。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13)

  

赤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主证:狐惑病目赤如鸠眼(赤在瞳子),眼睑内外眦灰黑,心微烦,默默欲卧,目赤涩痛,眵泪脓血,视物昏花,脉虚数,或痔疮下血等。

病机:湿热邪毒上蒸下注,兼夹血瘀,久而酿脓。

治法:清热行瘀,祛湿排脓。

方药:赤豆当归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